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名称:市司法局 主要负责人:曹仁收 联系人:于淼 联系电话:85912228
类 别 |
序号 |
目标名称 |
目标内容 |
重点工作目标 |
1 |
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声有色、有形有效。 |
落实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和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清单制度,年内学习以行政法为重点的5-8部法律法规;探索校园第二课堂普法机制,联合有关单位开展中小学订单式普法,年内打造20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实施普法阵地示范带动工程,年内打造20处法治文化公园或广场、20个法治宣传辅导站、50个普法大讲堂示范点;创新工作方式,发挥新媒体作用,打造“立体化”普法格局;加强队伍建设,年内调整充实全市普法讲师团。 |
2 |
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加强基层阵地建设。 |
落实“一业一策”工作部署,完成法律服务业行动计划,规范公共法律服务站、司法行政工作室运行,年内召开全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观摩会,指导创建规范化公共法律服务站20个、司法行政工作室100个;推动实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探索人民调解“1+1+N”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和矛盾纠纷排调分离机制;参与推动区市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开展,加强警调联动、诉调联动等工作衔接机制,完善“12348”人民调解工作指挥分流平台对接机制,建立完善四级人民调解员名册库;指导全市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规范运行。 | |
3 |
推进我市法律服务行业转型升级。 |
制定《青岛市关于促进律师行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律师行业转型升级,执业律师达到4500人,百人以上律师所3家,全市律师创收11.5亿元,亿元以上创收的律师所2家;设立全市律师执业维权中心、投诉查处中心;开展全市公证行业文明服务创建活动,制定《关于优化公证服务流程切实推进公证工作便民利民的指导意见》;加强司法鉴定机构“三化建设”,指导行业协会制定《青岛市司法鉴定机构分级管理办法及分级管理标准》;开展双随机抽查监管工作,强化法律服务行业监管效能。 | |
4 |
完成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法律援助便民举措。 |
建成市区规范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制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管理手册,打造管理规范、运行通畅的“实体、网络、热线”便民服务平台;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刑事法律援助试点工作,法律援助办案数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组织抽查回访区市法援案件数量达全年结案数10%,开展全市法律援助案件精品案例评选;制定《青岛市市直律师所和律师法律援助义务量核定办法》;利用微信、微博、网站开展在线服务,法律援助手机报全年发送30万条。 | |
创新创优目标 |
1 |
贯彻中央深改工作领导小组第32次会议精神,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 |
贯彻中央深改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有关文件精神,出台我市落实文件,并将普法责任制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推进普法工作和法治实践相结合、系统内普法和社会普法相结合;建立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制度,进一步明确部门普法职责任务;开展以案释法工作,建立本部门典型案例定期发布制度;推动国家机关建立法治宣传固定阵地和新媒体普法阵地,开展特定节点法治宣传活动,把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过程作为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塑造法治信仰的过程,形成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 创新创优标杆:成都市。成都市建立“两责任两备案”制度(普法主体责任和考核责任,年度计划备案和完成情况备案)。建立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各部门是全民普法责任主体;清理核实88个部门(行业)履行职能涉及的法律法规,细化普法任务;将普法责任制纳入依法治市工作目标,定期对推进情况进行检查、通报,构建起全线联动大普法工作格局。赶超目标:在年内达到或赶超以上指标。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