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2020年度市直单位业务目标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0-11-17
字体大小: 打印

单位名称:市发展改革委      主要负责人:李刚      联系人:李晓       联系电话:85911218

类别

序号

目标名称

目标内容

重点目标

1

推动高质量发展

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55条、稳增长32条、稳运行40条等政策落地见效。持续推进“双百千”和“一业一策”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总投资4443.5亿元的200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加强经济运行预研调度,建立健全重点行业指标调度和部门政策会商机制。健全企业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平台企业创新发展联盟,邀请行业协会商会参与新一代“青岛金花”(服务业类)培育企业等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制定。力争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力争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不低于生产总值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能耗强度和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以上,力争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0%以上。

2

全力打好重点攻势

增强重点攻势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项目化、工程化推进攻势。打好突破平度莱西攻势2.0版,加快飞地项目落地开工,促进青啤集团100亿级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建好攻势一片云大数据平台,争取两市新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超过100个。打好双招双引攻势,加快推进北京大学计算社会科学研究院、雏菊机构中国金融总部等重点项目,争取设立PNP中国北方区域创新中心,推进山东能源研究院建设,全面对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举办青岛与北京跨区域产业协作对接大会,争取更多北京优质外迁企业落户青岛。深度参与高效青岛建设攻势,制定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再提升行动方案,理顺营商环境工作体制机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配套系列改革举措。

3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牵头建立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产业体系推进专班,出台压实专班责任工作方案,组织编制专班年度重点任务责任清单。制定实施引领性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组织编制数字科技等10个引领性未来产业行动计划。壮大智能家电等“雁阵形”产业集群,培育“雁阵形”产业集群领军企业。高标准规划建设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印发实施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招商工作方案。推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和智能家居示范平台建设。推进15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办好云上2020年中国品牌日活动青岛分会场云上展览。出台新经济业态模式发展行动计划。出台全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和“东方氢岛”示范区建设方案。力争在省考核中获得新旧动能转换单项奖。

4

加快服务业提质扩容

制定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培育认定30个以上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争取北京等城市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在我市落地。加快总投资3000亿元的70个服务业大项目建设。研究出台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推进国家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试点。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推进普惠托育专项行动。开展国家深化产教融合试点,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做好服务业新增纳统企业奖励工作,争取年内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800家。

5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第四批市属国企混改试点。探索开展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试点,建立市场资源配置促进联盟。争创国家民营经济示范市。推进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争取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争取基层公共服务机构标准化试点。稳步推进水价、供热价格、民办教育收费等价格改革。提前谋划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改革试点工作。阶段性完成涉政府产权问题专项治理。

6

优化营商环境

抓好学赶深圳推动创新突破发展意见112项举措落实。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商协会秘书长联盟。制定出台商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方案,完成209家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探索在自贸试验区建立信用创新示范区。发挥青岛市平台建设合作与创意咨询机构作用,促进我市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推动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办好双创活动周青岛分会场系列活动。

7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配合推进康复大学项目开工建设。依托“一会三平台”人口统筹创新发展新机制,完成人口大数据平台二期工程。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发放困难群众价格临时补贴。落实天然气储气能力建设优化调整方案,协调推进储气项目建设,落实省上储气能力租赁方案。谋划“优质粮食工程”第二轮实施方案,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完成市9万吨粮食储备库项目建设主体工程,加快推进粮食应急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切实抓好油气管道保护工作,保障油气输送安全。

8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发挥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和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办公室“双牵头”作用,确保两手抓、两手硬。组织重点医疗物资企业开足马力加快生产拓宽国内国外物资采购渠道,建立使用民用口罩网上预约系统,全力保障医疗系统、援鄂一线、交通口岸、开学复课等领域防疫物资需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统筹推进全市经济运行应急保障工作,制定出台“六保三促”工作方案,切实稳住经济基本盘。分类施策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研究出台政策措施,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开展“千名干部联系服务万户企业”,点对点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重点推进市民健康中心二期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项目建设。争取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创优目标

1

推动区域融合发展,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高水平编制“十四五”规划,争取一批重大战略事项纳入国家和省规划布局。开展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课题研究,争取将胶东半岛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深入落实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意见,筹办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第一次联席会议,与烟台、威海、潍坊、日照四市政府签署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启动青岛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推进高铁、城际、市域(郊)列车、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开展胶州省级“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设立规模100亿元的省级“一带一路”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两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中日地方合作发展示范区建设。

标杆城市及标杆值:上海。全国领先

2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引领全市经济逆势走强

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性作用,牵头开展全市抓项目促投资百日攻坚行动,用超常规思路办法推动投资高质量增长,力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现15%的增长。瞄准两新一重等重点项目领域,积极争取中央资金、专项债、国家金融贷款等各类资金支持。加快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研究制定新基建行动计划,加快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重点项目建设。定期发布基础设施项目清单,在推进总投资3540亿元的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再推出一批新项目。启动胶州湾第二条海底隧道,加速建设济青高速中线潍青段、蓝谷至胶东机场快速路,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报批进度,推进地铁46号线建设并开通1号线北段、8号线北段,潍莱铁路等建成通车,胶东机场投入使用。扩大产业投资规模,加快总投资1500亿元的1005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实现30个项目竣工投产。

标杆城市及标杆值:深圳全国领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