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我市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建议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8-01-31
字体大小: 打印

   一、背景:大健康产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地提出发展大健康产业,符合即墨自身的比较优势,符合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是贯彻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编制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健康产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均占据较高比重。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健康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7.6%,德国和日本分别占11.3%和10%,均为其国家的支柱产业。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健康产业占GDP比重的6%左右,而青岛市健康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现有的产业基础,在大健康产业方面可以大胆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破解阻碍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进产业、科技、管理、组织、商业模式的全面创新,加快培育和构建国内一流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为健康产业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探索一条新旧动能转换的新途径。

  二、总体目标:打造生命健康产业示范区

  以下数据都是以即墨为例:

  到2020年,初步建成健康产业发展布局。健康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日益显现,统计监测体系基本建立,行业规范与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机制更加有效,形成有利于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到2025年,完成各类服务配套设施和绿化、道路工程建设,初步形成功能合理、配套完善的核心区服务区域,实现入驻的国内外医疗机构和高端生物产业项目达到50个以上,实现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200亿元以上。

  到2030年,生命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全面完成,生命健康产业年增加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形成国际知名的“医、药、养、健、游”五位一体健康产业集群,打造成引领国内外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的新引擎。

  三、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构建集群

  大健康产业具有广阔的内涵,结合现状,建议我发展康养、健康旅游、体育健身三大产业,发展健康管理、健康食品、健康保险三大产业,到2030年,构建完整的健康产业集群。

  (一)发展康养、健康旅游、体育健身三大产业

  一是康养产业。借助天然疗养资源,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的充分融合,建立慢病协作技术中心和健康老龄化研究中心,引进国际健康养老先进技术人才,大力发展高端养生养老休疗产业,形成全球知名的养老服务业品牌。

  二是健康旅游产业。充分利用环境、旅游、休疗、健康资源,坚持健康医疗与旅游融合互动发展,打造特色医疗旅游、健康管理旅游、健康体验旅游、中医药旅游、健康会议会展旅游等各业态耦合共生的健康旅游产业体系。

  三是体育健身产业。发挥青岛体育名城优势,引导青岛体育产业布局。尝试建设足球、网球、自行车、轮滑、帆船帆板等训练基地,引导各类综合体育健身俱乐部、运动健康服务企业进驻青岛;依托青岛体育中心,承办大型特色体育赛事,挖掘滨海体育运动资源,拓展新兴体育健身项目。

  (二)发展医疗、医药两大产业

  一是医疗产业。要推动肿瘤医学、生殖医学、老年医学、特色骨科、脑神经科学、整形美容、特色中医等特色专科医疗机构快速落地。支持医疗机构在基因诊断和治疗、肿瘤定向治疗、细胞治疗、再生医疗、个性化药物等领域开展个性化精准治疗示范,开展干细胞移植等前沿技术研究项目,推动医疗产业率先发展。要大力引进和支持即墨企业发展医疗器械产业,重点引进、培育临床康复医疗设备、康复设备制造产业。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高校和知名医疗器械、康复设备生产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跟踪国内外最新医疗器械研发和产业发展动态,积极开发新型器械和设备。要适应我国老龄化加速的人口发展趋势,引导企业向可穿戴医疗设备、家庭医疗器械及助老用品等领域发展,以满足居民大健康需求。

  二是医药产业。引进具有研发能力的医药科创企业和科研院所,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加快新药、创新药的引进和临床应用,逐步建立起医药产业。尝试发展中医药产业,引导农民进行中药种植,建设可持续、多元化、特色化的中药材产区,建设覆盖县市的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和中药材生产信息服务网络,鼓励县市联合大型中药企业建设中药材规模化基地。

  (三)发展健康管理、健康食品、健康保险三大产业

  一是健康管理业。推进公共检测中心、健康物联网中心等项目建设和康复疗养中心的升级改造,建立集健康教育、健康体检、疾病预防、健康干预、疾病管理等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二是健康食品产业。要重视引进和引导本市食品企业开发健康食品。大力发展健康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各类健康食品,以及天然、绿色、环保、安全的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营养强化食品,孕妇、婴幼儿、老人、军人、运动员、临床病人需要的特殊膳食食品,以及用于补充人体维生素、矿物质的营养素补充剂。壮大食品精深加工业,加强药食同源中药材的种植及产品研发与应用,开发适合本地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养生保健产品。

  三是健康保险产业。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大力开发各类医疗、疾病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产品,并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充分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补充作用。积极培育商业护理保险市场,完善护理保险产品同健康管理、养老服务融合,大力开发长期护理产品,以“护理保险+护理服务”方式,实现费用报销和护理服务的有机结合,提升保障层次。

  四、保障措施

  一要健全完善规划体系。科学编制5年行动计划,细化明确近5年年度目标要求、具体任务、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完成时限等内容,并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责任部门,确保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

  二要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宣传青岛生命健康产业示范区,以欧美日韩等生命健康产业发达国家为重点,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交流,吸引国际领先的健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参与示范区建设。

  三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青岛市区与青岛新机场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建设,加快轨道交通、沿海公路、市政道路及配套等交通管网建设。2020年前,基本形成对外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

  四要打造人才引进平台。为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要鼓励企业推行“团队式引才”模式,支持企业建立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研发基地、“双创”基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