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关于推动赛事经济演艺经济发展 提升城市吸引力的建议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5-01-21
字体大小: 打印

近年来,我市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培育试点示范,努力打造体育品牌,不断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积极培育体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通过发放消费券、举办消费节等手段,激发体育消费潜能,多样化的体育元素逐渐成为包括夜经济在内的经济发展新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民健身不断深入开展,“体育+消费”释放出巨大潜力,体育运动及其衍生消费正成为居民消费升级的新引擎和新的增长点,“花钱出汗”成为新时尚。

一、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市赛事经济、演艺经济等领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赛事、演艺市场合作机制亟待深化。当前,我市体育赛事产业和文娱演艺产业仍处于成长期,行政机制在推动各项赛事演艺运作中起到主要作用,但市场运作模式仍有待完善。过度依赖政府支持,活动主办方较为单一,活动运作模式亟待丰富。二是青岛品牌特色赛事及演艺有待打造。以赛事经济为例,近些年,我市帆船帆板、摩托艇、桨板等水上自有品牌赛事发展迅速,已经逐步成为体现我市特色的标志性赛事,但影响范围有待扩大,体育赛事能级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体育赛事集群发展尚待强化。

当前我市在推动国际赛事、国内赛事和区域赛事融合发展,以及职业赛事与业余赛事相结合的系列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在引进国际国内演艺活动和举办本地文娱演艺的融合发展水平还需进步提高。同时,也需要优化体育赛事和演艺活动的差异化布局和集聚化发展格局。

二、相关建议

(一)加大市场机构合作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突出青岛体育发展和文娱演艺集团公司等企业平台作为市场化、生态型的体育文化和文娱演艺产业综合运营服务商在赛事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推动作用,积极推动体育赛事及文娱演艺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过去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推动型”向“市场推动型”转变。建议由市体育局、市文旅局牵头,市国资委、国信集团、青岛体育发展集团等共同参与,根据青岛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对文体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继续整合各区、市文体产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要素聚集,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和赋能带动作用,提升市场开发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挖掘赛事及演艺产业价值,发挥专业优势。另一方面,要深化与国际赛事演艺品牌商、推广商间的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此类服务中介机构的资源,建议由市招商局牵头制定具有吸引力的文体赛事招引奖补政策和有效的问题解决机制,常态化做好问题收集研判、协调交办和督办问效,实现文体赛事相关问题化解率和满意度的双提升。通过市场化的赛事运营手段和策略,借助社资和外资的力量,调整和优化赛事及演艺活动的成本结构,打造“文体赛事+”产业矩阵,赋能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宣传互动作用,拓展产业盈利点和收入渠道,增加文创产品等衍生品销售收入,实现可持续盈利。

(二)深耕青岛品牌体育赛事和文娱演艺。一方面,充分挖掘青岛“山海”特色,构建多层次的品牌赛事和文娱体系。各区市充分发挥地理景观、地标建筑和特色体育传统优势,提高文体赛事项目的整合度和挖掘度,形成高水平的竞技赛事、本土特色的演艺活动和大众文体联赛等多层次的品牌体系。另一方面,做优做强现有的成熟赛事品牌,加强赛事文化建设,扩大赛事覆盖项目和参赛国家范围,提高文体赛事承办规格和服务品质,持续增加系列赛事的社会影响力。在体育赛事方面,以西海岸足球俱乐部晋级中超联赛、青岛职业足球“一城双超”的崭新局面为契机,振兴“足球之城”;以举办2023亚洲海岸赛艇大师赛、2023东亚足联男子U15锦标赛、美洲队中国行国际足球邀请赛、全国蹦床、游泳、风筝板锦标赛等国际和全国性体育赛事为契机,打造“赛事之城”;以举办第十五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等帆船(水上)赛事为契机,擦亮“帆船之都”。

(三)强化文体赛事集群发展格局。一方面,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寻求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跨界合作和资源共享,以提升区域文体赛事品质和联动发展。建议由市委市政府统筹联络,建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体联合发展中心,共同推动体育赛事和文娱演艺领域的协同服务机制,加强与经济区其他成员在组织宣传、经费投入、配套设施、专业企业、医疗安保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错位发展、服务共建共享,提升我市的活动承载能力、资源配置级别、办赛专业水平和赛事服务品质。另一方面,建议结合我市的总体发展规划、重点区域布局规划、场馆资源、城市空间资源和生态自然资源,以着力打造能够辐射胶东半岛乃至华北地区的文体赛事集群为目的,完善我市尤其是平度、莱西、胶州等对外接壤区、市的文体设施体系,实现多元化赛事功能,推动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并扩大赛事集群的溢出带动效应,拓宽体育赛事及演艺活动的经济效益辐射范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