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城市管理局2023年工作报告(文字版)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3-12-04
字体大小: 打印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参与下,全市城市管理系统在环境卫生、市容景观、燃气供热、物业管理以及综合执法各条战线上兢兢业业、深耕细作,以精细管理护航城市运行,以真情服务温暖市民生活,以严格执法守护公平正义,努力与城市一起,向美而行。

一、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打造整洁靓丽的城市面貌

一年来,我们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环境品质,优化空间功能,美化景观颜值,让整洁时尚成为岛城的亮丽名片。

(一)筑牢长效管理基础。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建立系统推进、要素保障等五项机制。综合运用监督检查、一线调度、考核通报、约谈问效等方法,牵头开展城市管理领域13项重点问题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取得突破性进展。迭代升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十大系统、34个特色应用场景;建立“主动+被动+自动”的全方位感知体系,发现处置各类问题839万件,全国首个通过国家住建部验收。我市在全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市长论坛上作了大抓城市管理经验介绍。

(二)提升环境卫生品质。创建省级深度保洁道路达1100余条,打造标准化收运线路20条,更新垃圾桶果皮箱4.2万余个,24小时开放公厕达751座,收集转运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420万吨,城市“面子”更加干净。选树城市垃圾分类五星小区303个,创建农村垃圾分类示范镇15个、示范村200个,承办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垃圾分类文明新时尚逐渐成为市民群众好习惯。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城市公共服务向84个镇街、5573个村庄延伸;做好87万座农村户厕日常管护,摸排解决1.4万项“小毛病”,广大农村地区更加宜居和美。

(三)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发挥城市管理“三长一站”作用,1.9万名“三长”、1154个城市治理服务站扎根社区,全力解决市民“家门口”的烦恼。完成819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实施“微更新”改造100处、“微治理”8200余处,泰州路片区等“灰色空间”焕然一新,城市“里子”更加利索。兜底解决围而不建、以围遮丑等围挡脏乱差问题,综合整治各类围挡2145处、96.8万平方米;开展全市城区桥下空间专项治理,拆除乱搭乱建179处、1.2万平方米,建成公园7处,新增停车场54处、泊位3350个,治理出更多高品质生活休闲公共空间。组织城管人、志愿者和居民群众等力量,走进5228个小区开展“洁净家园”行动,清卫生、治无序,市民群众居住环境有了新提升。

(四)扮靓城市景观颜值。最大化利用岛城优美岸线和优良沙滩资源,全面升级9大海水浴场配套服务设施,实现环境品质和管理服务双提升,接待市民游客1800余万人次,创近年来新高,石老人、金沙滩海水浴场晋身“网红打卡地”,各大海水浴场成为暑期“顶流”。运用美学思维,打造海口路等10条广告牌匾特色街区,精致提升城市西部历史城区夜景,助力中山路、大鲍岛获评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发布夜游赏灯打卡攻略,打造小麦岛等沉浸式夜游景观,助力我市荣膺“2023夜间经济新锐十城”。

二、保障城市平稳运行,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年来,我们盯紧燃气安全,提升供热质量,改善物业管理,努力让群众体验有感服务、无感管理。

(一)始终把“气顺心安”抓在手上。常态化开展“城管服务进社区”活动,深入用户安检243万户次,整改问题隐患5.8万处,新增11.9万天然气用户全部配置熄火保护燃气灶,2289户老旧小区居民用上管道天然气,安装更换物联网燃气表23.2万块,抓实燃气本质安全。开展全市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起底式排查2.6万户次餐饮等单位用户,全链条整改安全隐患3348余处,完成39公里老旧燃气管网改造,为700余户小微企业减免费用1600余万元,发展天然气替代液化气工商户1157户,防患于未然。

(二)始终把“房热心暖”放在心上。全力做好保暖保供,推行供热管家团队服务模式,全市划分供热网格595个,配置供热服务管家1600余人。实行“敲门问暖”“未诉先办”,2022-2023年采暖季群众供热问题诉求量同比下降26.5%。严格督导供热企业实施“冬病夏治”行动,维护更新设施设备4.68万项,完成老旧供热管网改造43公里,采取热源替代等“一户一策”办法,解决了827户供热难题,全力以赴确保市民群众温暖过冬。

(三)始终把提升物业服务质量落在行动上。全力推进“红色物业”建设,持续壮大市、区(市)、企业三级“1+10+N”的“红色物业”品牌体系,创建“红色物业”品牌60余个。聚力开展物业管理领域服务品质提升攻坚行动,推出特别电视节目《出击》,“点”上集中整治232个投诉量高的问题小区,“面”上制定实施物业服务质量综合评价等16项制度规范,填补行业多项管理空白。推动全市473个改造后老旧小区年底前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全市物业服务质量持续向好。

三、坚守为民执法初心,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

一年来,我们恪守法治精神,义不逃责,事不避难,努力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体现清风正气。

(一)以雷霆之势拆违治乱。坚持“清零”目标不动摇,坚决对违法建设亮剑,打好拆改结合、依法治理组合拳,累计拆除违建850万平方米,其中重点道路沿线、前海一带、太平山浮山周边等“三线”区域拆违170余万平方米,市南区太平路等264条重点道路两侧违建彻底清除。综合施策整治840余个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品质区域,助力218个片区导入项目落地,建设停车场109处、休闲健身场所13处、口袋公园26处、绿地135处。拆违治乱向居民楼院延伸,李沧区振华路78号等330个居民楼院规范有序,市民群众有了更多可触及的幸福感。市南区五四广场社区等44个社区达到“无违建”社区创建标准,拆违治乱社会效果逐渐显现,一些城市“脏乱”地带旧貌换新颜。

(二)以凛然正气严格监管。狠抓执法队伍作风能力建设,组织大培训、大比武,文明执法、阳光办案,实施行政处罚2万余件,全力守护社会公平正义。及时查处毁绿占绿、建筑施工噪声、餐饮油烟扰民等问题,中高考期间做好“为考生送安静”执法保障。严厉打击液化气“黑气点”、施工损毁燃气设施等影响公共安全问题,严管重罚超规划施工、随意倾倒建筑渣土等问题,常态劝阻占路经营等易回潮问题,动态“清零”小广告,以刚性执法力度提升市民生活舒适度。

(三)以深厚情怀执法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出台《青岛市违法建设治理条例》,是全省首部违建治理地方性法规;积极推进《青岛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条例》《青岛市城市景观照明管理办法》立法工作,为民执法体系更加完善。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准则,运用送法上门、说服教育、警示告诫等柔性执法方式,对800余起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审慎监管。探索在建筑垃圾管理等10大类120余项执法检查中实行“综合查一次”,达到执法力量整合、市场主体减负、执法效果增强的“三赢效果”。

今年以来,我局通过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青诉即办”“政民互动”、局长公开电话等渠道,共收集市民意见建议30956件,集中在城管执法、物业服务、供热等方面,全部按程序办结,部分建议已列入今年重点工作安排。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市民群众期盼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相比,城市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差距和不足,社会普遍关注的物业服务管理、生活垃圾分类、违法建设治理等方面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一些城市管理“病灶”还没有根治。我们将以一年干成几件事的闯劲和几年干成一件事的韧劲,切实解决好市民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让大家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可感知的幸福感、获得感,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