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家忠 民进青岛市委
根据中央《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要求,全国各地纷纷将科普场馆的建设提上议事日程。目前,广东,安徽、山东、黑龙江、浙江、湖南、四川、湖北等省级科技馆的新建或改扩建工程相继启动或完工;同时,上海、天津、重庆、杭州、东莞、厦门、宁波、深圳、南京、大连等一批外省城市建设的科技馆,也陆续开馆或正在建设过程中;省内威海、潍坊、济宁、淄博等城市的科技馆已建成或正在建设。
目前,青岛市尚没有市级科技馆设施,科技馆建设步伐已落后于同类城市。建设青岛科技馆,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符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符合青岛市委、市政府打造文化强市的要求,青岛科技馆项目的建设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现代文明城市的主要标志之一。
多年来,青岛市社会各界对科技馆的建设十分关注,“两会”连续多年提出建议和提案,两院院士及科技工作者多次呼吁青岛尽快开工建设科技馆,广大市民及青少年学生对科技馆建设更是期盼已久。
一、世界先进国家及我国其它地区海洋科技馆的建设
世界上发达国家对科技馆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称之为“有远见的投资”,举全社会之力兴办科技馆。目前,世界上有5000座科技博物馆,较有名气的有1000多座,而主要海洋科技博物馆大部分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如:大阪市立海洋博物馆、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馆、摩纳哥海洋博物馆、台州海洋科技馆、韩国丽水世博会主题馆等。通过各种大型装置或展演,综合性的表现各种海洋科技和人文思考。以及人、海、船、港之间的紧密关系。
展示了海洋生物、海洋器具、海洋物理、海洋化学、实用海洋、水族陈列,水产、海洋文化、海洋科学(包括海洋面貌、海洋探索、海洋资源、海洋的未来)、海洋环境、深海展示、船舶与海洋工程、区域探索等。陈列了大量海洋生物标本、仪器工具模型、海船模型、各种资料和实物。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日渐关注和探索的不断深入,海洋科技馆成为现代海洋类展馆发展的热点,细化发展出海洋科技馆、海洋生态馆、海洋文化博物馆、海事博物馆、航海博物馆等不同分支,展示内容也从学科分类向综合性课题转化。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具体知识的体验,更多的通过各种综合展演和探索活动,提升公众的海洋意识,培养开拓的海洋精神。
二、青岛海洋科技博物馆项目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青岛市一直没有建起自己的海洋科技博物馆,这与青岛市的科技发展尤其是海洋科技的发展严重不符。虽有两处海洋展馆,但侧重旅游观光,对青岛市乃至半岛蓝色经济的科技展示明显不足,也难以展现青岛的海洋特色。青岛急需建设自己的综合性的海洋主题科技馆。
据了解,随着青岛市经济的发展,市政府已确定在红岛经济区范围内加快建设青岛科技馆的项目,并将科技馆项目列入红岛经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这给综合性的海洋主题科技馆项目的落地提供了条件,但相关工作停滞不前,项目配套进展缓慢,各项工作没有时间表。
三、对策及建议
青岛科技馆在设计之初,应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的需求进行分类,将科技馆定位为综合性的海洋主题科技馆、城市的科普活动中心、国内一流的科技旅游基地和海洋强市的崭新名片。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可选取公众最感兴趣的海洋谜题的引导,再现一个个神奇震撼、动人心魄的海洋故事,构建生动趣味、引人入胜的主题展厅。
1.根据青岛市科技发展需要及青少年的实际需求,参照其他城市同类项目的功能布局,定位为以“科学·海洋·人”为主题,建设集展览、教育培训、实验、研究、娱乐活动及学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型科普基础设施。
2.利用科技馆项目的建设,填补青岛市级科技馆设施的空白,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推动文化青岛建设的同时,提升蓝色经济的效益和一带一路的建设,成为青岛市重要的精神文明基地和窗口。
3.政府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完成拆迁等前期建设手续的办理工作及配套市政道路、综合管网的建设等。
4.政府应给予政策扶持,尽快完善项目周边配套设施,保障项目建成后的正常运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