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青岛仲裁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充分发挥仲裁职能作用,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一、建平台、用平台,服务青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创新仲裁服务平台。承办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暨第十三届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汇集专家智慧、凝聚各方共识,探索落实仲裁服务更高水平开放新路径,推动仲裁制度设计和理论创新。联合俄罗斯等上合组织国家仲裁机构开展仲裁理论与实务研讨,研究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服务国际经贸往来的“仲裁方案”。以“融合与创新—仲裁服务新发展格局”为主题,举办2020“崂山论剑”仲裁高端论坛,服务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依托上合示范区国际仲裁院聚才集智,聘任100余名上合组织国家各行业领域专家担任上合国际仲裁院仲裁员,积极开展涉外仲裁,化解涉外商事纠纷,服务上合示范区和“法智谷”建设。
二、创新互联网仲裁和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和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
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壮大仲裁服务新动能。拓展“区块链+”在法治领域的应用场景,发起成立法治区块链链盟,运用新技术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构建多方参与、多点见证监督的法律服务新模式,推进跨行业领域、跨部门单位、跨地域区域大数据平台对接。青岛仲裁委员会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存证量突破41万,实现互联网仲裁向ABC(人工智能+区块链+内容产业)新产业领域拓展。在全省区块链应用展示交流座谈会上,就运用区块链技术赋能仲裁、服务高质量发展作典型发言。在由商务部、国际贸法会联合主办的“数字经济时代:跨境贸易规制与在线纠纷解决”国际研讨会上,以“工业互联网与互联网仲裁”为题,分享服务数字经济的仲裁实践与经验。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创业城市建设。优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营商环境指标,与黄岛海关、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市场监管局、自贸区管委共同构建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与快速维权机制,服务创新创造创业。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数量同比增长38%。
三、提升金融和海事海商仲裁专业化水平,服务海洋经济和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聚焦服务经略海洋和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发挥专业仲裁院平台作用,建立起412人的国际贸易、投资金融、海事海商仲裁专家智库。积极化解金融、海事海商纠纷,服务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仲裁金融、海事海商案件数量同比增长50%,占全年受案数的60%以上。创新金融仲裁,拓展互联网仲裁平台与金融、电商等第三方平台对接领域,促进互联网仲裁与互联网经济深度融合。发起建立胶东经济圈仲裁一体化发展机制,打造仲裁区域协调发展共同体,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聚焦经略海洋攻势,推进建立涉海功能区仲裁服务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贴心管家式服务,服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致力“双招双引”,推动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落户青岛,提升青岛海事海商仲裁法律保障能力。
四、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平安青岛建设
聚力“六稳”“六保”,制定并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仲裁服务十条措施。成立六个专家委员会,服务市场主体运用法律手段防范化解风险。对涉疫情防控企业案件免收处理费,对中小企业缓收仲裁费。为涉及疫情防控物资生产、流通及关联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相关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办理,帮助企业快速恢复生产经营秩序。
发挥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等平台作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调处各类纠纷3000余起。运用市场机制宣传推行仲裁法律制度、拓展仲裁服务领域。加强与商协会合作,创建“亲”“清”仲裁法律服务生态,营造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营商环境,与橡胶谷集团、浙江省山东商会等共同打造仲裁服务平台。
五、深化流程再造,服务高效青岛建设
完善仲裁员遴选聘任、培训使用、惩戒激励等机制,锻造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三化一型”仲裁员队伍。创新仲裁流程,提高服务质效,降低市场主体争议解决成本。运用智能庭审、智能辅助等技术,搭建智慧仲裁平台,满足信息化时代市场主体服务需求,便捷高效仲裁案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完善案件管理制度,健全裁决核阅、专家论证等机制,严把案件程序关、裁决出口关,努力让当事人在每一个仲裁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审限内结案率93.2%,调解和解率60.5%,快速结案率49%。
六、创新制度机制,服务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
积极推进中国青岛国际仲裁中心建设,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服务“两区”法仲联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构建“调解、仲裁、诉讼”一站式纠纷解决新格局。与山东国际仲裁中心平台融合,汇聚仲裁服务国际经贸往来合力,服务青岛打造山东对外开放桥头堡。加强制度创新,制定《青岛仲裁委员会关于适用〈联合国贸法会仲裁规则〉的程序指引》,提升涉外市场主体选择适用仲裁规则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等联合开展“区域国际仲裁中心”课题研究,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努力构建面向全球的仲裁服务新平台。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仲裁工作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增创发展优势、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与国家全面开放和发展战略结合度不够高,统筹服务“两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的能力不足;服务“四新经济”主动性、针对性不强;落实新发展理念不到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识需进一步加强。
新的一年,青岛仲裁办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青岛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服务全市人民和新发展格局中体现仲裁担当、展现仲裁作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