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公安局2024年工作报告(文字版)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4-12-02
字体大小: 打印

2024年,全市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公安工作会议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坚强领导下,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忠诚履行职责使命,全力守护平安稳定,护航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执法服务质效,全市公安工作取得新成效、公安队伍展现新风貌。

一、聚焦主动预防警务,着力提升城市平安品质

(一)全面深化严打整治。坚持依法严打方针不动摇,重拳出击、高压震慑,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4万余起,抢劫、伤害等犯罪发案同比下降4.7%。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侦办涉黑恶团伙案件5起。命案发案同比下降33.3%、保持全破。综合运用大数据、生物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攻坚突破命案积案13起,其中20年以上的9起。深入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三年行动,破获案件2200余起,预警劝阻99.5万人次,预后被骗率降至0.05%,电诈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39.1%、46.8%。纵深推进禁毒人民战争,破获毒品案件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60余名。侦办非法集资、虚开骗税等经济犯罪案件650余起,挽回损失6.6亿余元。持续开展“昆仑2024”专项行动,破获生态环境、食品药品、知识产权领域犯罪案件470余起,护航绿色发展,保障民生安全。

(二)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巩固深化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坚持显性用警、屯警街面,严实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和“1、3、5分钟”快反机制,将巡防力量压向人员密集、防范薄弱的重点部位,日均投入巡防警力6500余人次,违法犯罪类警情同比下降7.9%。精准研判暑期治安形势特点,深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发起3波次集群收网战役,组织9轮次治安清查,共查处治安案件1.9万余起,有力维护旅游旺季良好治安秩序。坚持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扎实推进社会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完善派出所与“一站式”矛调中心融合治理模式,强化“三所联调”“三调联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4万余起。

(三)筑牢公共安全防线。深入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排查整治安全隐患13.6万余处,依法严查酒驾醉驾、“三超一疲劳”等违法行为,精准实施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管理,治理“马路市场”、平交路口、穿村过镇等突出隐患1931处,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一校一策”加强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治理,实行“高峰勤务”和“护学岗”常态化工作机制,“PTU+派出所+交警”联动护校,中小学、幼儿园“一键报警”系统全部接入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增设安全防护设施1027套(个),施划交通标线1万余平方米,“警校家社”多方联动,共筑护校安园防线。依法查处非法销售、运输、储存烟花爆竹案件35起,检查易制爆、剧毒从业单位1900余家(次),联动整治“九小场所”火灾隐患4.1万处。西太平洋海军论坛、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等系列重大安保任务圆满完成,青岛马拉松、国际啤酒节、世界杯预选赛等211项1100余场次大型活动安全顺利举办。

二、聚焦创新机制模式,着力提升警务综合质效

(一)完善协同警务机制。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建立“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提升“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能力。升级110接处警系统,深入开展重复警情治理。因地制宜完善派出所运行机制,规范设置“两队一室”,推动警格网格融合,深耕细作社区警务,发动群防群治力量9.9万人,培育平安类社会组织367个,凝聚社会共治合力,夯实安全稳定根基。

(二)深化法治公安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推进法治公安建设年“1+6”源头治理攻坚,靶向纠治执法突出问题,细化完善执法指引120余件,常态举办执法培训“微课堂”。深化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健全重大事项依法决策制度,高效运行“968110”执法管理监督热线,实行刑事、行政案件受(立)案告知回访,构建全过程、全链条执法监督管理体系,刑事行政案件办结率实现新提升。

(三)主动靠前服务发展。积极融入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都市圈等重大战略,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往来港澳个人旅游签注、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免签入境等7项出入境便利政策落地实施。建立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协作机制,设立“项目警官”537名,前置驻企警务室、流动人口服务站1514处,全周期跟进保障441个省市级重大项目。

三、聚焦办好民生实事,着力提升群众满意指数

厚植民本理念、践行为民宗旨,认真办结回复2023年度“三民”活动意见建议42件,升级优化公安“民意110”,汇集21个渠道民意诉求,闭环跟踪盯办化解,今年以来回访群众334万人次,派发办理工单2.3万件,12345热线涉公安机关诉求总量同比下降34%、解决率提升23.6个百分点。

(一)精细治理道路交通。牵头运行市级治堵联席会议制度,“一点一策”推进173处交通堵点治理,实施微循环改造42处,推动新增停车泊位1.7万个、共享泊位2.8万个,优化“全市一个停车场”建设运营,平台接入1547个经营性停车场、44.9万个泊位,上线停车导航、预约停车、泊位提示等21项功能,向高德、百度等导航平台推送泊位动态6000余万条,交通运行发展指数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二)主动回应民生需求。深化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437项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86项高频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协同推进新生儿出生、企业注销登记等11个重点事项落地。全面实施8项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措施,为153.1万名车主办理电子版机动车行驶证,4.3万家企事业单位开通“交管12123”APP单位版用户账号,实现掌上办理、降低办事成本。

(三)助力打造宜居城市。协同推进休闲海钓船舶规范提升工作,联动开展胶东机场网约车综合治理,维护良好旅游市场秩序。持续严打整治“飙车炸街”,健全完善查缉布控、联合执法机制,查处“飙车炸街”及非法改装行为3984起。深入开展文明养犬综合治理,查处犬只扰民、违规养犬行为680余起,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倡导依法文明养犬。

全市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小切口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严明纪律作风,提升能力素养。全体公安民警辅警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用辛勤汗水乃至鲜血维护城市平安稳定、守护人民幸福安宁,有2名民警因公牺牲、63名民警因公负伤,51个集体、170名个人受到上级表扬奖励。

与人民群众期盼要求相比,公安工作仍然存在短板,新型违法犯罪多发高发,公共安全隐患面广量大,矛盾风险排查不够深入,基础管控存在薄弱环节,公安队伍法治素养、作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25年,全市公安机关将锚定“走在前、挑大梁”,提升站位标准,更新理念思路,严实责任作风,加快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保障。

(一)高水平维护安全稳定。坚决筑牢政治安全防线,深化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扎实推进“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依法严打突出违法犯罪,加强社会面整体防控,推动公共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二)高质量服务发展大局。坚持不懈推进法治公安建设年,加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应用,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办案质效。积极争取上合示范区出入境便利政策,持续优化“一窗通办、全程网办、跨域通办、一次办好”运行机制,探索创新“生态警务”“旅游警务”模式,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三)高效能推进公安改革。树立“创新、主动、规范、协同、精细、务实”新警务理念,充分发挥“情指行”一体化龙头作用,拓展“专业+机制+大数据”内涵外延,全面强化“打防管控治”措施,加快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四)高标准锻造过硬队伍。深入实施政治工作行动计划,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完善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大监督格局,始终保持严的基调,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常态开展实战练兵,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青岛公安铁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