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振祥 青岛华德教育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作为国家计划单列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山东省的龙头城市,这些年我市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城市规划及基础建设速度与现有的城市发展速度相比还是有点滞后的。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及增长速度已经位于全国的前列,我市已经步入到汽车时代了。
一、我市机动车数量增长态势
据统计,2015年度,青岛市车管所每天办理的新车挂牌量有上千辆,遇到节假日出行高峰时,日挂牌量更是高达1200多辆。青岛机动车新增26.9万辆,汽车新增22.4万辆,这其中私家车新增21.94万辆,同比2014年分别增幅一成以上。目前,岛城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19.1万辆,私家车占166.7万辆。按照青岛市900万的人口来计算,平均每5.3个人中就有一辆私家车,1.79个家庭就拥有一辆私家车。
去年有36万人次参加驾考,我市新增27万多人持有驾照。截至目前,我市持驾照人数已达280多万人,按照青岛市900万的人口来计算,平均约每3个人里面就有1名有驾照。根据去年7月份的数据显示,山东省机动车保有量2370万辆,占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的8.79%,居全国第二位;山东省持驾照人数量达2322万,居全国第二位;按照这个数字来看,岛城无论是车辆,还是司机数量各约占到全省总量的一成。根据不完全统计,岛城私家车数量在全省排第一,在全国城市中也位于前列。
从我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及驾驶员数量来看,我市在全国范围内也属于大型汽车时代城市。但是我市的路面交通容量,交通通行效率并没有跟上汽车大数据的增长。尤其是停车问题这几年更是成为影响岛城居民的正常生活的主要问题之一。
我市中心城区(市内三区及崂山区),现机动车保有量达到近62万辆,停车需求泊位70.2万个,但现有停车泊位只有35.2万个,这里的缺口是现有停车泊位的一倍。上班要去单位抢车位,下班要去小区抢车位,送孩子上学,出门购物旅游,送人就医都是如此,停车泊位已经成为岛城居民梦寐以求的稀缺资源了!因为历史原因,老城区的停车泊位数量先天不足,在这方面市政府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成效不大,还是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政府相关部门这些年也在加大力度解决停车难,泊位紧张的问题,但是从解决效果来看,总体成效不是很大。停车难是近年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停车难是一项系统工程。
二、存在问题
(一)规划引导调控偏弱。市区的独立公共停车场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停车场用地总量偏少。停车位配建标准偏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和远期发展,急需调整优化。
(二)停车管理秩序不规范。道路、人行道停车设置缺乏规划指导,停车泊位施划设置存在随意性。道路、人行道等公共停车资源的经营管理分散,缺乏有效监督,制约停车收费价格调控机制的建立和资源整合。擅自更改停车场(库)的现象突出,停车场的执法监督管理存在问题。缺乏相关的行业规范,管理手段落后,无法有效发挥既有停车资源的效益。
(三)停车场建设的规模、效率不理想。公共停车场建设总体规模偏小,相对汽车数量增长是“杯水车薪”。建设周期较长,部分项目还存在落地难的情况。扶持和引导公共停车场建设市场化、产业化方面政策制度不完善,社会参与度不高。
三、为此建议
(一)充分利用现有停车资源。由政府牵头,深挖中心城区的停车资源,宏观调控。变以罚代管为以罚导管。将老城区政府部门停车场,夜晚闲置商场停车场,大型交通设施停车场(例如火车站,游轮母港,长途车站等)在正常工作时间(主要是白天)以外的时间(一般为20:00-次日7:00)划为收费公共停车场,解决夜晚集中停车难的问题;充分调研挖掘道路停车空间,优化现有路面资源。
(二)出台相应地方性法规。严查开发商对新建小区及建成小区停车位只卖不租的问题,从法规上给开发商带上紧箍咒。从而根本解决现在存在的小区外马路停车难、一位难求,小区内地下车位空闲的问题,优化现有停车资源。
(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降低公共交通出行成本,大幅提高自驾出行成本,在中心商业区和商务区整体提高停车成本,将一批可开可不开的机动车利用价格杠杆驱离停车位极度紧张的区域。
(四)长期规划需要当政者对城市发展有个五年、十年、二十年的切实可行的规划。青岛到底能容纳多少汽车,有无容纳这些汽车的资源与计划。在中远期规划中应当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在新建小区或者新建城区规划专业停车楼,由向土地要面积转而向天空要空间。并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对开发商未开发或者暂缓开发地块暂时移做停车场使用,并给予开发企业一定补偿。
关于解决青岛城区停车难问题的建议
由振祥 青岛华德教育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作为国家计划单列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山东省的龙头城市,这些年我市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城市规划及基础建设速度与现有的城市发展速度相比还是有点滞后的。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及增长速度已经位于全国的前列,我市已经步入到汽车时代了。
一、我市机动车数量增长态势
据统计,2015年度,青岛市车管所每天办理的新车挂牌量有上千辆,遇到节假日出行高峰时,日挂牌量更是高达1200多辆。青岛机动车新增26.9万辆,汽车新增22.4万辆,这其中私家车新增21.94万辆,同比2014年分别增幅一成以上。目前,岛城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19.1万辆,私家车占166.7万辆。按照青岛市900万的人口来计算,平均每5.3个人中就有一辆私家车,1.79个家庭就拥有一辆私家车。
去年有36万人次参加驾考,我市新增27万多人持有驾照。截至目前,我市持驾照人数已达280多万人,按照青岛市900万的人口来计算,平均约每3个人里面就有1名有驾照。根据去年7月份的数据显示,山东省机动车保有量2370万辆,占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的8.79%,居全国第二位;山东省持驾照人数量达2322万,居全国第二位;按照这个数字来看,岛城无论是车辆,还是司机数量各约占到全省总量的一成。根据不完全统计,岛城私家车数量在全省排第一,在全国城市中也位于前列。
从我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及驾驶员数量来看,我市在全国范围内也属于大型汽车时代城市。但是我市的路面交通容量,交通通行效率并没有跟上汽车大数据的增长。尤其是停车问题这几年更是成为影响岛城居民的正常生活的主要问题之一。
我市中心城区(市内三区及崂山区),现机动车保有量达到近62万辆,停车需求泊位70.2万个,但现有停车泊位只有35.2万个,这里的缺口是现有停车泊位的一倍。上班要去单位抢车位,下班要去小区抢车位,送孩子上学,出门购物旅游,送人就医都是如此,停车泊位已经成为岛城居民梦寐以求的稀缺资源了!因为历史原因,老城区的停车泊位数量先天不足,在这方面市政府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成效不大,还是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政府相关部门这些年也在加大力度解决停车难,泊位紧张的问题,但是从解决效果来看,总体成效不是很大。停车难是近年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停车难是一项系统工程。
二、存在问题
(一)规划引导调控偏弱。市区的独立公共停车场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停车场用地总量偏少。停车位配建标准偏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和远期发展,急需调整优化。
(二)停车管理秩序不规范。道路、人行道停车设置缺乏规划指导,停车泊位施划设置存在随意性。道路、人行道等公共停车资源的经营管理分散,缺乏有效监督,制约停车收费价格调控机制的建立和资源整合。擅自更改停车场(库)的现象突出,停车场的执法监督管理存在问题。缺乏相关的行业规范,管理手段落后,无法有效发挥既有停车资源的效益。
(三)停车场建设的规模、效率不理想。公共停车场建设总体规模偏小,相对汽车数量增长是“杯水车薪”。建设周期较长,部分项目还存在落地难的情况。扶持和引导公共停车场建设市场化、产业化方面政策制度不完善,社会参与度不高。
三、为此建议
(一)充分利用现有停车资源。由政府牵头,深挖中心城区的停车资源,宏观调控。变以罚代管为以罚导管。将老城区政府部门停车场,夜晚闲置商场停车场,大型交通设施停车场(例如火车站,游轮母港,长途车站等)在正常工作时间(主要是白天)以外的时间(一般为20:00-次日7:00)划为收费公共停车场,解决夜晚集中停车难的问题;充分调研挖掘道路停车空间,优化现有路面资源。
(二)出台相应地方性法规。严查开发商对新建小区及建成小区停车位只卖不租的问题,从法规上给开发商带上紧箍咒。从而根本解决现在存在的小区外马路停车难、一位难求,小区内地下车位空闲的问题,优化现有停车资源。
(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降低公共交通出行成本,大幅提高自驾出行成本,在中心商业区和商务区整体提高停车成本,将一批可开可不开的机动车利用价格杠杆驱离停车位极度紧张的区域。
(四)长期规划需要当政者对城市发展有个五年、十年、二十年的切实可行的规划。青岛到底能容纳多少汽车,有无容纳这些汽车的资源与计划。在中远期规划中应当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在新建小区或者新建城区规划专业停车楼,由向土地要面积转而向天空要空间。并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对开发商未开发或者暂缓开发地块暂时移做停车场使用,并给予开发企业一定补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