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在推动业务发展上走在前,在提升服务保障上开新局,用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贡献。
一、聚焦民生保障,发挥业务发展效力
(一)推进扩面征缴,稳步扩大资金积累。完善扩面机制,充分利用社保共享数据,提高比对筛查精度,持续完善扩面征缴信息台账,以非公企业和新市民为重点,常态化开展精准催缴催建行动,不断提高公积金缴存人数占社保职工缴费人数的比重。强化政银联动,发挥考核激励作用,利用业务承办银行网点覆盖广、服务企业多的市场化资源优势推进扩面工作,引导更多企业建制缴存。拓展受益群体,积极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工作,采取结息补贴、税收优惠、租房支持等有力措施,推动实现“应缴尽缴、愿缴能缴”,全年力争实现缴存额340亿元。
(二)强化租购并举,支持群众住有宜居。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展“商转公”银行数量,调研探索“商转公”组合贷款模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行存量房公积金贷款“带押过户”模式,提升存量房交易便捷度,满足市民住房消费需求,全年力争发放公积金贷款110亿元。探索创建住房公积金支付体系,支持缴存人实时划转公积金用于多场景住房消费,增强住房消费能力。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提取业务,助力城市更新突破行动,提升市民居住品质,全年力争为职工提取公积金234亿元。推动更多银行开展公积金租赁贷业务,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租房安居提供低息支持,促进租房市场发展。
(三)提升运作水平,保障资金保值增值。加强资金计划管理,科学分析研判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和阶段规律,统筹安排资金管理使用,合理制定贷款发放计划,在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基础上,支撑各项惠民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加强资金运行监测,持续优化资金存储结构,推行网银线上购买存款产品,不断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全年力争实现增值收益14.5亿元。
二、坚持系统观念,增强服务大局能力
(一)着力助推经济建设大局。不断扩大公积金企业信用贷款、个人信用消费贷款规模,为企业发展和个人消费提供融资便利。探索将住房公积金政策性金融功能融入金家岭金融聚集区,推出更多精准化、定制化、增值化金融服务,丰富金融生态体系,做强经济发展引擎。建立“进企业、听民声、送政策、答疑惑”服务企业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胶东经济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工作,持续提高一体化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率。积极对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融入全省“一群两心三圈”总体布局,拿出更多高质量区域发展成果。
(二)着力防范化解资金风险。深化电子稽查工具和监管服务平台应用,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增强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升级电子稽查系统,实现风险数据上传、转办、办结全流程网上流转,提高整改落实效率。重点围绕政策新领域、业务新模式开展内部审计,完善审计机制,确保业务合规运行。与法院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加快涉诉资金回收,持续降低贷款逾期率,保障贷款资金安全。严把开发楼盘项目准入关,严格审查签约项目资质,借助银行“空天地”项目监管平台,对签约楼盘实行动态监管,实时掌握开发进度,及时把控交付风险。
(三)着力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推广柔性和服务型执法,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通过上门普法、案前调解、行政争议庭前和解促进行政纠纷实质性化解,提高群众维权实效,营造和谐劳动关系。优化再造送达流程,探索通过签订送达地址确认书、网上公告等方式送达执法文书,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力度,健全执法通报制度,强化法制审核,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通过以案释法、学法考法等活动,增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积极开展执法事后回访工作,帮助企业建立完善公积金制度、按时足额缴存,实现行政执法与惠企服务的有机统一。
三、深化数字赋能,提升服务转型动力
(一)健全智能化服务模式。加强同全国住房公积金共享平台和全省住房公积金主题库的数据资源共享,持续拓展共享数据范围,加快数据汇聚融合和应用转化,推动更多公积金业务实现“掌上办”“自助办”“智能办”。充分利用全国住房公积金小程序,精简异地贷款缴存证明和缴存明细,实现申贷材料再瘦身;直联不动产登记远程申请及查询系统,加速信息融通,打破部门壁垒,推动贷款申请和抵押登记“一站式”办结,实现贷款办理再提速。优化商贷自助提取业务流程,探索将签约与提取环节合并,减免申请材料;借助征信在线授权,推动商贷提取网办全覆盖,为群众提供高效提取服务。
(二)提升标准化服务水平。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提升,编制服务事项目录,优化办事指南,加快系统改造对接,推进配置业务中台,推动公积金事项“全上网、进中台、统一办”。不断细化服务管理,创新多元培训方式,开展进课堂强理论、进热线听民声、进企业问需求、进大厅促实践“四进学习”活动,强化技能评测,提高一线柜员服务能力。开展公积金业务指标体检评估,全面摸排发展绩效、风险防范、信息化建设、服务能力等方面薄弱环节,精准补齐短板漏洞,着力提升服务质量。落实《住房公积金业务档案管理标准》,探索业务档案数字化建设方案,逐步实现档案信息无纸化采集、查阅和使用,推动公积金业务档案迈入数字化管理新模式。
(三)拓展便利化服务举措。与市人社局等部门合作,探索将解除劳动关系时关联的社保和公积金封存、公民身故后继承人提取等服务纳入“一件事一次办”流程,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改版网站页面布局,优化整合便民指引、政策法规等高频使用栏目,方便群众快速定位内容,精准选择服务,实现“一看就能懂、一点就能办”。持续扩大“跨省通办”事项范围,加强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功能应用,完善服务专区建设,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提高流转效率,更好满足群众异地办事需求。
四、加强整体建设,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一)强化党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按照党中央部署开展主题教育,将理论武装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相结合,守稳意识形态阵地。加强模范机关建设,加强党内法规工作,推进党代表工作室建设,开展机关委员会换届选举,深化“五星级示范党支部”创建,争创机关党建示范点,优化先进典型培树宣传平台,用好用活党建联动平台,深入开展行业文明创建,举办党务干部培训班,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党建引领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夯实廉政根基。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制定实施意见,部署重点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开展领导干部述责述廉、日常廉政谈话,构建权责明晰的责任体系。做深做细日常监督,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切实管好“关键人”、管住“关键事”。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找准堵塞风险漏洞,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成加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定期组织纪检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推进清廉文化建设,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浸润人心的廉政教育活动,筑牢思想防线,弘扬清风正气。
(三)打造过硬队伍。健全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机制,定期开展“人岗相适度”评估,适时开展干部选拔任用轮岗交流,做到人尽其才,才适其位。持续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科学合理制定招聘计划,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更新优化人员层次结构。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健全完善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深入挖掘优秀年轻干部,确保队伍后继有人。实施干部综合能力提升计划,采取业务学习、专题培训、考试比武等方式,不断增强干部工作本领。加强对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优化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持续提升作风能力,树牢实干实绩工作导向,引导干部职工保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精神状态,努力争创一流业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