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市商务局将强化“打头阵、当先锋”责任担当,立足“三个重要”定位,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商务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贡献。
一、促进消费市场回升向好,打造“乐购青岛”消费品牌
(一)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制定出台《青岛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方案》等,引领消费扩容升级。高水平谋划“2024‘乐购青岛’消费促进年”千余场活动,推动商旅文体健、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大宗消费,组织企业开展家电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围绕“银发经济”,举办诚信家政进社区惠民活动。加强我市商贸业市场运行监测,促进商贸业高质量纳统。
(二)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促进家电、餐饮等领域绿色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聚焦“四首经济”,加大知名首店、名店招引力度。打造中山路等老字号国货“潮品”集聚区,引进一批国货“潮品”旗舰店。开展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出台推进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持续开展“数商兴农”专项行动。
(三)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建立长效机制,擦亮台东全国示范步行街金字招牌。推动省级试点智慧商圈加快智慧化布局应用。扩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制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促进内外贸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强化“菜篮子”市场保供。
二、巩固外贸基本盘,打造“通商青岛”外贸品牌
(一)稳存量开拓新市场。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出台推动外贸稳增提质若干政策,稳定企业发展信心。围绕“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实施新一轮国际市场拓展计划,组织好130场重点境外展会。拓展中间品贸易,扩大“新三样”等出口规模。
(二)挖掘外贸新增量。开展“颗粒归仓”专项行动,促进业绩落地。持续壮大外贸主体,培育外贸供应链头部企业。积极扩大进口,力争更多省内自用大宗商品从我市进口。
(三)提升发展外贸新业态。培育提升“跨境电商+产业带”,保持跨境电商规模稳定增长。推广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大力发展保税维修、融资租赁、易货贸易、转口贸易等业态。
(四)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制定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扩大数字贸易规模。实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突破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和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建设。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五)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完善“关港税汇贸”协同机制,探索进出口企业数字化服务体系。继续抓好外贸百强企业专班服务。赋能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完善我市贸易摩擦预警工作体系,提升企业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水平。
三、坚持全市招商“一盘棋”,打造“投资青岛”招商品牌
(一)完善重大项目统筹机制。印发实施《关于加强全市招商引资“一盘棋”统筹工作的办法》,推动招商工作提质增效。制定实施《2024年青岛市招商引资行动计划》,推动重点招商项目快谈、快签、快落地。
(二)拓宽项目招引渠道。开展制造业跨国公司招引行动。深化与大型央企合作,积极争取功能性、区域性总部落户。锁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开展现代商贸产业链招商培育工作。落实“以商招商”及社会化招商支持政策。制定实施“国际化+”行动计划,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三)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出台青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推进外资项目到账。拓展外资渠道,围绕重点领域定向招引。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行动,引导企业利润再投资。坚持外商投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外资发展难题。
(四)高质量办好重大活动。承办好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重大活动。用好广交会、进博会、投洽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国家级展会平台。统筹服务好市领导赴境内外招商,签约一批标志性外资大项目。
四、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一)推动上合示范区现代贸易中心高质量发展。做大上合组织国家贸易规模,推动“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提档升级。
协助推广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合经贸综服平台等重点平台。推动上合国际枢纽港建设。广泛开展“上合商务行”活动,协助办好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产业链供应链论坛。
(二)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施山东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方案89项试点任务,研究制定青岛自贸片区提升战略实施方案。推动制度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年内形成不少于30项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实施青岛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提升行动,丰富自贸政策应用场景。
(三)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强用好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沿黄经开区联动创新区等平台载体。落实落细《青岛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四)深化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出台深化功能区改革创新、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持续培育“一号产业”,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功能区”建设。
(五)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实施家电电子、橡胶轮胎等产业跨国发展领军提升工程。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标志性工程、“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推动8个重点境外合作区扩容增效。打造“走出去政策大讲堂”服务品牌。
五、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商务为民”党建品牌
(一)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守牢“商务为民”初心本色。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绝对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更大成效。抓实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强化作风纪律建设,增强抓工作落实能力。常态化开展“三进三促”专项服务,持续优化亲清营商环境。认真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进一步理顺办文、办会、办事流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出更多高质量调研成果。推进“法治商务”建设,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商务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清廉商务”文化建设,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肃财经纪律,发挥好财政资金促进商务发展的作用。
(三)加强组织建设,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抓好干部队伍选育管用,探索年轻干部成长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积极性。加强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高水平专业化对外开放工作队伍。做好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和服务管理工作。更好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
(四)守好“一排底线”,筑牢高水平安全发展屏障。抓实
抓细商务领域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做好安全风险防控和专项整治。扩大“走出去”风险保障平台对重点海外项目的覆盖面,切实维护海外利益安全。全面做好党务公开、统一战线、舆情管控、网络安全、机要保密、信访维稳、应急值班等底线性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