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定扛牢“稳增长、惠民生、管行业”职责使命,推动我市成功入选全国城市更新示范城市,全市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努力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征程上“打头阵、当先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聚焦稳定经济运行,聚力巩固“两大支柱”
一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连续四批次出台取消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按区(市)“认房不认贷”等28条政策措施,积极开展移动售楼处、移动房交会、住房双向团购等活动,大力推行房票安置、以旧换新、发放购房家电消费券等措施,多措并举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力保交楼、保交房、稳民生,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动延期交付风险有序出清。
二是建筑业发展增量提质。制定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清单,“一企一策”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助力21家企业晋升一级资质,69家企业入选全省建筑业全链条龙头骨干企业。通过建筑业保证保险试点盘活资金3.4亿元,落实奖补资金7990万元,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上半年全市完成建筑业产值1560.8亿元、增速7.3%。
(二)聚焦提升城市品质,聚力推进更新建设
一是旧城旧村改造实现新突破。启动改造433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和户数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加快推进25个示范项目建设,补齐一老一幼等设施短板,着力打造“唤醒全龄友好空间”改造品牌。签约城中村改造项目17个、完成回迁项目3个,23个村、2万套安置房基本完工,居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二是市政设施建设展现新成效。辽阳快速路全面完工、山东路—鞍山路立交东北象限匝道建成通车,胶州湾第二隧道、唐山路快速路建设有力推进,长沙路打通等重点项目启动建设,28条未贯通道路全部开工、通车3条,莱阳路海底世界地道、东海东路极地海洋世界地道等3处立体人行过街设施建成投用,市民出行更加通畅。完成新建城市供热、燃气管线131.3公里、城市集中供热面积120.2万平方米,新增海绵城市达标面积6.5平方公里,城市更加宜居韧性。
三是停车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开工新建项目49个、推进续建项目49个、完工项目28个,新增泊位6382个,其中在老城区、老小区、学校医院及重点景区周边建成项目13个、新增泊位2490个。推动121处商场、酒店、写字楼和57个住宅小区停车场开放共享,盘活泊位1.9万个,有效缓解停车资源供需矛盾。
四是两河流域综合治理打开新局面。统筹推进李村河、张村河11.5公里河道治理,完成生态修复51万平方米,串联6.8公里河畔绿道,李村河(君峰路至重庆路)两岸等4个区域对市民开放,绿色生态长廊蝶变焕新。
五是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迈上新台阶。协同推进13个项目、4.3万平方米保护建筑实施修缮,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中加强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相关经验做法获评全省首批城市更新创新案例及经验做法。
(三)聚焦增进民生福祉,聚力办好惠民实事
一是持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构建“租购并举”住房体系,建设筹集保租房8258套(间),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1.3万户、5396万元,完成实物配租625套,在全省率先开工京口路、开封路两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共3613套。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完成回迁交付项目10个,惠及居民8000户。实施城市危旧房改造27栋、惠及居民538户。在全国率先编制实施“好房子”建设技术导则,培树高品质住宅项目省级试点4个、市级试点9个,持续加大好房子供给。
二是稳步提升村镇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加快培育“6+8”省、市两级试点镇。高标准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开工建设9.6万户、完工4.8万户。完成529户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12558栋隐患自建房全部整治销号,宜居宜业美丽村镇稳步推进。
三是统筹推进城市精细管理。连续4年列入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有关做法获央视《新闻联播》宣传报道。推动158个小区、137公里道路空中缆线入地,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位8842个,为既有建筑加装电梯318部、居全省第一。完成胶宁、杭鞍等20条重要道路688项整治任务,150万平方米建筑立面、4.8万平方米黑屋顶焕然一新,群众居住品质有效提升。
(四)聚焦加快转型发展,聚力夯实基础支撑
一是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拓展全国唯一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成效,发布实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建成绿色建筑548万平方米,开工装配式建筑254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保暖改造458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44万平方米,完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1485万吨,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
二是深入推进数智转型。推进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工作,举办全省智能建造试点现场会,发布首台套“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19家企业、22个项目入选全省智能建造试点企业和试点项目,科技创新支撑更加有力。
三是严密守好安全底线。健全部门、企业、项目、班组、工人齐抓共管的建设工地“全覆盖末梢”管理体系,全面推行班组建设管理模式,深化先验后收保维修“青岛住宅+”工作模式、轨道交通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管模式,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等专项整治扎实推进。
二、存在问题
回顾上半年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市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影响城市功能品质、群众居住环境的短板问题等仍然存在,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的力度还需要持续加大。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以实干实绩推动住建事业“走在前、挑大梁”,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作出新贡献。
一是多措并举推动产业发展。坚持稳增长和防风险并重,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加快存量房源去化,打好保交房攻坚战,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建筑业分级培优扶强,落实激励支持政策,推动建筑业产值保持较快增长。
二是系统发力推进更新建设。纵深推进全国城市更新示范城市建设,完成433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13.2万户,有序推进138个城中村改造、实现9800户以上居民回迁。全面建成重庆路和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稳步推进胶州湾第二隧道、唐山路快速路、长沙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温州路隧道等项目建设,打通28条未贯通道路。加快实施100个公共停车场项目,建成停车泊位2万个以上。推动李村河(周口路至环湾路)南岸、张村河中游一期综合治理对市民开放。协同实施广西路、三江路片区等18个保护更新项目,完成6万平方米老建筑保护修缮。
三是持之以恒保障改善民生。建筹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完成公租房实物配租1500套、发放租赁补贴1万户以上,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位1万个以上。实施15万户以上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圆满完成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三年攻坚任务。
四是综合施策促进智慧低碳转型。放大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效应,制定我市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深入推进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启动CIM平台二期和数字住建大数据中心建设。制订“好房子”评价标准,大力开展“好房子”建设。
五是建管并重夯实安全基础。深入开展全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专项整治,加强隐患排查、风险防控和问题整改,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有效防范一般事故,守好守牢“一排底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