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城乡建设委2017年工作报告(文字版)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7-12-04
字体大小: 打印

  2017年,市城乡建设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抓统筹、立标准、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承担的13项业务职能目标,均按计划实现,其中6项目标提前完成。

  城乡建设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10月份,全市完成城乡建设投资1483亿元,建设行业完成地税收入205.2亿元,占全市地税总收入的38%。全年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5亿元,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40项。2016年三民活动中收到的217条市民建议全部办结。其中停车场建设、节能保暖等意见均纳入我委2017年重点工作目标,切实做到听取民声、顺应民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我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制定了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平度市、黄岛区泊里镇等各类新生中小城市试点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成效显著,在全国经验交流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建立起国家、省、市、区四级特色小镇创建体系,已有2个镇获评国家特色小镇,11个镇入围省级特色小镇创建行列,10个镇入围市级特色小镇创建行列。1-10月份,全市村镇建设完成投资95亿元。

  二、四项改造惠及群众20余万户

  持续打造棚改“青岛模式”,今年启动棚户区改造5万套(户),已累计完成18.4万套(户)。加大协调力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今年共计为1万余户已入住未办证居民办理了不动产权证,累计办理2.3万户,盘活固定资产300多亿元。坚持精准扶贫,完成改造农村危房1050户,1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改造范围并提前完成改造。完成老旧住宅小区改造285个,改造面积88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2.3万户。完成节能保暖改造32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4.3万户。在全省率先出台老楼加装电梯奖补资金管理办法,7个项目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三、城市功能日益提升

  持续完善城市路网。东部城区主干线深圳路全线竣工通车,全市共完成37条续建、新建、改建城市道路,贯通劲松八路等16条道路,完成95条重点道路及胶宁高架等24座重点桥梁整治提升,新建、改建12处港湾式车站。加大协调治理交通拥堵,交通拥堵日趋缓解。全市建成公共停车泊车位1万余个;完成市级智能停车一体化平台开发,“宜行青岛”停车APP已上线运行,累计接入车位7万余个,接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100处。

  公用服务设施更加完备。努力推进全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9个升级改造项目,麦岛污水处理厂等3个项目完成升级改造。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更加完备,“千村洁净”行动广泛开展,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统筹推进燃气供热向区市延伸,崂山、城阳、西海岸、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共49个街道办事处已全部实现通气。1-10月份,全市城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43亿元。

  四、重点项目建设精益求精

  强化对重点项目的技术指导,确保重点项目建成精品工程。33个市级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加速推进,全年完工项目13个。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图书馆、青岛中学等4个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市儿童福利院、24届省运会场馆等9个项目年内完工。市立东院二期、青医附院东院门诊楼等20个项目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在土地紧张、征地困难情况下,新开工建设配套学校幼儿园3所,竣工交付4所,一批教育、医疗、体育项目的建成进一步增强了城市公共服务能力。

  加大对新机场、海天中心等市级重点项目的监管与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五个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重点对地铁2号线等6条在建轨道交通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其中地铁3号线获得国家土木工程最高荣誉詹天佑奖。实施建设领域 “标准化+”战略,牵头修订技术标准19项、技术导则15项、管理规程33项,为打造百年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五、美丽青岛更加宜居

  海绵城市理念得到践行。全市累计完成海绵城市建设60平方公里,地下综合管廊30公里,国家“双试点”建设初见成效。黑臭水体和河道环境综合治理有力推进,14处黑臭水体集中整治全部完工。

  城市绿量不断增加。新改建绿地458公顷,新栽植乔灌木236万株,新建道路绿篱11.2万延长米;山头绿化13处,整治裸露土地面积300公顷。2017年榉林山绿化提升整治工程等37个项目获省级示范称号。工地监管进一步精细化、数字化、实时化。800余个施工现场实现扬尘在线监测,覆盖率达80%以上。

  “美丽青岛”正在行动。围绕建设“让本地人自豪、让外地人向往”的幸福宜居创新型国际城市目标,市政道路等七项提升行动全面展开。

  六、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2017年预计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80亿元,同比增长12%以上。积极扶持本地建筑企业做大做强,7家企业晋升建筑业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实施“一带一路”外向发展战略,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150多家中小企业“走出去”发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突破39亿美元。建筑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获批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开工建设装配式建筑310万平方米,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8.69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20万平方米。新增绿色建筑865万平方米,其中23个项目136万平方米获得星级标识。4项工程获评“鲁班奖”、12项工程获得“国优奖”,获奖总数位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七、审批服务更加便民

  坚持优化管理服务,积极推行“互联网+行政审批”的“四优一推”改革,1-10月办结各类审批事项5490件。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率先实现100%的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受理,50%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加大诚信考核,通过市场监管与信用一体化平台,进一步强化了事中事后的监管。

  与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我市城乡建设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明显存在,如棚户区改造还需要抓紧推进收尾腾空,停车场建设还不能满足停车需求、节能保暖工程进展不快等。

  2018年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驱动、实现城建经济增长模式和行业监管模式两个转变,加快建设、实现城市功能、发展环境和公共服务三个优化,民生为本、持续加强棚户区、农村危房、老旧小区和节能保暖四项改造,标本兼治、实现美丽青岛七项整治提升,强本固基、强化依法行政、行风作风、党风廉政三项保障,大力促进城乡建设的均衡充分发展,努力把青岛建设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