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发展改革委2023年工作要点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3-02-17
字体大小: 打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发展改革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紧扣“三条主线”“六个城市”,聚焦重大战略、重大事项、重点项目、重点改革加力突破,推动全市发展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紧抓稳增长任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加力突破

1打好稳增长的硬仗,持续壮大综合实力。抓好承担的省、市考核指标,努力实现争先进位。加强经济运行精准调度,发挥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专班作用,优化存量服务,突破增量培育,稳住全市经济基本盘,全面完成年度经济发展目标任务,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分阶段、分批次推出“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培育一批新型消费示范企业和应用场景,促进消费提质扩容。

2打好促升级的硬仗,纵深推进动能转换。出台《青岛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年度工作重点任务,在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上走在前列。保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领军企业获批数量全省领先。

3打好强根基的硬仗,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深入实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实体经济振兴发展2023年工作要点和项目清单,统筹抓好24条产业链发展调度推进。高水平推进专业园区规划建设,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高地。落实专业园区入园项目评估办法,严把项目入园关。突出抓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用航空、氢能与储能4条产业链和7个专业园区建设。实施楼宇经济成长行动,力争税收过亿元楼宇达到100座。研究出台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智慧便捷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4打好壮龙头的硬仗,加快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建立健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企业服务体系,推出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创建单位,确保我市创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二)突出重大项目牵引,在增强内生动力上加力突破

1谋划推动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加快5个省支撑性引领性项目建设,推进国橡中心功能性新材料产业园和金能可降解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推动京东方物联网显示器件生产基地、融合光电显示新材料项目达产增效,推进中信海直与青岛市战略合作。

2谋划推动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抓好总投资400亿元的25个交通能源项目,推动潍烟高铁、莱荣高铁加快建设,新开工青岛至莱州高速公路、大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推动官路水库全面开工加快建设,协调推进输配水工程前期工作。

3创新推出一批要素保障举措。制定用能权确权、交易、履约实施细则,开展用能权交易工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确保提前批额度一季度发放完毕。探索发行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做好“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

(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在增强发展活力上加力突破

1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试点。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研究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出台我市关于统筹推进美德青岛和信用青岛建设实施意见并抓好落实。

2拓展对外合作开放空间。打造“一带一路”合作平台,持续推进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建设,争创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办好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争取“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在青常态化举办,设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秘书处办公室。

(四)突出“双碳”战略落实,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加力突破

1推动“双碳”方案落地。出台全市碳达峰工作方案,以及工业、建筑、交通等分领域实施方案,构建“1+N”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十大工程”39项重点任务,完善市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项目库,筹备设立碳中和基金,建立综合评价考核制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争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

2发展清洁高效能源。实施新能源倍增计划,尽量开工中电建115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大唐4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建成华电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并投运发电。推动上合能蜂双碳产业园投入使用。新建电动汽车充电桩1.2万个。

3探索开展试点示范。建立用能预算管理机制,实施市、区分级预算管理,对能耗产出效益评价较好的区域、企业用能予以倾斜。加快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打造智能、高效、融合、可追溯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进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

(五)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在推动协调发展上加力突破

1服务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建立重点任务台账,编制重点项目、重大活动、重点合作事项三张清单,深化沿黄城市合作机制,更好发挥沿黄开放门户城市作用。

2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青岛都市圈,力争都市圈发展规划早日获批,推动青岛与圈内区域同城化发展。完善济青联动发展机制,制定实施加快双城联动、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济青发展轴带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

3加快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出台青岛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方案,按照“3+3”模式,加快胶州、平度、莱西县城以及李哥庄、南村、姜山镇新型城镇化建设。

(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更加公平发展上加力突破

1建设共同富裕先行样板区。研究编制青岛共同富裕行动方案,着力建设共同富裕先行样板区。争取开展省级促进共同富裕试点,挖掘我市推进共同富裕典型案例,形成一批具有青岛辨识度的制度创新成果。

2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二期建设,打造立足山东、辐射华东地区的区域医疗中心,提升胶东区域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制定实施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构建“一老一小”高质量服务体系,开展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着力增加养老服务资源供给,扩大为老服务产品供给,推动我市相关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七)守牢“一排底线”,在更为安全发展上加力突破

1抓牢粮食安全。落实青岛市粮食安全保障方案,压实粮食安全保障责任。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胶东经济圈省级粮食安全应急保障基地项目、青岛国信集团平度新建库项目和董家口港区北三突堤粮食筒仓三期项目。

2抓牢能源保供。周密做好煤电油气能源保障,加快建设适应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智慧电网。协调推进LNG接收站三期建设,建设董家口LNG储备基地。

3兜牢民生底线。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监测,建立健全价格调控机制,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价格执法联动,做好应急预案和风险应对政策储备,确保正常供应、价格稳定。落实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切实做好民生兜底保障工作。

(八)抓牢抓实党建引领,在建设一流机关上加力突破

1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实践实干实绩导向,在攻坚克难中淬炼干部,在工作一线中考察干部,推动干部在新征程中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强化干部队伍整体谋划,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优化选育管用措施,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和使用力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