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青岛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政策,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N”政策体系,围绕中央、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十个提质增效”,聚力“培育、赋能、服务、保障”四项主责主业,着力在提振信心、优化环境、培优育强、建群强链、服务赋能、政企沟通上实现“六个再突破”,持续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中不断彰显“民营特色”、培树“民营品牌”、贡献“民营力量”。
一、着力在提振信心上再突破,进一步汇聚服务企业发展合力
1.发挥领导小组作用。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召开2024年领导小组会议,统一思想、明确重点,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形成推动我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合力。
2.大力开展典型示范。对接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局,积极报送我市全国领先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典型经验,争取全国推广。积极创建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
3.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做好局党组会议设立“民企时间”议题工作。筹备做好青岛企业家日和企业家宣传周系列活动,探索企业家日常态化工作机制,将青岛企业家日打造成为尊商重商的青岛品牌,充分彰显我市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坚定态度。
4.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组织各区市主管民营经济的分管领导和领军标杆民营企业代表赴晋江、泉州、台州等民营经济发达城市考察学习,探索和书写“晋江经验”的青岛新实践。
5.唱响民营经济光明论。加强与主流媒体交流合作,创新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开展2024年民营经济“十大影响力新闻”和“十大新闻专栏”评选活动,调动民营经济宣传积极性,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着力在优化环境上再突破,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6.加大民营中小企业立法宣贯。充分发挥立法在推进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统筹推进《中小企业促进法》《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的宣贯落实,依托“青岛政策通”“青岛企业之家”等平台,开展法律专题宣讲、巡回普法,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政策帮扶。
7.开展政策精准服务。持续完善政策服务工作机制,实施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打造“金牌”服务专员。依托市企业政策服务专员队伍,开展惠企扶持政策宣讲解读,完成青岛企业之家“一周一策”等政策服务活动不少于10场。编发《青岛市民营和中小企业政策一本通》(2024版)和6期《政策秒懂》。
8.完善清欠工作长效机制。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关于清欠工作的决策部署,定期调度各区(市)拖欠账款清偿进展情况,切实为民营企业解决资金压力。
9.提供法律服务保障。依托“青岛政策通”平台、“青岛企业之家”等平台,联合惠企律师事务所,开展法律专题宣讲、巡回普法等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政策帮助,积极协调推动处理解决民营企业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三、着力在培优育强上再突破,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能级
10.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发展。构建“引育并重、育字为实”的新型优质企业培育体系,2024年计划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5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以上。
11.持续做好“新经济”企业培育。从梯次培育、完善政策服务、拓展融资服务等方面多点发力,侧重于挖掘培育具有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和面向未来产业的优质企业,切实把“新经济”赛道企业打造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承载主体。
12.开展民营领军标杆企业培育行动。大力推进《青岛市民营领军标杆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 (2023年—2025年)》,支持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示范。
13.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举办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5+N”活动,助力精准把脉,增强中小企业转型信念和动力。聚力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新标杆,彰显“青岛特色”,成为“国家样板”。
四、着力在建群强链上再突破,进一步推进企业产业转型发展
14.持续推进“卡位入链”。聚焦24条重点产业链,组织开展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对接活动,积极组织优质企业参加工信部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活动,形成融通发展生态。
15.加强产业高校技术融合。持续深入开展“千校万企”活动,开展专精特新企业技术对接会,鼓励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研发平台,开展产业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企业发展关键技术需求。
16.支持企业创新转型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建设“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政策支持,对首次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一次性奖励,优化调整小微企业创新转型项目实施细则。
17.扎实推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加强与区市联动,结合当地重点发展产业进行培育,不断提升集群核心竞争力和特色化发展水平,培育和挖掘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集群。评选认定一批市级平台和基地,推荐获评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平台和基地。
五、着力在服务赋能上再突破,进一步推进实体经济发展争先
18.创建服务体系示范标杆。健全我市“1+10+N”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打造国内领先的市级中小企业服务基地,探索在区市、园区、功能区等推广基地共建模式。
19.开展企业服务赋能行动。举办2024年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2024中小企业服务月和“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活动。依托青岛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演中心,持续开展融资对接、项目路演、投融资沙龙、金融知识培训等融资服务活动。
20.打造民企对标提升平台。依托青岛民营中小企业大学,开展数字化转型、产业对标、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专题活动,全年计划开展4场对标提升专题活动,线下服务企业100家次。
21.强化人才要素支撑。做好“新锐人才”托举,遴选20名左右“新锐人才”。加强与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部门合作联动,提高人才服务实效。加大海外引才力度,切实提升企业海外引才意识。
22.切实做好融资政策落地实施。加快推进融资担保、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政策性转贷、融资租赁等融资支持政策的落地实施。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开展担保业务额100亿元以上。建立民营企业上市培育库,加快推动我市“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挂牌。
23.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依托青岛市中小企业国际采购洽谈会、2024中国(青岛)哪吒创新发展大会、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市长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为企业投资项目、企业主体招引提供合作平台。
六、着力在政企沟通上再突破,进一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24.打造“民企时间”品牌。健全完善为民企解难题、办实事的工作闭环机制。梳理一批常态化沟通过程中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案例。
25.定期举办民营企业恳谈会。围绕不同行业、产业,定期组织企业家举办不同主题的民营企业恳谈会,由市级领导与民营企业家面对面交流,谈发展现状、展望、建议,现场解难题、促发展。
26.推进清廉民企建设。深化“廉洁助企·亲清政商”品牌建设,持续开展“廉洁文化进民企”系列活动,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和清廉建设走深走实。常态化开展清廉教育,分批次组织民营中小企业参观廉洁教育基地,引导全市民营中小企业家崇尚廉洁、诚信经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