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关于青岛公共交通安全建设问题的建议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7-01-16
字体大小: 打印

陈晓婷  青岛理工大学在读研究生   

  在谈到“限摩”、“禁摩”问题时,人们往往把焦点集中在摩托车犯下的“几宗罪”:噪音污染、空气污染、飞车抢夺、非法营运、严重违章、影响形象。作为一名青岛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我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车辆与交通安全,我深深觉得,除了列举的这些,更应引起足够重视的,应该是青岛的公共交通出行安全问题。

  作为一名新手司机,我有一些更深的体会:当机动车在正常的信号灯放行后,以正常车速行驶到交叉路口,若此时前方突然出现一辆速度极快的摩托车,我相信对于驾龄多年、经验极丰富的老司机,也不一定能够在那么短的距离内确保刹车及时,不造成交通事故,更何况是新手,那种体验可谓是心惊胆战。说实话,车辆之间发生一些小的事故,对比而言不算很严重的问题,毕竟车的外壳对人体而言是有保护作用的;而机动车与摩托车发生事故,一定是非死即伤,即使速度不快,但是很多悲剧都是在所难免的。发生事故后,摩托车的驾驶员及其家庭都会受到重大伤害,而对于那些原本在正常行驶、本分规矩的机动车驾驶员,也往往会因为社会上的“同情弱者”观念,而受到并不公平的评判。这对任何人而言,都是极其痛苦的结果。

  所以,我提议,青岛应当像广州、北京等城市一样,进一步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限摩甚至禁摩,以在更大程度上保障公共交通运行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政府现在应该拿出的,是在有相应的每一步方案实施时,具有很强说服力的公共交通替代摩托车的方案,以彻底打消摩托车主的最大顾虑,这其实也是政府理直气壮“限摩”、“禁摩”的最大理由,可以利用基层宣传等方式,让青岛市的居民有乘坐公共交通或者私家车出行的观念,我相信不久后青岛地铁会发展更快更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青岛“限摩”方案的有效实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