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审计局2021年工作报告(文字版)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1-12-04
字体大小: 打印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一年来,市审计局聚焦市民关切,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开展审计项目91个,促进增收节支8.39亿元,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2.73亿元,审减投资4.5亿元,促进市政府及被审计单位出台制度措施81项,移送案件线索和处理事项51件,有关主管部门对26名人员作出处理,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群众办实事52件。全市固体废弃物处置绩效情况审计等2个项目获评全省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青岛公共投资大数据审计平台”获第一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1名同志被表彰为“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一、聚焦群众关切,为民执审办实事

  立足民生审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持续用心用情用力,推动织密织牢民生福祉“保障网”。

  一是紧盯就业“生存线”。开展促进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揭示“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促进就业政策精准落实、资金高效使用的审计建议,促进相关部门修订出台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实施意见等6项利民制度,助力搭建青岛市就业援助公共服务平台,更好地为失业人员精准服务。

  二是守好医疗“防火墙”。开展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收回违规支付的医保基金103万元,督促上解医保基金1.2亿元;推动医保经办机构将52种中药饮片纳入医保结算,动态调整3种注射液限定支付范围,指导各定点医疗机构及时配备使用国家谈判药品,惠及全市800余万参保职工和居民。关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促进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到位,加快拨付基层医疗机构结算周转金245万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基层医疗服务保障水平提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是护牢百姓“养老钱”。开展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查出部分低保人员及重残人员未享受政府代缴政策等问题,督促对未参保人员逐一核查,将181名低保人员、717名重度残疾人员全部纳入居民养老保险保障范围,并按规定代缴居民养老保险。在全市范围对困难群体人员信息与参保信息重新比对核查,确保困难人员“应保尽保”。

  四是助力乡村“开新局”。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等开展乡村振兴审计,发现清洁取暖改造补贴资金发放不到位、农田管护不到位等问题,督促相关单位将1871户农民的356.78万元清洁取暖补贴发放到位,推动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改厕后续管护等制度,维护群众利益。

  五是聚焦供热“暖民心”。把群众冷暖系在心上,对亚行贷款智能低碳区域能源系统改扩建审计整改“回头看”,密切关注清洁能源供热情况,围绕供热质量、时间节点、环境影响等方面,选取7个社区走住处、听意见、问期盼,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分类整理意见建议181项,督促入户服务281次,整改隐患65处。截至目前,亚行贷款清洁能源供热项目已新建清洁能源供热站35个,完成集中热源煤改气6个,实现清洁能源供热面积4194万平方米,惠及居民51万户。

  二、服务保障大局,护航政策促发展

  市委市政府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政策在哪里出现“梗阻”,审计就把监督重点放在哪里,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促进政策红利充分释放。紧紧围绕“六稳”“六保”、高质量发展、财政直达资金等方面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跟踪审计,促进发放财政补贴487.7万元、小微企业获得税收优惠7.67万元、出台制度 20项,推动部分区市通过建立产业招商项目平台、领军企业培育机制等措施推进改革任务。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44项,密切关注上级决策部署、重要任务推进和效果等,助推领导干部依法主动有效作为,开启发展“加速度”。

  二是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开展推进审批提速增效和营商环境优化情况审计,重点关注提升企业便利化水平、加快流程再造改革、“互联网+监管”系统推广运用等情况,推动17项市级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市民中心集中办理,“AI智能一窗”可办事项由155项增加至168项;推动有关区市完善“自助终端服务区”,建立市区联动办理机制,增加试点行业等措施推进“一业一证”改革;促进市级政务服务事项总体实现网上办理,有关区市退还多收取的小微企业不动产登记费3.02万元等。开展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促进影视产业奖补资金3489.31万元、邮轮扶持配套资金630多万元拨付到位,推动全市新一轮文化创意、旅游、邮轮和影视产业政策出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共促进被审计单位向市场主体清理支付工程款2.91亿元,市场主体获得感持续增强。

  三是保障“项目落地年”重点项目高效推进。将700多个重点项目推进情况一次性纳入审计视野,及时揭示部分项目推进缓慢、服务设施配套不及时等问题。首次全方位关注“项目落地年”信息系统支撑情况,涉及11个全市性大型政务信息系统,助力重点项目早落地、快推进、早见效。围绕地铁、公路建设及养护、中小学基础设施等方面开展审计,促进收缴地铁建设资金9.6亿元,促进建立公路路面旧料循环利用监督机制和公路建设资金保障机制,推动13所中小学校校舍产权登记不动产权证办理完成。

  四是推动财政管理提质增效。在对市级一级预算单位数据全覆盖审计分析的基础上,对15个部门单位及其28个所属单位开展现场审计,对6个部门单位延伸核查,督促清收沉淀资金7.11亿元,促进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政府购买城市公交服务实施方案,加强公交运营补贴资金预算管理,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使用。

  三、推进审计创新,深化监督促改革

  深入开展“改革创新推进年”活动,推进审计理念、思路、方法等创新,争取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一是更加突出改革创新。与市委政研室、市检察院、市科技局、市政府办公厅等建立交流合作机制,为谋划大局提供决策参考。更加注重分析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和制度漏洞,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审计专报和综合性报告44篇,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28篇次,促进财政等部门开展政府引导基金绩效评价、完善评价结果与管理费挂钩机制,加强各类政府性资金统筹衔接,更好保障民生;促进交通等主管部门加强项目管理,督促建设单位认真履行质量、造价和后续管理等方面职责,形成项目建设管理闭环机制。

  二是更加突出审计整改。与政府督查部门完善联动工作机制,约谈被审计单位人员7次。编写审计整改指引,提出整改建议,下达29份审计整改督办函,对未整改到位问题持续跟踪。在全市开展2018年以来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促进整改问题170余个,推动上缴财政资金4.98亿元、完善制度办法7项。首次对16家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工程造价审计报告进行专项核查,促进挽回经济损失1018万元。审计整改经验做法在全省审计整改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三是更加突出“智慧审计”。建设审计数据分析团队,加大数字化审计力度,全省金审工程三期项目建设现场交流研讨在青岛举行。率先建成国内首个重点项目审计监督服务平台——青岛市重点项目智慧审计系统,查处多起围标串标问题,移送公安部门处理,促进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促进节省国有建设资金430余万元。创建企业大数据审计平台,借助大数据对企业生产经营等数据关联分析,促进国企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我们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用心听取意见建议,认真落实人大审议意见议案、政协提案,累计办理政务服务热线、政府信箱意见建议96件。对群众的意见建议,我们全部按期办复并落实到工作中,确保群众诉求及时有效解决。

  一年来,我们以实际行动回报市民厚爱,但与群众期待相比仍有一些不足。如,从宏观层面更好促进决策部署落实等方面有待加强,民生审计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等等。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民生领域,聚焦重大政策、重点资金、重点项目落地,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服务保障作用,持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审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