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关于全面提高社区居民​​文明卫生素质的建议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7-01-16
字体大小: 打印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张毅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随之而来面临的是环境卫生、生态卫生、生活卫生、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和心理卫生等严重影响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日益凸显。因此,如何改善生存现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为加快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构建文明社区,共筑和谐社会,促进社区文明卫生建设与居民健康协调发展。从基础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本抓起,是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重要前提。每个城市居民是社区组成的基本细胞,每个社区是城市构成的重要单元,每个单元的文明卫生程度关系到整个城市文明卫生的进步与发展。因此,为全面提高社区居民文明卫生素质,建议:

  一、全面提高社区居民文明卫生素质

  政府应大力宣传社区文明卫生,加强社区居民文明卫生素质教育,提高文明卫生素质的自觉性。采取各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加强社区居民文明教育、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二、积极推进社区爱国卫生运动

  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在疾病防控中的统筹协调作用;提高爱国卫生工作依法科学治理水平;积极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建立社区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机制,深入持久的开展社区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除四害”活动,保持社区环境卫生整洁与优化,积极推进社区卫生综合治理。

  三、促进社区居民健康的卫生环境

  珍惜和保护好社区内应有的绿化地带和树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人为因素破坏或踩踏,充分发挥社区的生态平衡作用,共创美好的健康文明家园。规定相应区域定时放养宠物,并保证及时处理宠物粪便。禁止宠物在社区等公共场所流放,避免伤人及污染社区环境。

  四、全面落实社区公共场所控烟措施

  全面推行社区公共场所内禁烟措施,并形成长效机制,落实监管措施。

  五、建立健全社区传染病网络报告体系

  科学预防控制病媒生物,避免重大传染病的发生。社区内设立专职或兼职报告员,定期开展疾病监测和调查,并将其检测和调查结果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防患于未然。

  六、确保社区居民饮用水和食品安全

  切实保障社区居民饮用水安全,建立从水源地保护、自来水生产到安全供水的全程监管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落实食品安全各项措施。

  七、推进社区居民文明健身活动

  积极推广社区居民参与性强、普及面广、易于坚持的科学健身项目,丰富社区文化、体育、健身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定时开展居民文明健身活动,避免音响过大所造成的扰民等问题,特别是在高考、中考期间,并顾及到上夜班的居民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八、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意识和防病措施

  社区居民对身心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多,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困扰着社区居民。因此,增强社区居民健康保健意识,普及应急知识,帮助社区居民学会自我救助的基本技能,如溺水、触电、心肺复苏等。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倡导科学合理膳食,不吸烟、不过量饮酒、坚持有氧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社区应定期组织居民进行体检,有病及时就医,切实降低社区居民患病的风险性,促进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