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侨办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7-07-24
字体大小: 打印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侨务经济科技工作

  1.积极贯彻国务院侨办《关于开展万侨创新行动的指导意见》和“海外人才为国服务计划”。加快落实市政府侨办《关于开展万侨创新青岛行动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侨商创客谷”建设。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领导来青视察侨商创客谷时,给予了高度评价。联络引荐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瓦申克-瓦西里-费力波维奇院士和人肌母细胞基因组治疗发明人罗盖教授来青创业发展。

  2.继续加大与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专业社团的联系,促进青岛市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文化交流,吸引更多的海外专业人士回国创业。推动与澳大利亚南澳山东同乡会、南部非洲中国企业家协会等六家侨商组织建立友好联系。

  3.做好海外专业人士创新创业服务工作。走访调研海外专业人士在青创新创业的情况,及时帮助解决他们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荐美籍华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张晓春的青岛安擂贝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肿瘤精准诊疗新技术研发团队等5家创新团队,参加国侨办海外专业人士创新创业奖评选。

  4.密切与海外重点侨胞的联系,为我市“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服务。联络胶州欧亚工业园与俄罗斯山东同乡会洽谈合作,支持马来西亚山东商会来青参加“世界进口商品展暨采购大会”等。

  5.深入开展“千企招商大走访”。组织开展“万侨创新青岛行动”-海外侨商看胶州活动。按照市政府部署,登门拜访泰国正大集团、益海嘉里、马来西亚金狮集团、澳门宝龙集团等12家在北京、上海的著名企业总部,达成了12项合作意向。

  (二)围绕宣传推介青岛,扎实开展侨务外宣和华文教育工作

  1.围绕重点国家和区域,多渠道宣传推介青岛。上半年共推出《今日青岛》专版专题65期,图文报道600余篇次。

  2.依托华人“外媒”向世界讲述青岛故事,提升侨务外宣国际传播力。与日本主流社会高度关注的亚洲通讯社合作,在其旗下的日文报纸《中国经济新闻》开设青岛经济专栏。

  3.组织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青岛音乐营,吸引来自7个国家120名有音乐特长或爱好的华裔青少年来青寻根学习。

  4.组织举办海外华文教师证书培训班,共有来自19个国家110名在职华文教师参加。

  5.选派教师赴菲律宾任教,拓展海外华文教育工作。通过示范教学,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升中文教学水平。

  6.积极促进对外文化教育交流,选派我市歌舞剧院魔术演员参加“文化山东齐风鲁韵”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欧洲展演。促成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与巴基斯坦合作开展文化教育交流项目。

  (三)构筑国内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侨务法治建设

  1.今年,我市被列为全国人大华侨委华侨权益保护调研工作的重要一站,6月8日-9日,我办代表市委、市政府在全国人大华侨委调研座谈会上做主题发言,并得到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领导的认可,为从国家层面出台华侨权益保护法提供一线素材和理论依据。

  2.在赴北京、上海等地学习取经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实际,起草了以“三平台一机制”为重点的《青岛市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构建了我市统一规范的为侨公共服务组织框架和工作体系。

  3.强化服务意识,做好为侨服务工作。上半年,我处共接待处理海外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电话咨询、来信来访近千件次,办理华侨回国定居、“三侨生”中高考加分身份确认、归侨侨眷身份证、早期归侨退休生活补贴35人次。

  4.开发建设新一代归侨侨眷身份证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国内侨务工作的升级换代。目前设备采购和系统软件开发工作已在按要求和流程进行中。

  5.召开了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驻青高校、科研院所统战部长座谈会,集中宣传了国家、省、市的侨务法规政策,解答了各位统战部长在实际侨务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6.启动为侨服务法律顾问团换届改选工作,探索建立覆盖海内外的为侨服务法律网络。

  7.创新形式,稳步推进,积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四)认真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侨务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以及全国侨务工作会议精神

  组织召开全市侨办主任会议,认真传达贯彻全国侨务工作会议、全国侨办主任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对做好2017年全市侨务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认真传达贯彻省委、市委主要领导同志重要批示要求。组织筹备全市侨务工作会议,研究起草我市贯彻实施意见。

  二、存在问题

  上半年,我市的侨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侨务资源的涵养和开发上还有不足,服务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区市侨务工作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召开全市侨务工作会议

  1.筹备召开全市侨务工作会议。目前全省侨务工作会议正在筹备中,待《山东省贯彻<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2016-2020年)>实施意见》下发、全省侨务工作会议召开后,择机召开全市侨务工作会议,总结“十二五”时期全市侨务工作,研究部署“十三五”时期侨务工作重点任务。目前全市侨务工作会议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2.拟以市政府名义制订印发《青岛市贯彻<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2016-2020)年>实施意见》,用以指导“十三五”时期我市侨务工作。

  (二)强化侨务经济科技工作

  1.积极做好“侨梦苑”申办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领导批示,突出青岛海洋特色,积极申办“侨梦苑”,更好地发挥侨务工作优势,借助国务院“侨梦苑”的平台力量,服务我市“三湾三城”和北部崛起全域统筹等发展战略布局。

  2.继续组织开展“万侨创新行动”计划,结合“侨梦苑”申办,积极推动“侨商创客谷”建设,打造侨商创客平台,吸引海外专业人士开展“三创”活动。

  3.组织举办“海外博士青岛行”活动,邀请与海洋工程、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制药等方面相关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与西海岸新区、蓝色硅谷核心区等功能区进行交流、洽谈。举办“海外高端人才与蓝色经济发展论坛”,加强我市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联系,对外宣传青岛市的招商政策、招商项目、人才需求计划,助推我市蓝色经济发展。

  4.组织举办青岛市海外交流协会换届大会。充分发挥青岛市海外交流协会的作用,充实部分“四有”人士、海外高层次人才进入青岛市海外交流协会,提高海协会专业人士的比例。

  5.组团赴美加地区开展招才引智工作。下半年,我办将组团赴美国休斯敦继续推进修宗明博士带领的美国院士团队来青及其土壤修复项目落地事宜。并在美国纽约和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引智政策说明会,宣传推介我市引智引才政策,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来青创新创业。

  6.组织区市、功能园区相关人员参加“华创会”,第十四届世界华商大会等侨界品牌活动。

  7.扩大“千企招商大走访”成果,加强与相关侨资企业总部的联系与沟通,做好相关项目与区市园区的对接工作,跟踪服务,促进项目早日落地落实。

  (三)做好侨务外宣和华文教育工作

  1.继续加强与海外华文媒体联络,做好海外“今日青岛”专版专题工作。下半年将重点围绕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世界大数据大会等我市重大活动及重大发展战略,在海外推出“今日青岛”专版、专题及广播节目126期。

  2.组织举办2017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青岛合作营。将于7月下旬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105名华裔学生来青寻根学习。

  3、组织参加“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组织我市优秀才艺教师赴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加国务院侨办“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为当地华侨华人子女教授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华夏文明,展示青岛风采。

  4.组织举办“为青岛喝彩”—“中国寻根之旅”海外华裔青少年画青岛活动。联合海外近20个华侨华人社团、华文媒体及中文学校,组织海外华裔青少年,通过网上“搜青岛、看青岛”、认识青岛,了解青岛,描绘“青岛之美”。

  5.与凤凰网、中新网等新媒体合作,组织开展侨界典型人物宣传活动。

  (四)深入开展国内侨务工作

  1.扎实开展侨法宣传工作。举行法律咨询日和法律大讲堂活动,推出惠侨法律服务政策,营造全社会知侨法、用侨法的良好氛围。

  2.认真做好为侨服务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拟选择有条件的院校、社区,创建2-3家国家级、省级为侨服务示范单位。

  3.完成归侨侨眷身份制证系统建设工作。实现我市归侨侨眷证件的颁证、信息管理和信息验证工作,对归侨侨眷身份信息进行安全、方便的数字化管理。

  4.不断推进侨务扶贫工作。坚持“输血与造血”式扶贫并行,继续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生活确有困难的归侨给予定期经济补贴。对有劳动能力者,在政策、培训、教育等方面开展产业、技能、智力等多种类型的造血式扶贫。精准实施“侨爱工程”。

  (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之以恒抓好党的建设

  1.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党员理论教育,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种意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向深入发展,坚持在学上深化拓展,在做上聚力用劲,在改上精准发力,重点组织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传达学习。持续抓好巡察整改,不断巩固提高巡察工作成果。

  2.加强侨务干部队伍建设。与时俱进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教育引导机关全体党员按照“四讲四有”标准,在信仰信念、纪律规矩、修身律己、责任担当上强起来。

  3.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市委巡察组巡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逐一整改。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