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2-07-25
字体大小: 打印

今年以来,我局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狠抓落实,攻坚克难,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不断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在科技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青岛均排名全国前10,进入第一梯队。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

1.加快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建设成效显著。吸气式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加快推进,完成项目选址支持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启动下一代列车轻量化关键技术攻关。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整合13家涉海科研机构创新资源,深化海洋科技“抱团攻关”。“一室一专班”扎实推进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加快建设,打造能源领域国家战略后备力量。积极争取省级重点实验室,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布局,启动2022年市级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

2.打造产业创新平台。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争取新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现有24家,总数全省第一。推进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组织4家省级共同体召开现场观摩会,相互学习借鉴。抓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开展2022年度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备案工作。

3.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海洋一所牵头发起的“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入选联合国“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欧盛船舶等项目入驻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孵化器中国-泰国轨道交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与中泰两国8所大学签署高速铁路教学计划备忘录,深化轨道交通国际合作。

(二)突出企业创新主体,支撑实体经济加快振兴发展

1.培育科技企业。实施“沃土计划”,搭建“高企育苗—高企认定—高企上市”梯次培育体系。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已入库企业三批2999家。出台高企培育库入库工作实施方案,储备高新技术企业后备队伍。实施“强链”计划,聚焦重点产业,组织实施60个项目支持资金超过1.8亿元,全链条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示范。加快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覆盖率增长20个百分点达到61%。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两会”前下达科技资金3.57亿元,惠及企业1681家。启动应急攻关,高效推进新冠病毒快检产品研发,创造了10天内完成全部程序的“青岛速度”,为防疫提供有力支撑。

2.推进科技项目落地落实。一汽解放商用车研究院完成新一代高端重卡商务舱样车试制。航空技术创新基地首台国产化30兆瓦燃气发生器成功试车。高端轴承示范基地完成方案设计和土地清理。中科星图大数据中心完成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全球首艘10万吨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成功交付。全国首艘自主航行集装箱商船“智飞”号正式运营,标志我国在船舶智能航行研发与应用领域处于全球前列。

3.统筹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推动高新区全域覆盖,引导胶州、平度、莱西等培育建设高新区分园区,推动市北区、西海岸新区优化调整园区范围。印发《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实施细则(试行)》,在高新区范围内建设市级科技创新产业园,打造创新创业微生态。开展国家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先行先试。青岛高新区综合性评价排名升至全国第16位。

4.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牵头制定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做实做细“链长制”,建立1个行动计划、1张产业图谱、1份招商名录、1组项目清单、1组支撑平台“5个1”工作机制。编制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升科技供给能力,推动我市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

(三)聚焦科技创新服务,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1.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推行科技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类项目中全面推行揭榜制应用,通过发榜组织立项28个,占全部攻关类项目四成以上。102项成果获2021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三分之一。

2.集聚科技创新人才。24人入选国家科技类人才计划,数量全省第一。落实科技部外国人在青岛工作管理改革试点,出台《外国人在青岛工作管理服务暂行办法》,1至6月份,已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3241件,居全省首位。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出台《青岛市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发挥更大作用的措施》,靶向解决女性科技人才创新创业难题。

3.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实施科技金融特派员计划,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辅导和融资服务。制定科技金融投(保)贷联动实施细则,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过科技信贷“白名单”等科技金融产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累计助力企业融资超1300亿元。

4.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出台《青岛市实施“硕果计划”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山东科技大学等3所高校承担省成果转化综合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5.提升创业孵化服务能力。推动孵化载体提质增效,恒星新媒体及应用电子技术孵化器获批国家级孵化器。实行孵化器房租减免政策,累计减免国有载体房租面积150万平米,减免金额5000余万元,有效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承办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赛,举办2022青岛市科技活动周,组织科普活动100余场,线上线下近10万人共享科技盛宴,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二、存在问题

一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够顺畅。高校院所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不足,技术、人才输出与本地需求融合不够。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服务机构专业化程度不高。二是科技企业队伍数量规模不够壮大。与先进城市相比,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还存在差距,特别是缺少大体量的科技头部企业和高科技上市企业三是海洋科研优势发挥不够充分。海洋科研优势支撑海洋产业发展的能力不够强。我市海洋领域科研方向偏战略性、基础性研究,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技术成熟度与产业化还有差距。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抓好抓实全年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落实,持续增强科技供给能力,加快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是着力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山东能源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积极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布局新建市级重点实验室。

是着力打造科技企业队伍。实施“沃土计划”,构建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高企认定和高企上市培育工作,争取年内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聚焦重点产业,实施“强链计划”,全链条、一体化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示范。抓好重点科技项目落实。

三是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硕果计划”,重点抓好技术合同成交额、专业技术转移人才、高校院所本地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等工作。开展线上成果推介、线下项目路演、专题沙龙等对接活动,重点成果“一对一”精准服务推动大学科技园和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优化提升,打造标杆孵化器。办好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

四是着力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级。深入实施“海创计划”,聚焦海洋新兴产业,开展海洋科技创新示范工程,推进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突破、重大创新产品研发和重大创新成果转化。大力培育海洋科技企业,带动海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发展,加快海洋科研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