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峰 城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一、基本情况
城区小广告问题屡见不鲜,经常会看到城管人员把墙面、电线杆、社区公告栏上的小广告清理干净,可过段时间后,小广告又死灰复燃。除了乱贴乱画的小广告外,一些商家当街散发小广告宣传的情况也十分让人无奈。市民往往对散发的小广告并不感兴趣,拿到小广告又随手扔了出去,街道上撒落的小广告随处可见,大煞城市风景。从内容合法性来看,主要包括餐馆、外卖、健身会所、楼盘、金融、投下水、维修电器等一些便民事务和代开发票、淫秽色情、办假证、开锁等一些非法内容;从表现形式来看,包括纸制、粘贴纸、喷漆式;从散播地点来看,有电线杆、车站牌、楼道内的墙壁、楼梯防盗门和主干道、行车道等,影响了城市环境、交通安全、社会管理,也严重影响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
二、管理现状
(一)法律依据。目前我市针对城市小广告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青岛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青岛市禁止乱贴乱画广告规定》和《青岛市户外广告的设置管理办法》。
(二)治理方式。一是执法部门加强日常巡查,对发现的乱贴乱画小广告现象,第一时间联系外包清理公司清理。二是启用追呼系统,联合电信部门,对小广告的联系电话进行不间断电话追呼,责令其接受行政处罚,直至上报实施“停机封号”。三是加强工作监督,设立了服务监督电话,及时处理群众举报投诉。
三、城市小广告屡禁不止的原因
(一)市场需求较大。如“房屋租售”“餐馆”等一些便民广告,通过张贴发放传单,即可发展大量潜在客户,包括“办假证”“开发票”等违法广告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二)违法成本较低。乱贴乱画小广告、当街发放广告传单,与在正规媒体上刊登广告相比费用极低,特别是被执法部门查处后,多以责令清理为主、经济处罚为辅,导致违法成本较低,乱贴乱画回潮现象明显。
(三)社会信用体系不够成熟。小广告虽然让老百姓头痛,但是大多数并没有直接影响到个人利益,甚至有时候确实还能“解了燃眉之急”。如找工作、单位提拔高等学历是个门槛,没有的先办个假证试下,通过审查了就万事大吉,即使通不过也不会对其个人征信及其他方面造成什么损失。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引导,发挥群众力量。一是加大宣传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形成全社会诚信自律的良好氛围,提高市民维护身边环境的自觉性。二是建立群众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配套奖惩措施,建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及时发现制止粘贴小广告的行为。
(二)增设便民橱窗,疏堵结合管理。在商超公园、市场社区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及路段,视情增设便民橱窗和便民宣传栏,在橱窗和宣传栏的背面等位置为有需求的便民广告提供栖身之处,安排清理人员定期清理。同时,执法部门加大巡查执法力度,疏堵结合加强管理。
(三)纳入征信系统,挂钩个人信用。据小广告清理外包公司统计,城市小广告中近50%为办假证、私刻公章等违法小广告。这些违法小广告之所以有市场,主要原因在于惩处力度不够,违法成本太低。建议结合手机实名制的施行,将其纳入个人征信系统,记录在行为人个人诚信档案中,使之受到社会保障、银行保险、交通运输等多部门联动惩戒,倒逼行为人自觉遵纪守法,做到从源头上杜绝上述违法行为。
(四)运用科技手段,使之无处立足。市场上已经针对乱贴乱画研制出“防粘贴涂料”,能够有效地防止各种粘合剂、喷涂等各种形式小广告,使其无立足之地,普通粘贴式的街头小广告难以上身。建议联系相关科研单位,加强防粘贴油漆、涂料的技术革新和使用普及,以便有效减少小广告乱贴乱画的数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