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运行
保障 |
协调推进工业经济运行“调稳抓”活动和“去降补”相关工作,加强电网重点项目建设,做好煤电油等要素调度保障,深化大企业直通车服务,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
2 |
产业
升级 |
放大工业转型升级引导基金杠杆效应,推进一汽大众华东基地等300个转型升级项目,力争100个项目投产;协调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做优做强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 |
3 |
创新
驱动 |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分批实施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1500项,新认定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0家;发挥技改贷款贴息等政策引导作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
4 |
品牌
建设 |
实施年度青岛名牌培育计划,举办青岛国际时装周和青岛名牌神州行等系列活动,新认定“青岛名牌”产品40个,争创5个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和“质量标杆”。 |
5 |
产业
集聚 |
加强产业集聚区能力建设,指导50户企业完成清洁生产改造与评估验收,新认定6个市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力争50个集聚区的产业集聚度提高到60%。 |
6 |
软件
产业 |
制定实施“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协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0个智慧青岛项目建成运营。加快“千万平米”软件产业园区建设,组织评选软件领军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力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18%以上。 |
7 |
中小
企业 |
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工程,新认定80个“专精特新”产品(技术)、30家示范企业和20家“隐形冠军”。推进高端中介服务业发展,力争中介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
8 |
融资
协调 |
创新融资服务模式,建立重点企业信贷专项支持机制,推进依托核心企业的产业链融资,拓宽政策性转贷(过桥)、担保、股权等渠道,力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240亿元以上。 |
9 |
互联
网工业 |
实施互联网工业“555”试点示范专项行动,设立互联网工业发展基金,组建互联网工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服务商(国际)联盟,年内跟踪培育50个互联网工业试点示范企业和项目,争创1-2个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
10 |
双创
服务 |
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载体建设,落实小企业产业园工业标准厂房分割转让政策,搭建生产场地供需对接平台,新认定6个市级小企业产业园和6个市级创业基地;拓展市中小企业云平台功能,推广《青岛市中小企业服务指南》,开展“互联网+小微企业服务”专项行动,力争年服务企业20万家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