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全市体育工作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扣助力“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建设主线,坚持勇当龙头、体育先行,全力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固优突破、体育产业提质增效、“足球名城”和“帆船之都”擦亮品牌、赛事活动高潮迭起,努力开创体育强市建设新局面。
一、争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积蓄群众体育活力显现精彩
1.推动完成全民健身立法工作。《青岛市全民健身条例》已列入市人大2023年立法审议项目,拟积极推动起草和征求意见,经政府常务会通过后,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颁布实施。跟进做好《条例》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
2.建成启用智慧体育平台。推动“全民健身一张图”全面上线,完成60000件健身器材、10000处户外健身场地、3000处体育场馆信息库建设,完善赛事发布、场馆使用、健身指导、产业服务等功能,实现全民健身数字化管理。
3.办好体育领域“市办实事”。新建改扩建全民健身体育公园10处、健身步道和设施300处,升级一批智慧化全民建身场地场馆设施。组织实施弘诚体育场功能改造提升项目,打造复合型城市体育场。建设乡村口袋体育公园等共享体育平台,促进城乡体育均衡发展。做好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
4.创新“体卫融合”模式,打破全民健身服务制度壁垒。建立体卫融合试点项目库、体卫融合专家智库、运动处方库。组织体卫融合公益活动和专家巡讲80场。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六进”活动,组织国家体育标准达标赛,开展全民体质监测7000人次。全年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600人次,年内新增全民健身站点100处。推出一系列全民健身文化宣传片和文创产品,营造时时想健身、处处可健身、人人会健身的全民健身场景氛围。
二、实施三大工程,迸发竞技体育活力呈现精彩
5.实施“基础工程”,突出抓好体教融合。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学前阶段“身心全面发展”和小学阶段“精英培养”工作试点,制定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评定办法,评选一批体育特色学校。利用社区体育资源,打造一批青少年体育特色社区。继续开展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继续开展“奔跑吧·少年”青少年主题系列活动、超体重学生夏令营、青少年脊柱检查筛查和“爱心助学 体育圆梦”公益活动等。
6.实施“创新工程”,提升全项目竞争力。优化全市竞技项目布局,完善一项目一方案。实施教练员作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开展新周期教练员竞聘上岗工作。制定青少年训练选材标准,着手建立体育后备人才选材数据库。出台社会力量承担竞技体育任务管理办法,试点运动队与社会组织业务指导帮扶工作机制。
7.实施“拔尖工程”,确保高水平人才脱颖而出。积极备战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抓好队伍组建和赛前针对性训练,完善参赛及保障方案,加强训练督导和队伍管理。抓实26届省运会新周期备战工作。年底前甲组队伍全部组建完毕,乙组队伍组建50%,制定新周期训练计划,出台《26届省运会周期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
三、争创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释放体育产业活力展现精彩
8.举办时尚体育消费季活动。发放“你健身、我买单”体育惠民消费券。组织时尚体育消费季活动,组织开展体育嘉年华、体育大卖场、体育夜市等主题活动。建立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指标评估体系,高标准完成试点评估。
9.办好2023中国·青岛时尚体育产业大会、黄河流域暨胶东五市数字体育运动会。筹办多主题“青马论坛”,举办数字体育、金融等多主题经济峰会。引导体育赛事与平台机构联动,不断衍生联动消费新供给。
10.推动世界羽联、中国羽协项目落户。邀请世界羽联来青洽谈,申请在青举办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羽毛球赛事。协调西海岸新区签订中国羽协项目三方协议,组织项目开工建设,实现中国羽协办公总部落户青岛。
11.培育海上体育旅游新业态。制定《青岛市海上运动发展规划》和《青岛市体育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开发水上体育运动项目备案平台,修订帆船、摩托艇等备案管理办法,全力推进帆船、水上摩托艇临时下水点建设。组织常态化联合执法,净化体育旅游秩序。
四、建设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激发“足球名城”活力体现精彩
12.做强职业足球。以青岛海牛队重返中超为契机,巩固我市各级职业联赛全覆盖的发展格局,保持全国城市领先地位。加强对职业俱乐部的扶持和督导,推进俱乐部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争取在青岛设立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办公室常驻工作机构,引领足球事业改革发展。
13.做实青训体系。建立精英球员竞赛培养体系和升学保障体系,力争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达到260所。强化国家级青训中心建设,在全市10个区市建立青训精英球员竞赛培养体系和升学保障体系。开展青少年竞赛活动、青训教练员培训。
14.做大群众足球。继续打造城市联赛、市直机关及市属企业联赛等传统品牌赛事,建立职业、业余、校园、时尚四大类别和覆盖市、区、街道、社区四个层级的竞赛体系,年度举办各类群众足球赛事不少于3000场。
15.做优高端赛事。启用青春足球场,举办申办国际、国内重要足球赛事,创办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参与的“东亚杯”或“亚大杯”足球赛,举办“哥德杯”世界青少年足球赛,举办全国足球重点城市、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胶东杯等重大赛事,打造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足球赛事之都”和中国北方足球发展基地。
五、举办重大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影响力
16.举办十余项国际、国内大型帆船赛事活动,擦亮“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包括2023城市俱乐部国际帆船赛、2023山东半岛城市帆船拉力赛、第十五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2023“远东杯”国际帆船赛、2023-24克利伯环球帆船赛,2023中国帆船城市超级联赛(青岛站)、2023年全国帆船锦标赛(ILCA级) 、全国风筝板锦标赛等赛事。
17.举办百余项大型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活动,掀起全民健身新高潮。包括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第三届社区运动会、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农民体育节、“百县篮球、千乡乒乓球、万人象棋”三大赛、青岛市第六届体育大会、青岛市体育俱乐部联赛、跑遍胶东系列活动、浮山太平山公园健身健步走等活动。举办线上迎新健康跑、云上城市穿梭赛、云上运动会、线上马拉松等多项线上赛事活动,丰富赛事体系。
18.举办十余项群众喜爱的高水平赛事活动,打造城市品牌赛事。包括2023青岛马拉松、上合组织国家国际象棋比赛;CBA篮球赛、全国蹦床锦标赛、全国游泳锦标赛、全国击剑冠军赛、全国体操技巧锦标赛、全国救生锦标赛、全国15人制橄榄球锦标赛等国内高水平赛事。
加强体育法治建设,全面落实法治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推进“依法治体”建设。按照上级部署安排,抓好意识形态和体育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维护体育系统安全稳定良好形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