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地震局长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宁可备而不震,不可震而不备”的要求,顺利完成上半年防震减灾各项目标任务。6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我局防震减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监测预测任务圆满完成
制定了《青岛市地震局2016年度震情跟踪工作方案》,严格落实24小时不间断监测值班、震情值班制度。截止到6月15日,台网共监测可定位地震92次,其中M0.1级-2.0级地震80次,M2.0级-3.0级地震10次,M3.0-4.0级地震2次。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上报显著性地震《震情》19份,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共编写测震、前兆台网运行月报各6份。完成周、月会商29次,半年(年中)会商1次;参加了山东半岛地区震情趋势研讨会,全省年中地震趋势会商会。
(二)台网运行安全可靠
加强对台网中心、测震台站和传输线路的维护,确保了台网高质量运行,共处理前兆台站故障6次,消除了台站雷雨季节的安全隐患。对各测震台站维护检修8次,对台站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台网中心维护2次,使台网系统功能进一步提升,测震台网运行率、波形可利用率均大于95%,前兆台网仪器日运行率达97%,日数据连续率达96%。完善《台站检查评比实施细则》和《台站检查评分标准》,开展检查评比活动,通报表彰管理先进单位,充分发挥区市地震局管理的积极性。
(三)抗震设防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积极参与我市地铁1号线、潍坊至莱西客运专线等4个重大工程项目的评审工作;认真做好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衔接工作。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网上审批工作。对我局2项行政许可进行重新梳理,并在市直部门(单位)行政审批事项目录中得以保留。三是加大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窗口管理。共办理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核准5项,一般建设工程核准11项。四是深入开展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启动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工作,成立了创建示范城市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济南、广东阳江等地工作经验,完成了创建国家级示范城市方案的制定。上半年完成了5个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申报工作,有10个学校获得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称号。
(四)宣传教育工作更加广泛
为提高全市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5.12”、“7.28”等重要时段,开展一系列地震宣传教育活动。全市共组织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地震应急救援、疏散演练活动近1200场,其中,中小学校演练600多场,社区演练400多场,企业演练30多场,机关演练6场,志愿者队伍演练30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万份,《青岛日报》、《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等媒体都刊登了防震减灾知识等专题文章。电视报道18次、电台广播3次,努力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五)强化地震应急准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认真贯彻《山东省地震局关于开展全省地震应急工作检查的通知》要求,全市开展认真自查,逐项落实,按时上报《青岛市地震应急工作自查报告》。下发《青岛市地震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准备工作的通知》,按照“属地为主,快速响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强化应急准备。配合完成重点区基础数据采集,为高效应对地震灾害提供重要技术支持;配合中国局、省局完成即墨市田横镇南芦村等4个村的数据采集工作。
开展全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普查,全面掌握全市地震系统应急预案、避难场所、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等13个方面的情况,形成《青岛市地震应急指挥资源配置图》,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建立青岛市地震应急与灾情速报微信群,加强应急培训与演练,提高了灾害事故预防和处置能力。完成了青岛市沧口公园国标1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启用演练工作。
(六)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加强
完成了12项专项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科学及时核实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及时处理了即墨市通济街道柘车河村水井升温和莱西市姜山镇西屯村三处水井宏观异常情况。
(七)积极推进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工程项目建设
按时完成了青岛市辖区1个基准站、9个基本站、95个一般站的勘察工作,完成了9个基本背景噪声的测试,并整理编写了所有台站的堪选报告。
(八)机关党建工作顺利开展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局党组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并将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全局党员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二、存在问题
对照新形势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新要求,我市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地震监测台网密度小,基础建设较滞后,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地震监测台网密度和地震预测能力还有待提高。二是全社会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投入不足,基础建设不够完善。三是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不足,自救互救能力应当进一步提高,防震减灾宣传形式需要创新,力度需要加大。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加大重点工作推进力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全面提升地震监测能力
完善强震台网中心系统功能;优化地震前兆台网系统功能;认真落实《青岛市地震监测台站管理制度》、《青岛市地震监测台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推进区市台站管理规范化进程;认真做好地震观测环境与监测设施保护工作;按照省局统一部署开展预警项目相关工作。
(二)全面提升震情保障能力
落实市、区市“震情监视和短临跟踪方案”,实行每周观测资料异常零报告制度;抓好重大活动、重点时段的震情保障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震情值班制度;严格落实震情速报要求,高效处置地震事件;落实《青岛市地震预测意见管理实施细则》,认真做好周、月、年度和特殊时期、重要时段的震情会商;落实《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实施细则》,不断完善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体系。
(三)全面提升综合防御能力
推进地震活断层探测成果应用和地震小区划工作;开展地震安全示范创建活动。继续推进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地震安全示范镇(街道)、地震安全示范企业创建工作;认真抓好省级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和示范区、市建设。
(四)全面提升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进一步提升地震应急救援统一指挥和协调联动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地震专业救援抢险能力。加强应急基础建设,为应急救援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建立应急资源基础数据库,二是推进应急演练常态化,三是加强地震应急后勤保障建设,四是推进避难场所分级分类标准化建设。
(五)全面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推进“中国地震局青岛防震减灾市级示范中心”工程建设,力争年底完成中心主体建设;指导各区(市)完成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建设;推进山东省地震局重点科研基金项目、山东省地震局合同制项目建设;扎实开展“深化融合发展年”活动,全面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六)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度有效措施,完善工作制度,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努力实现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