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名称:市应急局 主要负责人:张建刚 联系人:赵作河 联系电话:51917156,85911205
类别 |
序号 |
目标名称 |
目标内容 |
重点目标 |
1 |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 |
出台《青岛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指导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制定责任清单。修改完善《关于明确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规定》。修订安委会运行规则。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在全市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指标在省考核中前进5个以上位次。争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
2 |
强化应急体系建设 |
加强市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值守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市应急委机制体制,推进市级突发事件预警发布联动机制建设。推进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编。做好青岛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6月底完成规划思路,8月底完成规划初稿,10月底完成规划送审稿,12月底前衔接报批。组织完成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推进值守平台三级一体化,整合各应急联动数据和资源等核心功能,推进市、区(市)、镇(街)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建设。 | |
3 |
进一步推进综合减灾示范创建工作,全面提升我市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
进一步完善示范社区创建标准及管理办法;2020年在全市范围内培育40个市级以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 |
4 |
组织开展“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 |
以社区、学校、养老院、商场、机场、地铁、公交、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和楼宇物业服务机构从业人员为重点,完成“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2万人。 | |
5 |
完善森林防灭火指挥部运行机制,加强森林防灭火专业队伍建设 |
依托消防救援机构在市本级、森林防火重点区市组建森林消防专业队,纳入消防救援指挥系统,逐步建成“保证重点、辐射周边”的森林火灾应急救援体系。对我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重新修订完善,督导各区市对本辖区内重要山体制定森林火灾专项应急预案。每年组织一次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实战演练,切实提升我市扑救森林火灾及多地联合作战能力。 | |
6 |
调整完善防汛抗旱体制机制 |
调整完善防汛抗旱指挥体制和运行机制,修订完善指挥部工作规则、会商制度等,明确45个成员单位职责,细化成员单位任务分工,构建分工明确、责任清晰、配合紧密的职责体系。 | |
7 |
深化“放管服”,优化应急管理营商环境 |
制定防疫情服务企业十一条措施,推行柔性执法、慎用强制措施,对企业提供复工复产网上培训、联系重点企业“一对一”指导和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等服务,明确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证件延期有效等服务措施,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研究制定应急系统《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安全发展的服务措施》,在优化审批服务、监管执法、落实服务政策、加强宣传教育、责任保险服务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挖掘惠企政策措施,打造一流的应急管理营商环境。 | |
8 |
推进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
推进基层智慧安监与应急值守云平台建设,制定相关建设标准,开展对口技术指导,推动完成智慧安监与应急值守云平台的基层建设部署。推进“互联网+安全培训”,通过线上授课的方式,切实提升一线从业者的安全技能和意识。 | |
9 |
加大行政审批权力下放力度 |
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印发的《青岛市打造精简高效政务生态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大行政审批权力下发力度,扎实推进“市县同权”,在全面承接落实省级下放的行政权力事项的同时,针对安全生产行政审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等重大敏感事项的具体情况,梳理形成“负面清单”和拟下放清单,报市政府依照有关法定程序统一予以下放实施,并做好下放后事项交接工作。 | |
10 |
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 |
在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内组织开展异地交叉执法检查活动,查处安全生产隐患,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在全市开展执法人员岗位练兵活动,提升安全生产执法人员素质能力。加强安全举报工作,发挥好社会监督作用,发动群众举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 |
11 |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及双体系一体化建设 |
在全省率先开展工贸行业新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GB/T3300)工作,把“双体系”纳入标准化体系管理。 | |
创优目标 |
1 |
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健康码”管控机制 |
基于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等状况,利用物联网、大数据进行动态评估,实施“红、橙、黄、蓝”健康分级,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差异化管控机制,支撑政府精准监管,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标杆城市及标杆值:国内首创。年内在危化品生产、非煤矿山(地下)和烟花爆竹批发企业覆盖率100%,其他重点工矿企业覆盖率不低于70%。 |
2 |
实施重点项目“嵌入式”审批服务 |
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危险程度较高、工艺技术复杂、社会关注度相对敏感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施行“嵌入式”审批服务模式,在项目开展正式审查前(招商引资、立项、可研或企业咨询阶段),主动延伸安全生产行政审批的服务链,就安全生产准入条件等进行“早告知、早服务”;同时根据企业意愿和发展需求,主动提前介入、上门服务、精准指导,聘请专业机构和权威专家对项目可行性、安全性和风险进行诊断把关,帮助企业提前解决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或隐患。 标杆城市及标杆值:国内首创。突出担当作为,大胆先试先行,在国内率先推出这项措施,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确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100%实施“嵌入式”审批服务,提前化解风险,避免企业走弯路,推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以审批服务为契机,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风险管控观,将主要精力从项目审批环节的办理转变到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本质安全水平和生产经营发展上来,确保企业安全发展。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