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青岛市司法局2024年半年工作总结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4-07-23 来源 : 青岛市司法局
字体大小: 打印

今年以来,青岛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履行“一个统抓、五大职能”,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全面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出肯定性批示,青岛市在全省基层法治建设经验交流会、全省法治乡村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1篇案例获评全省2023年度法治为民实事。

一、统抓协调全面依法治市

召开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市优化法治环境工作协调机制工作推进会。出台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等文件。评选通报全市法治建设典型案例和法治为民实事,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着力提升法治工作能力和水平”专题培训班。深入推进法治领域改革,1项典型经验被《青岛改革》简报刊发,1个改革案例获评推进上合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完成省委依法治省办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对3个区(市)、5个部门开展实地督察。

二、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推动出台海上旅游运动船艇管理办法,推动制定种业促进条例,推动修改修订物业管理条例、城市排水条例、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组织开展轨道交通、垃圾管理、消防救援等领域9部规章的立法后评估。加强政府规章动态清理,推动修改5部、废止7部政府规章。拓宽公众有序参与政府立法途径,累计开展立法调研、立法研讨会、座谈会及专家论证会25次,推动立法工作充分吸纳民意、汇集民智。

三、完善合法性审查标准和机制

制定市、区(市)两级重大行政决策工作指引,完善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三重“一对一”机制。向市政府报送2023年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情况报告。今年以来,审查行政决策91件,提出意见建议763条。对市政府与三峡集团等签订的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助力重大产业项目加快落地。今年以来审查合同41件,办理法律事务38件。

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

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全市通过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办理政务服务39.2万余件,为申请人减少证明材料63.3万余份。加强涉企行政执法阳光监督改革,组织开展跨领域、跨区域联合行政检查2849次,累计办理不罚轻罚案件2459件。深入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建立合作机制”试点,汇聚104万余条投诉数据,回溯分析行政执法监督信息线索7.9万条,发出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等各类监督文书20余份,精准督促整改问题250余个,会商研判执法争议27个,实现汇集规范化、分析智能化、监督精准化。

五、深化行政复议应诉改革

深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梳理相关文件,修订执法文书,调整管辖分工,确保新旧法律适用衔接。践行“复议睦万家”品牌理念,全市调解和解复议案件600余件,复议后起诉率不断降低,85%以上的行政争议在复议阶段得到实质性化解。研究制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参加听证工作规则,推进负责人在行政复议中出声、出解、出治。全市复议机关收案2956件,同比上升81.5%;审结2109件,直接纠错率11.8%,调解和解率33.2%,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更加凸显。

六、提高法律服务水平

深入开展多元化惠企法律服务活动,累计服务企业3.2万余次。持续开展外贸企业合规法律服务活动,以“律企结对”等形式服务外贸企业168家,组织开展大型外贸企业合规宣讲活动4期。在青岛自贸片区开展市场监管领域执法“观察期”试点。编写完成知识产权、跨境贸易、财务税收、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企业合规工作指引,为各类企业提供合规宣讲、体检等服务1049次。指导公证机构在青岛自贸片区开发运行公证云商业秘密保护平台,作为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被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推广。

七、优化公共法律服务

联合市教育局启动“法育未来”青年律师法治志愿服务工程,结对全市近一半中小规模乡村学校。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一网同城”数字化项目,搭建“全覆盖、全业务、全时空、全数据”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全市累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7931件,挽回经济损失2699.71万元。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384件。联合市中级法院召开“强化府院联动助力多元解纷工作推进会”,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八、强化刑罚执行和戒毒工作(略)

九、加强涉外法治建设

加快推进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建设,截至目前,3家法务机构入驻涉外法务区,与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等5所高校就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推动头部律所在韩国首尔设立分支机构。全市法律服务行业提供涉外法律服务近千次,办理涉外公证1.9万余件。召开涉外法治建设座谈会,深入开展涉外法治建设调研,申报法治山东建设理论与实务研究课题并获立项,印发年度重点工作调研课题49项,2项入选全市重点课题,2篇调研报告在全市分获一等奖、二等奖。

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强化突出问题自查自纠。举办“机关学习讲坛”,以“小讲坛”推进党员队伍综合素质“大提升”。青岛市司法局在全市党员队伍体系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作为市直机关唯一代表作典型发言。

面临新形势,工作中仍有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统筹法治建设“三位一体”发展能力不强,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步伐需要加快;行政执法监督力量薄弱,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还有待提升,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力度需要加大;涉外法律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等。

下一步,青岛市司法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在“走在前、挑大梁”中扛牢使命担当,稳扎稳打、踏踏实实,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加强全面依法治市统抓协调。统抓协调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落实,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开展专项法治督察,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法治乡村建设村级指标体系,着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二是以立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加强政府规章制定项目建议征集和研究论证,组织编制2025年政府立法工作计划。推动制定《青岛市品牌建设促进条例》《青岛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统筹做好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优化政府立法联系点结构,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途径和方式。

三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深化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做优做实“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建立合作机制”试点,全面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提高行政复议监督效能。

四是夯实安全稳定防线。(略)

五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一网同城”数字化项目。深化“产业链+法律服务”机制,深入开展惠企法律服务。继续推动执法“观察期”制度试点,构建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机制。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打造“枫桥式”司法所“青岛样板”。

六是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加快推进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建设,推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青岛中心等国字号机构尽快落地。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推动落实涉外法治工作推进计划,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落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