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名称:市审计局 主要负责人:侯杰 联系人:王沛荣 联系电话:85806161
类别 |
序号 |
目标名称 |
目标内容 |
重点目标 |
1 |
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 |
围绕“重点工作攻坚年”部署要求,聚焦重点攻坚任务推进落实,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攻势、“平安青岛”建设攻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利用外资、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运营和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推进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7项审计。重点关注“双招双引”、营商环境优化、涉企承诺事项兑现、减税降费、放管服改革推进以及“学深圳、赶深圳”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重点审计政策落实、项目落地、资金安全、使用绩效等内容,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深入分析政策措施落实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提出完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的意见建议,助力打造“三化三型”政务服务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切实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性作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2 |
重大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 |
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对促进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情况、乡村振兴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和项目情况、一次办好减税降费情况、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投入和使用绩效、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情况、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开展7项审计。重点关注各项援企稳岗、重点群体就业援助等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情况,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分配、拨付、使用绩效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乡村振兴和东西扶贫协作等重点任务落实情况,以及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情况等,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梳理排查民生领域的突出短板,揭示影响民生项目实施和民生资金高效使用的问题,补短板兜底线,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切实维护民生利益。 | |
3 |
生态环境审计 |
以重保护抓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目标,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和“四增四减”任务落实,对市园林和林业局主要负责同志自然资源资产离任情况、全市固体废弃物处置绩效情况、海洋与渔业发展资金管理使用及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绩效情况等开展4项审计。重点关注造林绿化任务推进及效果、经略海洋等政策落实,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与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情况,审计“十三五”规划中与固体废弃物处置相关的任务完成情况,城市垃圾分类处置进展及相关部门职责履行情况等,揭示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规范提质,助力打造“蓝色家园”,促进营造共建共享的优美生态环境。 | |
4 |
财政审计 |
以促进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推动财政资金规范高效运行、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为目标,对市委政法委、市国资委等14个部门单位开展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关注预算执行和预算调整的合法合规性、部门决算草案编制情况、政府过“紧日子”情况、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情况、机构改革后国有资产管理以及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财政支出安全绩效、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经济风险防范等情况,推进财税改革制度落实,提升预算约束力和统筹使用水平,推动财政资金规范高效使用。 | |
5 |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
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助力打造“三化一型”干部队伍为目标,聚焦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以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重大改革任务推进、重要政策措施落实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为主线,对市政府办公厅、原市国土资源房管局等13名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审计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推进重要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情况,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情况,预算及财政财务管理情况,以及在经济活动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等,揭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等问题,秉持“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客观审慎进行评价和责任认定,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
6 |
企业审计 |
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落实企业改革攻坚行动为目标,聚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和提高国有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对演艺集团、广电传媒、出版集团、青啤集团、国信集团共5个企业开展审计。重点关注企业贯彻中央和省市重大政策措施、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投融资、项目建设、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情况,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健全情况,企业财务收支、资产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境外资产管理情况,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研究分析市属国有企业防控风险、提升投资绩效的有效途径,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 |
7 |
公共投资审计 |
以助力城市品质提升为目标,聚焦政府投资绩效,对地铁工程、公路养护工程、市直国有企业基本建设投资、城投集团承建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财务竣工决算等开展4项审计。重点关注地铁工程建设、近年来市直国有企业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在项目管理、运营管理方面建章立制情况,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造价控制等项目运行绩效情况,揭示和反映政府投资项目在立项审批、招标投标、建设管理、造价控制与结算等方面存在的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规范公共投资建设管理,提高投资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绩效。 | |
8 |
督促检查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 |
以做好常态化的“经济体检”工作,防范屡审屡犯问题发生为目标,对被审计单位整改审计查出问题情况进行持续督促,跟踪检查未整改到位的问题,该移送的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推动审计查出问题应改尽改,形成整改闭环。督促被审计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减少问题的发生。对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按规定向市委审计委员会、市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告,推动形成协同整改氛围。 | |
创优目标 |
1 |
创建预算绩效“大数据+非现场”审计模式,推进审计全覆盖向纵深发展 |
围绕服务保障15个攻势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以财政预算绩效为抓手,以推进审计全覆盖为目标,建立审计对象“一张清单”,部署应用全市财政审计一体化管理系统,建设“全景式”“一站式”“智能化”数据分析平台。顶格推进审计流程再造,成立专班协同作战,坚持问题导向,在对市财政、市级全部一级预算单位和区市、功能区的财政管理、政策落实等情况开展“大数据+非现场”分析后,有针对性对市财政组织预算执行、部门单位预算管理情况实施审计,调配全市审计力量开展部分区市推进攻势等方面的政策落实和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情况审计调查,用平台扩大审计覆盖面,提高审计质效。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力争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审计报告专报等10篇以上,注重反映体制机制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 标杆城市及标杆值:国内首创,力争创优成果在全国推广。 |
2 |
及时跟进开展疫情防控审计,助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
面对疫情非常之时,以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目标,凝聚审计“非常之力”、创新审计“非常之举”、 创优审计“非常之策”,协同夺取全市“非常之效”。创新建立疫情防控重大政治任务应急审计顶格领导机制,建立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结果、审理、报告、宣传扁平化管理“直通车”,专班专组专人实时调控,创新审计任务下达、审计力量配备、审计结果披露、审计问题整改的方式方法,因时因事、统分结合,系统化即时化效能化组织全市审计机关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审计。创新“全方位+立体化”审计模式,围绕财政专项资金、社会捐赠款物、重点保障企业扶持政策落实三条主线,在全市N个关键点位全覆盖实时审计,打造上下审计机关协同、审计项目协同、审计资源协同、党内监督与审计监督协同、部门协同的协同化审计监督平台,奋力跑出审计服务全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加速度。创建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非现场”审计监督新形式,以“信报函、防改建”三联服务模式,推动及时、精准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举措,实现风险防范、舆情防控、审改同步、保障升级的审计监督整体效能新高度。 标杆城市及标杆值:国内首创,力争创优成果在全国推广。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