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政府办公厅2020年述职报告(文字版)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0-12-10
字体大小: 打印

  今年以来,市政府办公厅紧紧围绕全市大局,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坚持快节奏、高标准、严要求,优化流程、创新打法,全力做好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工作,努力在特殊时期彰显特殊作为。

  一、主动作为、强化统筹,在抗击疫情中打头阵当先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政府办公厅快速响应、迅速行动,协调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的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建立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主动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充分发挥疫情指挥部办公室的作用,每天组织召开指挥部工作例会,做好公文运转和信息收集报送,协助领导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国内、国际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协调成立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统筹抓好各项工作。10月份我市新疫情发生后,在中央督导组和专家组的指导下,省市一体指挥,加强统筹协调,从严从实从细从快抓好患者救治、重点人群管控、流调溯源等工作,5天内完成了千万人口规模的全员核酸检测,查清了感染源,排除了社区感染风险,迅速控制住疫情。根据常态化和秋冬季疫情防控形势需要,按照市委部署要求,研究提出组建实体化工作专班的具体方案,抽调精兵强将脱产集中办公,注重建章立制,强化协调联动,保证了疫情防控工作规范高效开展。

  二、当好助手、勤思善谋,在服务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

  一是综合协调有力度。统筹推进十五个攻势,组织各单位制定细化年度重点目标任务530项,定期调度进展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工作开展。围绕落实“六稳”任务、做好“六保”工作,协助市政府领导加强研究谋划和统筹调度,对拟出台的政策文件严格审核把关,推动了“六保三促”方案、支持疫情期间文旅业发展20条、“百日万店消费季”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及时出台。针对疫情对全市经济造成的冲击,牵头在全省率先建立重点领域经济运行联席会议制度,对重点指标实时监测报告,每日梳理汇总需市政府层面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分呈市政府分管领导,并转相关工作专班办理。

  二是信息调研有深度。围绕统筹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信息辅政作用,全年累计报送专题类政务信息1083篇,被国办、省府办采用405篇,获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领导批示142条次,口罩企业复工复产困难、进出口环节不合理收费等企业反映的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效参考。创新打造“社企直通车”民声收集决策体系,共编发专题调查、专家建言、直通车快报等147期,提出意见建议186条,直接将企业和群众呼声传递至市政府决策平台。

  三是政务保障有精度。会同市大数据局优化金宏办公系统,公文由“网上办”升级为“掌上办”,运转效率大幅提升。升级“e会通”无纸化会议办公系统,对会议室进行了视频化改造,凡是需要区市参加的会议,尽量通过视频的形式召开,为基层减轻负担。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督促市政府部门通过青岛政务网发布政府信息13954条、政策解读203篇。圆满完成中国科协年会、2020青岛创新节、活力澳门推广周等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任务。

  三、真督实查、聚力攻坚,在推动落实中打头阵当先锋

  一是聚焦重点抓落实。将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等463项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年度督查总台账,实现“一本台账、一督到底”。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大对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加快创业城市建设、营造“4+1”发展生态等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扭住重点部位,盯住关键环节,强力推动全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二是突破堵点抓落实。借助网络、舆论等平台,凝聚监督合力,推动堵点问题快速整改,今年以来共办理国务院、省“互联网+督查”平台转办问题线索27件,《问政山东》反映问题17件,青岛电视台《今日聚焦》、青岛日报《曝光台》反映问题136件,房租减免政策难兑现、政务服务预约不便等堵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大“四不两直”督查力度,对垃圾分类、黑臭水体治理、大货车超载等进行现场核查、暗访暗查32次,深入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督查工作“双百”联系点制度,跟踪了解各级政策在“最后一公里”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难点堵点问题并推动解决。 

  三是紧盯焦点抓落实。每年的“两会”建议提案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今年,市政府承办全国“两会”建议提案3件,省“两会”建议提案17件,政协大会发言意见建议3条,均按期办复。我市“两会”期间,共收到需政府系统办理的代表建议471件、政协提案586件,全部办复,满意率99%。

  四、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在服务民生中打头阵当先锋

  一是高效青岛攻势深入推进。持续“学深圳、赶深圳”,制定实施《高效青岛建设攻势2.0版作战方案》,明确5大攻坚战役、43个攻坚目标、167项攻坚任务,狠抓调度推进。目前,167项攻坚任务已完成159项,总体完成率95%。组织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上合示范区分别承接省级行政权力事项28项、57项,推进“两区”涉企投资审批扁平化、便利化。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企业、群众在办理业务时,可对政务服务机构、网络平台和工作人员进行实时评价,督促政府部门及时改进工作。全市企业家满意总指数达96.1分,政务服务环境满意度逐年提高。

  二是政务服务热线亮点纷呈。优化热线运行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截至11月底12345热线各渠道共受理市民来电来信370万余件,热线团队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这不仅是2019年度青岛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也是全国12345热线系统唯一入选单位。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切实担负起全市疫情服务举报电话的重要任务,24小时在线为企业和市民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共受理相关来电来信37.28万件。发挥好“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的主平台作用,整合青岛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青岛新闻网等受理渠道,统一受理各类来电来信195.01万件。协调开展消费维权、房屋产权、工资保险等十个领域管理服务提升行动,推动部门出台文件45个、健全机制33项,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开展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推行港口降费让利措施,预计全年节省企业成本逾12亿元,青岛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评价居全国第二位。董家口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青岛进入“多港口口岸”城市行列,仅煤炭进口一项一年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过亿元。

  四是惠企利民实事有效开展。筛选确定12件36项市办实事,组织专项督查3次、抽查暗访12次,开展“走进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活动15次,督促项目加快推进实施,年底前将全部完成。制定出台《关于快速办理反馈企业诉求事项的通知》《关于加强政策性文件涉企承诺事项主动兑现工作的意见》,帮助企业协调需市政府层面解决的具体问题22项。会同市政府新闻办策划“落实‘六稳’任务,做好‘六保’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10场,及时对有关政策进行宣传解读。扎实做好值班值守工作,研究制定《青岛市政府系统值班工作规定》《青岛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处置工作规程》,及时接报处置重要紧急情况和预警信息。开展网络在线问政296场,参与网民201933人次,收到网民提问7302个,答复率100%。

  在去年的“三民”活动中,市政府办公厅共收到3条市民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优化“三民”活动组织方面,全部作了认真办理回复。在借鉴往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办公厅统筹考虑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实际,充分吸收市民意见建议,对今年“三民”活动作了深入改进,着力打造“三民”活动2.0升级版。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网上云平台,推动活动由“现场述职、现场评议、现场民意征集”向“云述职、云评议、云征集”转变;运用平台思维,与“三我”活动紧密对接、深度融合,拓宽了意见征集渠道;充分尊重企业家的创意创新创造,选取新成立行业商协会和来青投资兴业的企业家代表参与评议。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还有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思考还不够深,政务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还需提升;一些常规工作还存在惯性思维,改革创新的力度还需加大;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急事难事协调解决得还不够好,服务群众的实效性还需提高,等等。在下步工作中,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2021年,市政府办公厅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更宽的视野统筹谋划,以更快的节奏运转协调,以更严的标准审核把关,以更实的作风督促落实,为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