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青岛市水务管理局致力当好百姓“水管家”,打赢灾害“防御战”,办实市民“身边事”,擦亮岛城“水名片”,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去年“三民”活动中市民提出的6条意见建议已全部办结。现将一年来的重点工作报告如下。
一、当好百姓“水管家”,保障市民喝好水用好水
(一)现代水网建设跑出加速度。针对青岛水资源实际,一大批水网枢纽和骨干工程建设提档加速。其中,官路水库工程围坝完成总量82%,泵站和引黄济青连接线分别完成59%和71%,建成后将与黄水东调承接工程、引黄济青干渠和棘洪滩水库,形成“双渠双库”供水保障局面,让青岛拥有120天以上的战略水源储备能力,青岛将像北京、上海等城市一样,拥有充足的发展底气。官路水库输配水工程规划建设向主城区、即墨、胶州—西海岸新区、平度、高密方向5条输水管线和7座大型水厂,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年底开工。
(二)供水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阶。实施胶州车家河水厂、平度新河水厂、莱西城区水厂等扩建工程,年底前建成投入运行,每天新增供水能力22万立方米。改造城区供水管网8公里、城市居民二次供水设施110处、老旧小区供水设施263处,更换智能水表9.5万只。加大客水调引力度,1-11月份累计调引客水3.9亿立方米,向城市居民供应自来水6.7亿立方米。委托第三方累计检测水质60余次、水样1400余个,合格率100%,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三)确保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深化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结合群众意愿,“一村一策”接通包括灵山岛在内的所有村庄自来水,全市实现自来水“村村通”。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1392个单村供水村庄联网并网,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97%。开展企业自检、行业抽检、行政监测全覆盖,第一时间发现、整改水质问题,确保农村供水水质稳定达标。
二、打赢灾害“防御战”,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坚持关口前移早预防。今年,全市防汛抗旱形势复杂严峻,旱涝急转和极端性特征突出。6月29日前,局部地区发生干旱,7月份降水高达432毫米,居1952年有水文资料以来同期第1位。汛前分级组织市、区(市)防御培训演练,会同水文、气象等部门加密监测预报预警、会商研判,启动抗旱应急响应1次、防汛应急响应10次,发布山洪预警信息48万余条。全市组建560支、27000人的抢险救援队伍,预置各种抢险机械物料,超前做好防御准备。
(二)防患未然除隐患。做到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聚焦水利设施、城市内涝、旅游景点等,排查整改各类隐患547处,定期抽查水库和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在岗履职情况。实施桃源河、洪江河、白沙河等18条河道(段)治理,一批影响河道行洪的突出问题得到治理。完成宋化泉、杨家崮等3座水库除险加固,25项水毁修复和防洪排涝治理工程。开展市区排水管网排查改造,对169个重点路段、157个易堵易冒楼院的558公里排水管道拿砂养护,疏通管道堵塞4170处,掏挖检查井5727个,实现防汛措施和应急责任双落实。
(三)做好防汛抗旱应急处置。按期完成市、区(市)两级防汛抗旱指挥体系优化调整。针对上半年40余万亩农作物出现的中度旱灾,及时调度水库、拦河闸坝放水近3000万立方米,保障农业灌溉用水。统筹“流量、库容、水位”关系,下达洪水调度令65次。紧盯强降雨过程排水防涝,累计出动城市防汛排涝人员3.8万人次,排水车辆、设备800台次,值守青海路普集路、孟庄路铁路桥、少海蓄滞洪区等易积水区域(路段),排水4000余方,成功防御11轮强降雨、1次台风。
三、办实市民“身边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一)解决涉水烦心事。生活用水直接关系市民群众底线需求,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针对12345政务热线、民生在线、行风在线等市民群众反映的涉水问题,借助平台大数据,每月进行精准分析、建立台账、分解责任,组织全市水务系统速办速结。针对李沧时代城、西海岸山海湾等小区群众热线反映的4000余件水质、水压问题,建立台账、督办销号,安排专人及时有效解决。完成辽阳西路辽源路路口、龙口路龙山路路口等25处积水点改造,让市民出行更方便、脚下更安全。
(二)助企纾困解难题。会同税务部门减征60家城镇公共供水企业约4000万元水资源税、免征58家企业(单位)水土保持补偿费近500万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为886家取水企业(单位)安装远程在线监测计量设施,非农取水企业水量“下井查表”转为“掌上查询”,取用水情况实现实时掌握。定期深入企业调研,主动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运营管理中的困难问题,打造“政企连心桥”。
(三)优化服务提质效。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66项,均在承诺时限内“一次办好”。深化优化营商环境“水务20条”,依托“爱山东”APP等渠道,用水报装、水表校验、更名过户等用水服务事项“亮证”即办。开展“青水管+”服务年活动,供水设施“一免一查一服务”延伸至入户10公分,全市8000余件业务均满意办结。推出“133”网格化便民服务,配置专职“供水服务网格员”。制作用水维修知识短视频,通过抖音、快手、公众号等平台,远程指导用户解决用水问题。
四、擦亮岛城“水名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环境
(一)美丽河湖扮靓生态底色。实施龙古山、海青镇、矫格庄等8个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87.34%。深化河长制抓镇促村考评,完成440条河道管理范围划定、34条重点河道健康评价,整治河湖“四乱”问题783处,新增曹村河、岔河等美丽示范河湖4条,水系绿化达标率超过90%,“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城乡河道成为市民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二)两清零一提标初见成效。全力抓好第三轮省级环保督察27个反馈问题整改,收官“两个清零、一个提标”,环胶州湾、渤海湾、沿河16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已完成13座,剩余3座年内全部完工,实现了污水入厂、清水入河。14处城市黑臭水体未出现返黑返臭现象,全市10444处排水管网缺陷问题已全部完成改造。
(三)节水城市建设全国领跑。持续开展节水宣传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市民节水观念不断增强。加强用水计划定额管理,重点监管年度用水超过50万方的64家单位。创新试点在89家重点用水企业(单位)设立“水务经理+专职水管员”节水管理新模式,有效提高用水大户节水管理水平。推广科技节水,今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0%;大唐黄岛电厂、华电青岛电厂等企业年度直接利用海水超过12亿方;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再生水超过4.5亿方。推进节水产业发展,青岛13家企业入选山东省第一批节水产业重点企业,居全省第一。
一年来,在市民朋友的关心支持下,水务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我们清醒认识到,在供水排水服务、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可做。新的一年,我们将加压奋进,攻坚克难,聚焦官路水库及输配水等重大工程,加快供水网、排水网、智慧网建设,以更高标准推进水务事业创新发展,让更多水务发展红利惠及全市人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