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7-01-16
字体大小: 打印

李甜  崂山区青少年服务中心

  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性的活动。我市社会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从无到有,不断探索,形成了一定规模,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特别是在推动社工专业化发展方面,以适应新形势、新需求。

  一、目前社会工作发展的问题

  我市社会工作的整体发展,尚存在发展较慢、工作规模小、人员数量少,专业化水平不均衡,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激励保障制度等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社工组织结构不清晰。各街道的社工中心都在街道日常管理的大框架下,自成体系、各自独立,各个部门密切配合不够。目前,民政、司法、共青团、妇联等等各个部门都在发展社工,但是社工发展合力还未形成。与此相应的是,社工认知度不高,专业性不被认可,“内部都知道、外部不清楚”等。

  (二)社工工作力量严重不足。现有社工的数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社会工作人员的数量和服务对象比例严重失调,致使社会工作只能在最低程度上满足需求。例如:社会工作人员中从事宏观管理工作的相对较多,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人员数量偏少;行政、计生、社区等领域分布较多,针对学校、医疗、司法、婚姻家庭等急需社会工作人员的领域反而分布较少。

  (三)社工专业程度仍需加强培养。专业社工人员的所学专业大多数和从事工作不对口,没有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知识、技巧的培训,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较简单,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同时,由于社会工作认可度不高,待遇较低,难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服务,无法有效应对和解决新的、复杂的社会问题。

  (四)专业社工队伍的优秀人才的流失。社会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较低、福利待遇和养老、医疗保险等难以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工作的整体推进。有的社工上岗之初表现出了较高的工作热情和干劲,但经过长时间的体验后,他们对这项工作渐渐失去了耐心和兴趣;还有的觉得,社工的专业知识、能力素养不足以帮助服务对象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的时候,又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帮助,从而使社工队伍中的一些人相继离开了社工的岗位。

  (五)专业社工机构仍缺乏。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目前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体制尚不完善,通过项目招投标形式向社工机构购买服务的模式尚处探索阶段,政府购买社工机构服务资金渠道尚未完全建立,社工机构经费来源严重不足。

  二、加强专业化发展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保障和激励机制。1.完善岗位设置。促进社工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专业社工工作要完善管理办法,一般情况下遵循每20 个服务对象配备1名社工,如不满20人,则按照以一类服务对象为主,兼顾其他服务对象的标准确定工作人员及工作量。同时理清服务对象,明确不同岗位社工的职责分工,把社工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在专业领域发挥作用。2.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培训。鼓励社工参加学历进修、全国初/中级社工师和心理咨询师考试,通过此类考试的,给予一次性的奖励。3.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薪资待遇。按照社工的学历、职称、工龄、工作绩效等合理设置工资标准,交纳五险一金,给予相应的福利待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既满足社工基本生活保障又能调动社工的积极性,吸引和留住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有效地提高社会工作的服务水平。4.加强专兼配合。加强专业社工与社区、社团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公益服务、志愿者资源,实现专业社工和志愿者的资源配置,形成优势互补、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对社工机构的扶持力度。1.大力发展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就业渠道和专业提升的载体,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基地,为政府和社会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提供平台。加大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建设运营和购买服务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自主创业,组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2.优化配套机制。政府扶持是发展社会工作的主要推动力量,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社会工作发展。一是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政府购买服务纳入政府预算序列,建立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主要形式的财政支持机制。二是对提供非盈利性专业服务的社会组织,出台相应的税收减免、基金管理政策,鼓励其面向社会募集资金。3.完善项目招投标。梳理政府的社会服务工作,以项目合约的方式交由社会组织承担,逐步实现政府从对社会事务的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并最终成为公共产品的购买者、服务标准的制定者和服务质量的监督者。鼓励有关机构设计出符合对象需求的项目,扩大项目覆盖面;推动好的项目长期化、持续化开展;优化项目经费核算方法,提高人员费用比例,保障项目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