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市民朋友:
2022年,市海洋发展局锚定“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目标愿景,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谋划推动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全市海洋发展工作再创佳绩。
一、顺民意,汇民智,城市海洋特色更加鲜明
一年来,我们扛牢使命责任,锐意创新,事争一流,全市海洋经济实现新突破。前三季度,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3450亿元,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同比增长10.2%,占GDP比重超过30%。
勇当龙头,突破性海洋发展典型落地落实。制定出台《青岛市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五年规划》和《青岛市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海洋科技、产业、金融、生态、国际事务交流“五大中心”建设思路举措。在全国率先出台精准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政策“海洋15条”和首个激励海洋人才创新创业的人才政策《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激励办法》,鼓励海洋企业做大规模,让海洋人才近者悦远者来。成功举办2022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系列活动,全国首个联合国“海洋十年”合作中心加快推进,发布全国首个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智慧管理平台,“蓝色自贸”、海洋产业标准“一本通”等先进经验在全国推广,与太平洋岛国渔业合作持续深化。
聚力攻坚,高能级海洋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三大深海平台”建设作为国家“蛟龙探海二期”内容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清单。印发实施《关于支持建设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的意见》,水下定位导航、水下能源动力等项目加快进入产业化阶段。积极筹建自然碳汇交易中心(山东),主体公司“自然碳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完成注册设立。探索组建中国蓝色种业研究院(青岛),全力打造世界一流蓝色种业中心。2022年度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奖评选中,我市奖项占比达60%。
放大优势,集群式海洋产业实力持续增强。总投资2000亿元的88个涉海重点项目提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新签约涉海项目121个,总投资过1000亿元。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交付运营,获全国首个养殖工船运营管理试点,首批大黄鱼已经起捕上市。全国唯一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创新发展,完成全球首次低纬度养殖大西洋鲑规模化收鱼。我国自主设计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完工交付。抗肿瘤药物BG136已完成系统临床前研究,抗乙肝病毒药物MBW1905正开展临床前研究。全国首家海水淡化产业设计研究院挂牌成立,成功发行国内首单蓝色债券,全市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每日34.1万立方米,居全国前列。超前布局推动邮轮港区启动区、金能沐官岛、中电建海上光伏发电等一批新兴海洋产业项目。
二、察民情,解民忧,惠企利民举措更有温度
一年来,我们牢记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落实“作风能力提升年”部署,踏踏实实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惠民生。
用心保障民生。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筑牢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聚焦海洋渔业、海域使用等领域,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2021年“三民”活动市民意见建议办结率达到100%,年内办结“三我”活动、政务热线等市民诉求和问题709件。精心组织品牌推广活动,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开展水产良种良法示范推广。推进渔船“插卡式AIS”设备、北斗3代终端更新配备,提升渔船本质安全,守护渔民出海安全。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
精心服务企业。坚决落实“两稳一保”部署,成立稳定海洋经济运行工作专班,统筹抓好涉海企业服务和惠企政策落实。深入280余家企业开展调研,形成“事要解决”实事项目15个,为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陆基产业园、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等重大涉海项目建设协调解决用地、用海问题。组建全国首个蓝色金融发展联盟,为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金融服务海洋发展力度。
尽心联系基层。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先后三轮抽调半数以上机关干部组成志愿服务队,赴6个基层社区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听民声,舒民心,海洋管理保障更加精细
一年来,我们聚焦群众关注的涉海问题,更加注重综合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打造“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美丽海洋。
海洋执法管理规范化。完成国家海域使用金非税划转试点任务。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工作的意见》,构建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新模式。探索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提高海域资源利用效率。建设青岛市智慧海洋综合管理平台,推进海洋综合管理智慧化转型。会同8部门出台“三无”船舶整治方案,形成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结合伏季休渔开展联合执法158次,查获涉渔“三无”船舶及其他违规作业船舶725艘,收缴违规网具3万余套,办理行刑衔接移交案件4起。
海洋灾害治理科学化。完善海域动态视频监控系统,进一步夯实海洋防灾减灾基础,密切关注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及时做好监测预警报和应急处置工作。坚决打好浒苔处置“主动仗”,构筑前置打捞防线,实施标准化外海投放,布设浒苔拦截网70.7公里,累计出动船只1.34万艘次,打捞浒苔30.58万吨,处置效果为历年最好。
海洋生态保护系统化。争取中央资金10亿元,推动灵山岛、小岛湾等“蓝湾整治”生态修复项目加快实施,美丽海湾建设再提速。组织开展“净湾行动”,捕捞“白泥蚂”、海星32.6万斤,进一步保障胶州湾贝类养殖安全。落实中央环保督察要求,投入资金10亿元清理整治禁养区2264公顷,组织完成胶州湾滩涂环境整治可行性研究。持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投入资金1097万元,完成放流苗种6.7亿单位,有效养护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一年来,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对标国家、省赋予青岛海洋发展的新定位、新使命,对标市委“当龙头、作表率、开新局”的要求,对标群众期盼,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海洋新兴产业占比不高、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陆海统筹发展水平不高、作为中亚国家和黄河流域经济出海口作用发挥不够等,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新的一年,市海洋发展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按照“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勇当龙头、争先进位”要求,积极服务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战略,以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为抓手,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深化海洋领域国际交流合作,规范海域使用管理,提升海洋灾害防治和资源保护能力,严格海洋执法监管,强化渔业安全监管,不断推动全市海洋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