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工作报告(文字版)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1-12-04
字体大小: 打印

  2020年“三民”活动,市生态环境局共收到市民意见建议22条,全部认真进行了办理和回复。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系统治污,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不忘初心顺民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扭住改善环境质量这个核心,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

  天更蓝,空气质量稳定达标并持续改善。从抑尘、控车、压煤、减排等重点方面持续发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攻坚“30条”,落实精细化治理措施,今年1-11月,PM2.5、PM10浓度分别为27、5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6.9%和5.4%,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青岛蓝”更经常的出现在市民的朋友圈中。

  水更清,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近年最大。出台实施青岛市水环境质量保障提升攻坚方案,系统推进工业、农业、城镇、生活等污染治理,制定9条重点河流“一河一策”工作规划,大力改善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今年1-11月,全市16处城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20个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同比改善14.24%,改善度位列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第22名,为历年最高。以美丽海湾建设为抓手,扎实推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灵山湾获得全省美丽海湾优秀案例评审第一名,西岸前海湾区、崂山湾区美丽海湾建设纳入“十四五”国家海洋生态环保规划。组织实施全市入海排污口整治,加强陆源污染物入海管控,近岸海域优良水质占比达到98.8%,海洋城市特色更加彰显。

  土更净,生态环境安全有效保障。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组织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验收和成果应用,动态排查疑似污染地块,推动完成2个污染地块修复治理、完成520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严把用地环境准入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坚守安全底线,对全市3100多家涉危企业和实验室开展拉网式起底式排查整治。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的环境监管,实现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全覆盖,全市安全处置医疗废物15029.32吨,其中涉疫情医疗废物935.07吨。全市生态环境保持安全稳定。

  二、牢记使命解民忧,群众关心的身边事有效解决

  始终牢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依法查处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设身处地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打造更加宜居舒适的生态环境。

  一是以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促公平正义。健全学法用法制度,局党组带头集中学法,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班,参训人员1200余人次。修订《青岛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青岛市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深化“互联网+环境执法”改革,环境综合执法加快向精准化、专业化转型。截至11月底,全市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650起,处罚10122万元,将36起严重违法和涉嫌环境违法行为案件移送公安部门依法查处。

  二是用环保督察利器促问题整改。顺利完成新一轮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配合保障工作。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涉及我市的41项整改任务,已完成37项;两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我市的143项整改任务,已完成94项。两轮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交办我市的6548件信访件,已完成6021件,其余正在整改中。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全部高质量完成,一大批长期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得以解决。

  三是借为民办事平台解群众诉求。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认真抓好“三我”民声倾听主题活动,积极参加“问政山东”“问政青岛”“行风在线”等,办理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7471件,全部按时办结回复,环境投诉数量实现逐年下降。致力缩小城乡环境差距,大力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短板,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巩固提升五年行动,在全省率先推广“县域打包、全域治理”模式和集中拉运、纳管、建站等治理方式,截至目前,完成测绘、设计出图的村庄2935个,今年新开工村庄1710个、竣工544个,实现投资21.83亿元,开工数量、投资规模位居全省第一,累计76.2万人受益。

  三、改革创新增民利,绿色发展底色更加明亮

  强化责任担当,落实“六稳”“六保”要求,主动融入“项目落地年”主战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端谋划助力经济发展。科学制定“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专项行动计划。组织编制《青岛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助力西海岸新区申报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与青岛银行签订《低碳环保金融综合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协助银行机构向企业发放近2亿元碳排放权质押贷款,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印发实施青岛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带上“紧箍咒”。生态文明创建稳步推进,西海岸新区、胶州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深化环评改革提升服务水平。主动对接服务重大项目,建立重点项目台账,每半月调度督促,完成266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环评手续。对重大城市基础设施、民生工程,提前介入,推动项目审批。修订《青岛市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项目名录》《青岛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名录》,进一步扩大9大行业报告表类项目的试点范围,累计完成告知承诺审批1000余个;率先在全省试点小微企业环评打捆审批,今年6月落地全省首个“打捆审批”项目,节省环评审批时间2个月,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加快项目落地。

  强化帮扶提升环保综合执法水平。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执法检查模式,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全面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将174家企业纳入执法正面名单,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实行差异化监管。制定从轻和免予行政处罚违法行为清单,明确14项免予处罚情形,5项从轻处罚情形,截至11月底,全市共计105起案件适用该规定,涉及处罚金额1400余万元。与市中级法院联合建立“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制度,每月集中接待企业咨询生态环境法律问题,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青岛的金字招牌,是青岛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当前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总的看,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仍然很大,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一些噪声扰民、异味扰民等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还时有发生。我们将认真听取市民朋友的意见和建议,2022年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空气、水、土壤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二是以低碳发展为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三是以守牢生态环境安全为底线,加强环境风险防控,确保全市生态环境安全。目标既已确定,关键在于行动。我局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的清醒,不懈推进美丽青岛建设,为把青岛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富有实力、独具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我们应有的环保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