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商务局2023年工作要点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3-02-24 来源 : 市商务局
字体大小: 打印

2023年,市商务局将坚持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建设贸易强市,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商务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商务力量。

一、把稳固和扩大消费摆在首位

(一)培育新型消费增动力。开展培育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行动。引导大型电商平台搭建青岛专区。深入实施直播电商提升五个一工程。激发夜经济活力,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街区。健全国家市老字号三级体系,评选第二批青岛老字号。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开展文明典范商场创建。引导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活动。

(二)创新消费场景添活力。开展亿惠青岛消费年”“青岛购物节系列活动,打响青岛购物品牌。持续扩大“青岛食材节”及“国际美食嘉年华”活动影响力,打造“国际海洋美食之都”。推动台东商圈、李村商圈、浮山湾商圈智慧化提升。推进加快打造国家级示范街区和省级示范步行街。全面实施一刻钟社区便民生活圈推广行动。引导商贸企业、文旅机构、体育赛事、高端展会与平台机构联动,衍生商旅文体会融合消费。

(三)改善消费条件挖潜力。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升级行动,完善农村商贸网络体系。开展数商兴农行动,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加快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完成全国商贸标准化试点。

(四)完善机制托稳“菜篮子”。加强菜篮子产品产销衔接,组织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优化完善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实操方案,畅通生活物资物流通道。制定菜篮子工作意见,做好国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

二、加快建设贸易强市

(一)线上线下融合开拓国际市场。实施好外贸拓展行动,创新跨境线上线下办展、境外代参展等融合办展。开展百团千企万人拓市场攻坚计划,助力企业走出去抢订单。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和自贸协定签约国家贸易合作。

(二)贸易与产业融合优化资源配置。壮大12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突出数字赋能,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快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扩大重要设备、大宗商品、能源资源等进口。

(三)服务与货物贸易融合创造发展新空间。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打造服务贸易特色集聚区。推进航贸金协调发展。提升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质量。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数字贸易产业协调发展。

(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扩大肉类、水果、汽车等优质消费品进口,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示范企业。壮大青岛市内外贸融合产业共同体成员规模。支持外贸企业与国内大型连锁商超、零售批发商对接拓展内销市场。

(五)壮大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特色产业带+跨境电商培育行动。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开展食品预包装试点。支持发展离岸贸易、易货贸易,规范开展转口贸易。

(六)优化外贸发展“生态雨林”。加大龙头贸易主体培育完善外贸企业“白名单”制度。加强供应链金融创新应用,推进汇率避险增信服务发展。加大AEO企业培育力度。打造外贸护航品牌,开展贸易调整援助试点工作。

三、强力推进招商引资

(一)完善重大项目统筹促进机制。强化重大项目统筹管理,建立重点项目推进计划。高效推进重大项目开工落地出台《青岛市“以商招商”及社会化招商奖励政策》,对企业引进项目给予支持。

(二)推动产业链项目招大引强围绕24条重点产业链和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等加大招引力度。探索创建总部企业集聚区。靶向招引产业链关键环节配套项目及专精特新、“四新”经济项目。瞄准商贸业新业态四首经济头部企业精准招商。

(三)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落实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修订境外投资者来青投资奖励政策。出台《青岛市制造业利用外资的工作措施》。制定外资研发中心鼓励办法。实施重点外企“五个一百”行动,促进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和利润再投资。加强对国有企业、国有平台指导和政策宣传。

(四)强化招商资源要素配置。建立市和区级联通共享的招商资源信息化社交平台,按季度举办区市主题活动推介周。实施招商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加强对市直专业化招商团队的统筹协调,增强专业团队招商合力。

(五)举办系列重大招商活动。制定实施《2023年全球招商行动计划》。承办好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电博会等重大活动,策划系列招商引资活动。筹划组织各类走出去招商活动。

(六)抢抓开放先行先试机遇。积极申报争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制定服务业扩大开放先期行动计划。高质量实施RCEP,制定创建RCEP示范区工作方案。实施国际城市战略,提升国际客厅建设水平。

四、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一)稳步扩大“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加快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发挥对外承包工程领军企业优势,参与高标准绿色工程建设,拓展海外数字交通、智慧城市等数字化项目。

(二)推进对外投资带动外贸外资协同发展。推进境外投资项目带动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去,扩大出口规模。完善资源产品回运补助政策。制定跨国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在国际并购、海外总部设立等方面提供便利。推动走出去带动回归发展。

(三)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制定本土跨国公司培育计划,打造一批领军型跨国企业,培育一批成长型企业。创新扩大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投资境外实体项目,支持企业创新国际并购方式。实施境外合作区梯次培育,实施合作区+”工程。

五、建强对外开放平台

(一)全域联动推动上合示范区建设。健全上合示范区一核引领、全域联动机制。协助办好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产业链供应链论坛,提升上合示范区国际影响力。做实上合联动发展企业联盟。

(二)推进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升级发展。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落实山东自贸试验区升级版方案任务。推进开展首创性、差异化、集成化制度创新。支持与省内重点功能区共建自贸联动创新区,参与服务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

(三)推动功能区集聚特色发展。落实商务部等10部委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12条措施。实施一号产业培育行动。开展东西合作共建,培育特色功能区。落实综保区高质量发展21条政策。优化考核指标体系,促进功能区提质升级。

六、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持续推进政治机关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大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力度。统筹抓好党务公开、统一战线等工作。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推进清廉商务文化建设。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深化以案促改。严肃财经纪律,发挥好财政资金促进商务发展的作用。

(三)提升商务行政效能。印发实施《青岛市商务局工作规则》。落实《青岛市商务局数字机关建设实施方案》。实施《2023法治商务建设工作计划》。深化商务领域放管服改革。

(四)完善商务领域风险防控体系。推进商务领域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发挥走出去风险保障平台作用。完善商务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持续做好网络安全、机要保密、信访维稳、应急值班等底线性工作。

(五)锻造“实干家”商务干部队伍。树立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持续加强干部队伍整体谋划。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干部专业化素养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