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名称:市卫生健康委 主要负责人:隋振华 联系人:王广斌 联系电话:85912522
类别 |
序号 |
目标名称 |
目标内容 |
重点目标 |
1 |
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 |
出台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推进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部区(市)疾控中心建成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提升流行病学调查、卫生检验检测、病媒消杀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组织修订《青岛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开展重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保障地方立法调研工作;启动编制重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保障体系规划,根据省法规制度出台情况,适时启动我市有关工作。坚持平战结合、补齐短板,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资源区域布局,开工建设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推进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支持一线临床技术创新,及时推广有效救治方案。 |
2 |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 |
建设智慧化接种门诊,加强规范化管理,对全市11处疾控中心、217处预防接种门诊和6处接种站进行智慧化升级,提升疫苗全过程电子追溯和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血液保障体系建设,落实无偿献血“三免政策”,加强血液质量安全管理,增设献血屋5座、更新4座,构建覆盖全市的智慧血液管理平台。全面提升15所急性传染病救治定点医院服务能力,高水平规划建设专业化传染病医院,加强感染性疾病科、传染隔离病房及重症监护室建设,提高医疗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力争省民生工作群众满意度基本医疗领域我市得分超过全省平均分。 | |
3 |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 |
充分发挥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办事机构综合协调作用,印发《全市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医改经验深化医改工作方案》,完善督查调研、监测分析、考核评价等工作制度,持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总结推广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经验,年底前全市公立医院基本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布局建设。积极推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置互联网医院,鼓励社会办资本具办互联网医院,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和远程医疗服务,进一步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的融合发展。年内至少达到20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置互联网医院,5家社会办医院设置互联网医院。 | |
4 |
推进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 |
印发《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2020年重点目标任务》,畅通市民心理援助渠道,规范建设市级24小时免费心理危机援助热线。举办心理健康指导师培训班,培训心理健康指导师200名,推动心理服务队伍科学化、专业化建设。成立青岛市社会心理服务协会,促进心理服务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管理率达到85%,服药率达到85%,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率达到85%。 | |
5 |
推进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综合改革 |
全面推开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推进城阳区、即墨区、西海岸新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试点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全面落地。启动“岛城基层名医”评选,在镇街卫生院(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育和打造50个特色专科科室,提升基层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出台《突破平度莱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攻坚方案(2020—2022年)》。确保健康咨询(及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卫生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增长目标。 | |
6 |
全面推进健康青岛行动 |
印发《推进健康青岛行动实施方案》及16个专项行动方案,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化‘洁净家园’集中整治行动,开展名医下乡活动,推进健康知识普及,积极推进控烟行动,推进卫生城镇创建,推广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年内力争全市国家卫生镇街比例达到20%以上、省级卫生镇街比例达到90%以上、省级卫生村比例达到30%以上。推进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市政府与10个区市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治理范围的职业病危害申报率和定期检测率、职业健康检查率及培训率、新增建设项目“三同时”实施率和用人单位监测检查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 | |
7 |
开展中医药传承创新攻坚行动 |
印发《青岛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引进培育优质中医药资源,依托青岛大学中西医结合中心筹备建立“中医循证医学中心”,加强省级肺病中医诊疗中心建设。在“国际客厅”内设立中医药展示厅,推动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打造1个省级中医紧密型医联体典型,打造60个精品国医馆、100个中医特色村卫生室,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 |
8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深化国家医养结合试点,推进山东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建设。印发《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工作职能,扎实推进老龄工作。印发《关于推动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年内增加老年护理康复床位2000张以上。 | |
创优目标 |
1 |
加大“双招双引”力度 |
以市场化力量汇聚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建设高水平医院,积极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年内推进开工建设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青岛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青岛院区(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加快推进清华大学附属青岛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二期和蓝谷医院项目、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市公共卫生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配合办好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协调加快中日韩国际生命健康科学城等项目建设。出台《青岛市卫生健康人才引进和培养补贴暂行办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0名,招聘博士硕士600名,负责的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人选入选数量保持全省领先。破除隶属关系和所有制限制,为各级各类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牵线搭桥,推动人才落地。 标杆城市及标杆值:上海市、深圳市。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0名,招聘博士硕士600名。 |
2 |
推进妇幼健康服务改革创新 |
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各区市均建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印发《关于推进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完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推进“半岛妇女儿童医学联盟”提质扩面,打造区市妇幼健康专科联盟3个左右,新增市、区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各一个,2家区市妇幼保健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争创国家级孕产妇保健特色专科、妇女更年特色专科。 标杆城市及标杆值:上海市、深圳市。创建2个国家级特色专科。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