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外办2021年工作报告(文字版)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1-12-04
字体大小: 打印

  2021年,市外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我市发展大局,始终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放大外事功能和外事责任,圆满完成年度业务目标,为建党100周年作出了外事工作的积极贡献。

  第一,聚焦“交朋友”,国际“朋友圈”有新拓展。一是利用中德“快捷通道”工作机会,为青岛发展积累人脉资源,架起了两国友谊的“空中桥梁”。疫情发生后,中德两国领导人决定建立中德“快捷通道”。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截至目前,我市共完成14架包机的外事服务保障工作,接待了包括德国世界500强高管、国际组织官员在内的2900余人。市外办抢抓机遇,在坚守“外防输入”底线基础上,结交了一批重要朋友,如巴斯夫全球总裁、西门子中国区总裁、世界银行中国首代等,他们表示,通过入境青岛,加深了对青岛的了解,愿意加强和青岛的合作,这也为今后落实《青岛市推进与德国经贸、产业、人文合作工作方案》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市包机服务保障工作也赢得各界好评。我驻德国大使吴恳表示:“自疫情以来,青岛为中德合作奉献多、贡献大,且表现出高超和高度专业化的工作水平,受到两国各界一致好评。”德国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吕帆博士表示:“对于德国企业以及使馆人员而言,从青岛入境是进入中国重要而宝贵的通道!” 德国工商大会全球执行总裁万斯雷本在“对话山东—德国·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上表示:“青岛市已成为许多德国人在中国的第二故乡。”二是助推我市高水平开放,外国驻华使节来访创纪录。今年共邀请外国驻华使节69批472人次访青,其中大使48人次,创历史新高。大使访青促成上合示范区中国巴基斯坦中心等一批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三是举办“国际友人青岛行”活动。邀请在青山东省荣誉公民、齐鲁友谊奖获奖者等国际友人一同走进青岛,感受历史文化遗产与新兴业态发展的融合,通过动态沉浸的方式,给国际友人带来青岛业态发展新融合的直观感受,进一步树立了青岛开放包容的良好形象。四是国际友城“朋友圈”扩容。今年我市重点推动与上合国家友城结好,与5个上合国家城市结好或签署意向书,青岛在上合国家的友城从峰会前的3个增加到现在的10个。截至目前,我市共与44个国家的82个城市结好,青岛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第二,聚焦“搭平台”,城市影响力有新提升。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着眼当下,重要国际会议能够迅速提升举办地的国际知名度;放眼未来,举办城市还能够获得更多宝贵发展机遇。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精神,今年共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巴建交70周年第100场庆祝活动、中国—上合组织国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论坛等国际会议和重大外事活动近20场,青岛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其中,第二届健康大会的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全面提升,呈现“四高两多”显著特点。“四高”:一是参会嘉宾层次高,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斌、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以及省市领导出席,泰国公主诗琳通、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新西兰前总理希普利等重要嘉宾以视频方式出席并致辞;二是国际化水平高,23个国际组织和机构负责人,泰国、英国驻华大使和3个外国驻青总领事及重要外国专家学者参会;三是专业化程度高,40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参与讨论,王辰、李兰娟、张文宏等著名抗疫专家也在繁忙中来青岛参会;四是关注度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43家中外媒体广泛报道。“两多”:一是合作成果多,签署合作项目22个,总投资171.7亿元人民币;二是参会人员多,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2880余名嘉宾参会,规模大幅超过预期。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成功举办,我市在上合组织国家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在博览会上援引了一位中亚朋友的话:“虽然我的国家是内陆国,远离海洋,但中国就是我们的‘大海’,青岛就是我们的出海口。”

  第三,聚焦“促发展”,“项目落地年”有新成果。新冠疫情下,我们出不去,外国人进不来,对外交往怎么办?为此,我们开启了“云外事”模式,确保疫情下交往不断、合作不断、项目不断。外办立足服务我市新一轮对外开放,共举办“友城合作,共创未来”“大使连线”等43场高层次“云外事”活动,传递了青岛声音,讲述了青岛故事,推动与上合组织国家、金砖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科学、文化、卫生等领域务实交流合作项目28个。其中,世界500强日本欧力士集团产业运营平台总部项目正式落户,注册资本60亿元人民币;作为中德包机的后续成果,外办还会同中国德国商会在青岛成功举办“德企中国行”活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冯思翰等50多位德国在华企业家出席参加,达成一系列合作意向,如全球十大环境服务企业之一欧绿保集团有意来我市投资发展。此外,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指示精神,为我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培养高端外事人才,今年我市在外交学院组织开展了“青岛市首届外语人才、外事人才、外经贸人才培训班”,来自各区市、市直部门、经济功能区及高校的50名学员深入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以及外语外事外经贸知识,开拓了思维视野,提升了胸怀格局,切实增强了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四,聚焦“惠民生”,“外事为民”有新举措。市外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始终将“外事为民”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一是落实外交部“春苗行动”,帮助海外中国公民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如协助青岛浩洋远洋渔业公司73名中国船员在乌拉圭接种疫苗,企业表示:“非常时期外事助力,我们在海外发展更有底气了!”二是围绕复工复产邀请项目洽谈和企业发展急需来青的外国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疫情发生以来,已协助600多家企事业单位办理了外国人来华邀请函2700余人次,有效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助力重大项目洽谈引进。三是积极助力我市企业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走进崂山、市北、西海岸、即墨等区市开展宣讲活动,向100余家企业2300余人宣介外事惠民政策、APEC商务旅行卡、领事认证、领事保护等知识;举办“拉美桥”服务平台青岛站活动,助力海尔、海信等企业“走出去”;借助日本、韩国、泰国驻青总领馆渠道,开展了“青岛—日本企业家联谊会市北行”“外国驻青领事官员走进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进创新试验基地”等活动,取得良好反响。四是妥善处置21起境外领事保护案(事)件,有效维护了市民、企业在海外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五是积极协助开展胶东国际机场、地铁等重点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的提升完善工作,进一步优化了我市营商环境。六是做好“青岛外事服务微平台”线上服务工作,实现外事业务“网上办”“掌上办”“零跑腿”。

  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外事工作在服务全市中心工作的精准度、“外事为民”的覆盖面上还存在差距与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改进和完善。“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外事工作任重而道远。下一步,市外办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努力为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