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审计局2024年工作报告(文字版)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4-12-03
字体大小: 打印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来,围绕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推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市审计局聚焦市民关切,把握民情热点,紧盯民生政策、民生资金、民生项目,关注“大盘子”,不忘“细节事”,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开展审计项目75个,促进增收节支5.2亿元,审减投资4.55亿元,推动完善制度102项,向有关部门移送涉及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案件线索21件、涉及人员50人,推动市民对现代化生活的美好期盼变为现实。

一、聚焦“急难愁盼”,全力推动兜牢民生底线

更加关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解决好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准度,让好政策落实处、暖民心。

一是着眼畅通“就业求学路”。开展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重点关注就业公共服务供给、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创业带动就业等内容,督促1.3亿元就业创业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位、惠及群众4万余人,推动全市293家就业见习基地发布岗位并开展见习活动,建立健全就业见习基地动态管理机制,优化就业技能培训业务审核和经办流程,保障群众“能就业”“就好业”。对4家高职院校开展审计,推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等53项政策落到实处,督促高职院校对接新质生产力培育优质学科,培养更好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二是着眼缓解“求医问药难”。审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实情况,重点关注公立医院改革示范项目推进、医疗收费、医疗设备及耗材采购等方面,涉及7家医院和10个区(市)卫健部门,督促院前急救运行补助等961.2万元资金拨付到位,推动市、区(市)两级修订完善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办法等25项制度,优化完善医用耗材、药品、设备等采购管理流程,规范2家医院医疗收费,保障充分利用有效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服务效益。

三是着眼满足“一老一小盼”。对养老服务业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等开展审计,实地走访50余家养老服务机构,督促500多万元养老服务补贴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推动7个新建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及时移交。跟踪核查老年人及“三高一慢”等重点人群高质量家庭医生服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等市办实事进展情况,督促3549万元补助资金加快拨付,推动农村薄弱幼儿园改造等项目加快进度。积极跟进义务教育审计整改情况,推动5所学校新建和改扩建,7所学校食堂自主经营、规范管理,督促课后托管服务等122万元补助资金拨付到位。

四是着眼保障“农业农村富”。市、区(市)两级审计机关联动,开展乡村振兴惠农政策落实、支持渔业高质量发展资金等审计,推动15个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开工建设,5个海洋牧场加快建设进度,督促发放渔业资源养护补贴901万元、减船转产补助资金386万元,惠及船企、船主788家,促进出台加快渔业项目建设、强化资金管理等制度4项。持续跟踪涉农审计问题整改,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增设小麦、水稻完全成本保险等5个新险种,优化生鲜牛乳、鸡蛋目标价格保险等4个特色险试点方案,马铃薯、葡萄种植保险等8个险种降低保费或提高保额,提升新建高标准农田财政补助标准。

二、聚焦“品质民生”,全力推动提升幸福指数

立足市民对现代化生活品质的需求,紧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优化、文化产品供给等,加强审计监督,推动为民生幸福“加码”。

一是紧盯城市建设,让生活更加便利。跟踪关注城市更新建设情况,开展地铁、停车场、公路建设管理、低效片区开发建设等审计,推动完善轨道交通建设等领域制度11项,路面结构优化、景观互融等专家意见得到有效落实,促进12个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加快建设、7个公共停车场对社会公众开放使用,推动“全市一个停车场”平台完善在线缴费、ETC缴费、车位预约等功能,盘活既有停车资源,让城市“血脉”更加通畅。

二是紧盯绿水青山,让环境更加宜居。开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山水林保护和生态修复等审计,推动颁布青岛市总林长令《关于全面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令》,对全市林地、湿地、自然保护地等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和执法工作进行规范;督促有关部门完善自然资源基础监管机制,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促进95个建设项目完成大气污染物总量替代,对31家危险废物重点监管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展浒苔综合治理资金审计,推动相关部门3次联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优化浒苔打捞处置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开展清洁能源供热项目审计,关注热电能源站、老旧小区管网改造等项目建设、运行维护、供热效果等情况,涉及热源改建、供热管网等项目260多个,让民心更暖天更蓝。

三是紧盯文旅融合,让城市更有活力。对“一部手机游青岛”项目开展审计,推动“一部手机游青岛”平台开辟公共服务板块,实现12类公共服务场所一键查询,优化加油站、停车场等便民场所的查询功能,提升市民游客对“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的体验感。持续跟进文旅融合审计整改情况,推动出台我市3A级及以下景区质量等级动态管理办法等制度15项,督促景区免门票补贴、影视产业园区补助等1151万元补助资金拨付到位,推动区(市)20个文旅产业建设项目提速增效、16处不可移动文物完成修缮,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三、聚焦“改革大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充分发挥经济监督独特作用,将监督效能转化为治理效能、改革效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市民。

一是聚力经济发展提速。对财政预算管理、部门预算执行等情况开展审计,促进盘活上缴财政资金6.9亿元,推动有关部门将1.04亿元编入部门预算,助力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更好稳经济、保民生、促发展。关注财金联动激励工作,推动出台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支持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助力用活财政资金,引导带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监督保障我市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6次,持续关注“借用管还”情况,确保债券资金切实发挥促投资、稳增长作用。突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开展企业、金融等领域审计,督促优化风险防控体系,及时收回资金,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二是聚力营商环境提优。开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相关政策落实审计,关注我市振兴实体经济、扩投资促消费等领域惠企利民政策落实情况,督促完善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等领域制度办法18项,塑造开放发展新优势。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政策资金兑现等方面审计,推动涉企产业类等政策资金“直达快享”,督促兑现惠企政策资金1.4亿元、惠及455家企业,发放在青就业高校毕业生补助336.15万元、惠及1458名人才,保障及时足额享受政策红利。

三是聚力治理水平提升。聚焦大事要事,综合分析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审计建议,向市委审计委员会上报审计专报报告44篇,获市领导批示74篇次,其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33篇次,“全市一个停车场”、惠企利民政策落实等领域建议进入决策。加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共审计领导干部21人,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决策部署情况作为重点内容,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规范用权。

一年来,我们通过“12345·青诉即办”政务服务热线、政府信箱等渠道,收集市民意见建议,积极回应群众诉求,78件意见建议全部按期办复并认真落实。

虽然我们努力以实际行动回报市民厚爱,但工作中仍存在短板和弱项,对重点领域改革事项的研究和审计监督力度不够,民生审计深度有待拓展等。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审计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向市民身边延伸,围绕民生领域大事、要事、难事,围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持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推动惠民富民政策落实,增进人民福祉,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贡献审计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