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钦龙 即墨市龙泉街道办事处
近年来,伴随市级层面多项战略项目的建设实施,村镇经济快速发展,用水需求也不断增加。随着市级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深入,全市农村规模化供水管网在覆盖率上不断提升,基本做到了全覆盖,但从农村水厂和群众的反映来看,在水质保障、供给效率、管网运营、长效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水质安全隐患。受农村环境的影响,饮用水中微生物、有机物超标严重;受经济条件、技术手段和技术人员短缺的制约,乡镇小水厂制水工艺比较简单,自来水净化、消毒设施不全,水质普遍得不到适时检测;存在一些水厂和水站不按工艺要求制水,水质难以得到保障,饮用水保证率和水质卫生指标合格率低。
(二)供水能力不足。农村供水工程面广量大,单个工程规模小,由于大部分村镇兴建的都是简易水厂和供水站,大量的分散式供水工程设施简陋,很多农民直接饮用易受污染的浅层地下水、坑塘水,遇干旱气候或在干旱季节缺水依然严重,特别是一些单村供水工程,供给能力十分有限,旱季甚至出现村民只能凌晨三、四点接水,一次只能接到一两桶水的情况,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完全难以保障,群众意见较大。
(三)供水管网设施维护滞后。由于早期改水工程在设计、施工、材料、工艺等方面水平较低,很多地方主供水管网材质使用的是PVC材质管材,水厂不敢加压,否则会导致水管破裂,一些地方承压不足,致使居民正常生活用水无法保证;乡镇水厂普遍规模较小,经过长期运行,设备、管网普遍老化,漏失率高;同时由于不少村镇供水工程只有1~2个人管理,且多为没有经过培训的农民,其技术水平较低、管理意识淡薄,对供水设施缺少专业养护。
(四)长效运营存在困难。目前,镇村简易供水工程中,相当一部分产权不清,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落后,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供水工程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积累,维护、维修费用不到位,缺乏供水成本分析和工程运行记录,不少工程甚至连正常的运行费也无法保证,影响了工程效益发挥,也加剧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二、为此建议
(一)加强保障饮水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各河道湾塘用水管理,控制污染源头;主管部门定期监督、定期水质抽检,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水源污染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治理;对严重缺水而经济又相对滞后、水质严重超标(特别是氟砷含量)、又不具备集中供水水源的地方适当规划修建支流引水工程,增加小型蓄水库,纳入集中供水范围;对现有的小规模水站、水厂进行排查,对水源监测、净化能力不达标的,进行整治加强,适当帮扶,保证其基本净水能力。
(二)扩大供水规模。建议根据地理条件合理划分区域供水范围,改变现在单村供水的局面,进一步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对具备集中供水水源条件的地方,建立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同时规范供水工程经营管理,降低人均工程造价和制水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由政府主导,对水厂社会性收费统一扎口管理,在认真进行成本测算的基础上,制定各项费用的收费标准和减免幅度,以保证农村水厂有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
(三)提升水站管网基础设施水平。一方面相关主管部门适当引进一些给排水技术人员,充实供水方面的技术力量,确保供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单位具备相应资质,协同做好水站管网规划、设计、验收等前期工作;另一方面会同建设责任单位、当地政府对存在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和设计问题实地查看,该更换的及时责成更换,该维修的及时维修,该添置的及时添置,确保各项基础设施完善到位,为后续正常、干净地供水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明晰产权和责任,改革管理体制。建议水利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镇级自来水工程进行清产核资,明晰产权归属;公开招标,建立社会化管理模式,明确管理责任。在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或财政一次性兜底支付维修经费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公开发售自来水承包经营权,彻底实行独立核算、政企分开,确保民生工程正常运行。
:32.0pt;mso-char-indent-count:2.0; line-height:28.0pt;mso-line-height-rule:exactly'>(四)长期规划需要当政者对城市发展有个五年、十年、二十年的切实可行的规划。青岛到底能容纳多少汽车,有无容纳这些汽车的资源与计划。在中远期规划中应当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在新建小区或者新建城区规划专业停车楼,由向土地要面积转而向天空要空间。并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对开发商未开发或者暂缓开发地块暂时移做停车场使用,并给予开发企业一定补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