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务管理局2022年工作报告(文字版)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2-11-28
字体大小: 打印

2022年,全市水务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聚焦打造“六个城市”、落实“两稳一保”任务,紧紧扭住“一库三网”这条主线,抓项目、促改革、保安全、惠民生,精心谋划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文章,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为市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提供保障。

一、建设大水库,实现三十年“水源梦”

青岛是严重资源性缺水城市,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棘洪滩水库和引黄济青工程长期超负荷运行,已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用水需求。我们审时度势、果敢抉择,抢抓国家、省大水网建设发展机遇,重拾几代水利人谋划建设官路水库梦想,历尽艰辛、攻坚克难,历时10个月时间完成69项前期工作,11月底水库围坝工程全面开工。官路水库设计总库容2.11亿立方米,建成后,每年可增加6亿立方米水源保障能力,长期制约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制约因素将得到有效缓解。当前,正在规划论证官路水库输配水工程,加快构建“双渠双库”水安全保障模式,努力让青岛与北京、深圳等大城市一样拥有充足的后备水源,凝聚积蓄大发展的强大底气。

二、统筹水资源,构建现代化“大水网”

着眼为市民群众提供优质充沛的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我们针对全市水资源禀赋实际,加强顶层设计引领,超前谋划,精准施策,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用水需求。

谋规划,建“现代水网”。按照“四水同治、五水统筹”工作思路,系统谋划城乡一体化水资源保障体系,编制完成面向2035年现代水网规划,构建六大支撑体系。用智慧水网织密原水网、供水网、排水网,形成互联互通、互济互配的城乡水网,串起未来五年重点建设的近300个大项目。根据“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建设一批”要求,加快推进工程项目实施,努力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现代水网体系。

强集约,抓“开源节流”。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强900余家取用水户计划用水管理,对4981个用水大户实行超计划用水加价,我市万元GDP用水量降至8立方米,位居全省前列。科学储蓄雨洪资源,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库(不含棘洪滩)蓄水6.25亿立方米,创历史之最。加强主客水联调,年度调引客水3.3亿立方米,城市供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抓水质,增“民生福祉”。采取工程改造、加密检测等措施,管好“水龙头”,把好“安全阀”。提升城市供水品质,改造一户一表11263户,新建改建管网224公里,开展水质检测项目10976个,合格率始终保持100%。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提升农村水厂11座、主管网252公里,为农村居民安装5万块智能水表,新增规模化供水253个村庄、受益人口20.8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8%。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青水管+”便民服务,及时解决市民用水“烦心事”,保证市民用水放心、喝水舒心。

三、保障水安全,筑牢大都市“生命线”

今年汛期雨量多、强度大、频率高,17次强降雨、2次台风既给城市送来充足水源,也给防汛工作造成巨大压力,全市平均降雨量991.7mm,汛期降雨量为1952年以来第二位,大沽河出现2004年以来最大洪峰,398座水库多次溢洪泄洪。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守牢灾害防御底线。

“全方位”准备。及时核定23座大中型水库调度计划,编制497座水库、74条重点河道、711个山洪灾害易发区防汛预案,落实198名防御专家和6000余人的防御队伍,开展郑州“7.20”特大暴雨模拟推演,有效提升防御能力和实战技能。

“全系统”整治。成立9个防汛督导组,排查整治工程隐患476个,汛期对104处山洪灾害点、市区21个积水点重点防御。加强防汛工程措施,市级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完成17座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9项水毁工程修复,对11条(段)河道实施综合治理,排查470余公里雨污水管线,掏挖11万余个雨水斗、检查井,清理17万余立方米淤泥。

“全时域”预警。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加强会商研判,启动预警和应急响应11次,发布山洪灾害预警70余次、预警信息33万余条,科学调度洪水120次,深入莱西、胶州、即墨和崂山等一线防汛抢险救灾,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优化水生态,打造高品质“幸福河”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我们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水环境综合整治、水生态保护修复,努力构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河湖格局。

“青山碧水”重现。河湖问题表象在河道,根源在岸上。我们完善“抓镇(街)促村(社区)”考评机制,创新开展“碧水积分”模式,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排查整改各类河湖问题2719处、妨碍河道行洪隐患80处,李村河等22条河道创建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今年的大沽河再现碧波荡漾、水鸟翱翔的美丽景观,成为市民亲子游玩、娱乐健身、亲近自然的好去处。产芝水库七年后重回2.23亿立方米库容,游人接踵而至,流连忘返。

“污泥浊水”消减。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施策,积极实施“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围绕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城市黑臭水体清零、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三年攻坚行动,完成5221.6公里市政污水管网排查,改造新建雨污合流、污水、雨水管网137.3公里,积极探索推进排水管网确权转资改革,通过争取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推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麦岛、即发等5个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项目推进顺利,完成投资11亿元。1-11月,全市累计处理城市污水7.1亿吨,削减CODcr23.89万吨、BOD10.87万吨、总氮2.33万吨。

“源头活水”永续。强化疫情期间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建立55个“一源一档”饮用水水源地,完成8个国家级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评估。加强水源涵养保护,开展6处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建设9个再生水重点项目,李村河重点排水口清污分流工程、拦河坝工程主体完工,全年河道生态补水1.9亿立方米,李村河等河道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治理目标。

去年“三民活动”我局收到市民意见建议5条;今年承办人大建议、政协提案29件,政务服务热线10897件,市长(政府)信箱45件,信访件5件,已全部按期办理。我们深切感受到,只要真正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困,就一定能够赢得市民的理解与支持。

一年来,水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距离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市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水务重点工程建设有待加快,供排水监管有待加强,水环境治理有待巩固,短板弱项就是努力方向。新的一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聚力现代水网规划建设、水旱灾害防御、河湖生态治理、依法管水用水等工作,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推进新时代水务高质量发展,让市民群众切实感受水务改革发展更多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