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3-07-28 来源 : 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大小: 打印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锚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的目标定位,坚持“三三六三”的工作思路,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争先”的精气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良好开局。上半年共取得“争先进、创典型、树标杆”成果181项。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省级农业产业园、省乡村振兴督查激励县、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先后承办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进会、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大会、全国经济作物生产机械专题演示展示会、中国预制菜产业大会、中国国际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中国兽医大会、全市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现场推进会等重大活动。在全省乡村振兴工作综合考核中,我市位居全省16个地市第一名。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扛牢“国之大者”,稳产保供能力持续增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1.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建设7个万亩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打造“五良”融合的绿色增粮“青岛场景”,带动全市夏粮生产面积348.7万亩、同比增长1.8%,亩均单产420公斤、同比增长2%,小麦总产146.5万吨、同比增长3.8%,良种覆盖率达到99%,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品种优“三增一优”的特点,经省农业农村厅专家组实打测产,平度市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核心基地小麦亩产达到837.2公斤,再次刷新青岛市小麦单产最高纪录。赵豪志市长对我们这一做法作出肯定性批示。坚持“稳猪、扩牛、增羊、壮禽、强奶、培新”,持续抓好蔬菜、果品等生产调度和指导,上半年肉蛋奶总产量49.52万吨,蔬菜总产量195.1万吨,同比增长2.9%。实施品牌农业战略,“青岛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连续4年入围全国十强。加大地产农产品质量监测力度,累计开展各类质量检测18.15万批次,地产农产品检测合格率99.74%,畜产品检测合格率100%。成功创建非洲猪瘟、布病国家级无疫小区各1个,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人兽共患病防控经验在《农村情况》刊发并得到马有祥副部长肯定批示。相关农业执法经验做法,入选全国推进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精选范例,在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上进行典型交流。种子执法案例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全省种子领域唯一农业行政执法典型案例。通过齐抓共管,有力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突出项目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持续提质。加快推动全市农业农村领域58个过亿元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51.57亿元、同比增长8.53%。优选26家农业“金花”和15家“链主”企业重点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55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020家,营业收入982.45亿元,同比增长9.2%。1-6月份,全市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655.5亿元,同比增长21.2%;全市农产品出口209.3亿元,进口44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8%和28.7%。全市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3%,与全省平均增速持平。创新实施种业强农、数字强农“双强行动”,争取市级资金4500万,在全国率先创设“拨改投”种子金。高起点建成青农大数据中心,实现“一图知家底、一网管全市”。创建1个全国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成功争取第二十届农交会在我市举办。

(三)坚持“点片面”统筹,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升级。坚持“点片面”并联,加快乡村建设和乡村更新。点上,54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58亿元,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片上,在全面完成2022年项目建设进度的基础上,加强2023年项目谋划建设,目前已开工81个,总投资14.9亿元,带动10个市级示范片区,36个区(市)级片区,全面起势。陆治原书记代表青岛就示范片区建设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并对示范片区工作再次做出专门批示。面上,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全面展开,累计发动群众102万人次,“三线”整治1.8万处,打造“微景观”等节点1.2万处,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满意度测评全票通过。

(四)聚力活权赋能,农村各项改革持续深化。新争取省级以上改革试点2个,目前,10个国家级、5个省级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93万。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576家、示范家庭农场413家。构建从市到村四级互联互通、有机衔接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全市累计交易额突破90亿元。正在积极争取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在2023年已开展17项保险的基础上,又开展市级玉米收入保险、花生“保险+期货”等5项试点工作。强化创新驱动,在全国率先推出“碳惠保”,探索出“低碳+金融”的畜牧业绿色发展新模式。努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4个苹果实生矮化砧木实现转让收入506万元。今年上半年,围绕农村改革工作先后在全国、全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在省级以上推介典型案例3个。“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获评青岛市2022年度十大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平度市发展集体经济做法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乡村振兴局简报》上刊发推广并获得陈平副省长批示肯定。

(五)聚焦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发放2022年秋季、2023年春季“雨露计划”1127人次、169.05万元,继续实施防返贫综合保险,1.5万脱贫享受政策和监测帮扶人口脱贫成效持续提升。落实市级协作帮扶资金1.5亿元,助力菏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市财政统筹东西部援助资金10.54亿元已全部拨付到位。积极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对定西、陇南、菏泽开展社会帮扶,通过采购、捐赠等形式,共计落实物资总额折合4.55亿元。对定西18名挂职干部进行轮换,先后选派209名专业技术人才赴定西、陇南挂职。累计引导37家企业赴协作地落地投产,实际到位资金3.24亿元。打造“青定山海”劳务专列品牌,新增吸纳脱贫人口958人来青就业。高水平举办2023年上合组织国家减贫与发展减贫论坛、上合组织国家扶贫培训班,得到学员和国家、省乡村振兴局高度评价和认可。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近年来,化肥、尿素等农资成本一直处于上升区间,人工成本不同承担提升,压缩了农业利润空间,总体上农业经济上行面临较大压力。

(二)土地要素制约较大。涉农产业项目受到土地要素约束趋紧,部分涉农产业项目出现落地难的问题。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聚焦高质高效,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抓好粮食、“菜篮子”产品的稳产保供,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品种多样。继续抓好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建设行动,努力蹚出“五良”融合、绿色增粮的青岛路径。抓好大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农业项目签约、开工、建设、投产等全周期工作,加快推进今明两年的80个过亿元农业大项目。围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久久为功,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带动性强的领军型农业龙头企业。争创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努力打造农业“十百千”全产业链。抓好“双强”行动,加快建设国际种都核心区,高起点打造省级智慧农业试验区。全力办好第四季度在青召开的“第20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博览会”。

(二)聚焦宜居宜业,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坚持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总领,“点片面”协同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打造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高质量建设10个市级、带动36个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探索乡村振兴青岛路径。继续深入开展“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行动,采取观摩评比、打分排名、暗访通报等赛马机制,拧紧螺丝促落实,努力让农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好环境。

(三)聚焦富裕富足,加快推进农民生活品质化。高水平建设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1.5万名脱贫享受政策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深化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依法依规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动力。大力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不断拓宽农民和集体增收渠道。继续实施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增收行动和乡村资源共享行动,抓好20个镇街20个抱团发展项目建设,助力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提质,引导金融资本下乡,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的“源头活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