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业务职能目标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6-11-02
字体大小: 打印

市卫生计生委2016年度业务职能目标

序号

目标名称

目标内容

1

推进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和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计划

开工建设市公共卫生中心,完成市民健康中心、市立医院东院二期年度建设任务,完成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项目立项,开展市第五人民医院扩建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计划和数字化医院建设,全面实施青岛市居民健康信息服务“一号通”工程。

2

增加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疫苗的种类和剂次,免费为60周岁以上低保无牙颌患者安装义齿

在全省率先增加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疫苗的种类、剂次。其中,第一剂次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自2016年3月1日开始接种,第一剂次水痘疫苗自2016年1月1日开始接种,第二剂次水痘疫苗自2016年7月1日开始实施免费接种。

在全省率先为全市60周岁以上低保无牙颌患者免费安装义齿。2016年7月1日起开展就诊人员登记预约,正式启动低保无牙老人免费安装义齿工作,切实改善低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开展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逐步建立科学、有序、合理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选择2个区市进行试点,试点区市区域就诊率达到90%;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财政补助、医改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控制医药费用总额、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药占比增长幅度;化解医疗纠纷,提高群众满意度。

4

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达80%以上,孕妇产前筛查率达85%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97%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年达95%以上;农村育龄妇女增补叶酸服用率达90%以上;孕产妇艾滋病和乙肝检测率分别达85%以上、梅毒检测率达75%以上。

5

深入开展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

围绕打造“蓝盾行动”品牌,开展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提升年活动,做好干细胞临床应用、计划生育、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涉水产品等七项专项执法检查,强化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经常性监督检查和抽检,规范卫生计生市场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6

全面落实二孩政策,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全面落实二孩政策,开展新家庭计划项目试点;协同相关部门完善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协作机制,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能力;推进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流动人口均等化政策知晓率、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落实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均达90%以上。

7

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引进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完成重点学科的验收工作,评审公布C类重点学科。积极引进海内外优质医疗机构、优秀医学专科、优秀医学人才,力争全年达成各类合作项目20个。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和医疗卫生优秀人才培养,完成新一轮21名优秀学科带头人和31名优秀青年医学人才的评审工作。引进高层次人才(含柔性)10名,博士、硕士500名。

8

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新建30个国医馆,开设15个高龄夫妇孕育调养指导门诊;开展“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中医“四大经典”技能大赛,探索中医综合诊疗模式;挖掘民间中医药特色疗法,实施100个中医专病(专技)特色门诊建设项目;以乡村医生为重点,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使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增加100个;举办200场中医养生保健(科普)大讲堂活动,筛选10项家庭中医药适宜技术,实现中医药服务“广覆盖”。

9

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积极争取国家试点,在省驻青公立医院、市和区市两级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以及企业办、大学办等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行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和体现公益性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同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在医改方面的获得感。

10

加快社会办医

推动社会力量办医,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看病就医需求,年内设置登记社会办医院不少于10家。

11

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

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制定《青岛市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并分解责任;以市政府的名义出台《青岛市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贯彻落实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中医药工作协调机制;落实在医改中中医药使用的扶持政策;组建中医药发展集团,建立中医特色的医联体;推进与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战略合作,加快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特色诊疗中心建设步伐;开发旅游资源,遴选打造中医养生旅游线(基地);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深化实施“送汤药上门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