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健全完善社保体系,大力提升人才队伍素质,稳步实施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依法开展劳动关系执法维权,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改革、补短板、兜底线、防风险,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新强态。
一、着力促进就业创业
围绕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3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深入推进“两个工程”、实施“三项行动”。
“两个工程”,一是实施“大众创业”工程。深入贯彻《关于实施大众创业工程、打造创业之都的意见》,出台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管理办法,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平台和返乡创业园。实施返乡创业工程,推进大学生创业海鸥行动计划,促进大众创业向纵深发展。二是实施“技能青岛”工程。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改革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深化技工院校集团化改革,举办第十四届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
“三项行动”,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行动。健全政府部门联动促进就业体系,创新政策落实评估机制,开展“就业创业政策推进年”。建立失业动态监测、预测预警和预防调控“三位一体”失业预警机制。根据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就业服务,切实预防系统性、规模性失业风险。二是实施重点群体就业行动。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强化综合职业能力培训,实施高校毕业生留青行动,招募一批“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确保本市生源毕业生就业率92%以上、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率100%。深入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权益保障、公共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对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的扶持。三是实施就业服务提升计划。完善劳动力资源动态管理机制,实施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帮扶行动,创新“互联网+就业创业”服务模式,推进“智慧就业”工程,落实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健全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
二、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更加公平可持续的要求,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重点抓好“三项改革”、建设“两个体系”、实施“一项计划”。
“三项改革”,一是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统筹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二是开展非营利性民办院校教师同等待遇改革试点。三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定点医院医疗费结算办法,出台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诚信评价办法,实行医疗、生育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推进定点医保机构服务监控,提高社保基金使用效率。
“两个体系”,一是建设“惠民医保”体系。在建设诚信医保、智慧医保基础上,扶持发展惠民示范医院,建立专业化医保定点中心,逐步形成以“精准医疗”为核心的惠民医保体系。完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待遇。二是健全经办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规范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流程,全面推行社保卡就医功能,推行网上经办、掌上社保、自助终端等便民服务新模式。
“一项计划”,是按照国家、省部署,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确保全年社保基金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到2017年年底前实现全民参保登记。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开展“三项行动”、实施“两个计划”、推进“一项改革”,确保完成“111”引才目标。
“三项行动”,一是开展靶向引才行动。围绕财富管理金融改革试验区、“海洋+”等重点任务,开展专题引才、特色引才活动。实施事业单位多元化招聘办法,完善高层次紧缺人才目录,加大事业单位引才力度。二是开展人才国际化行动。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研究组建“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智力合作联盟,推进海外人才来青开展智力研修及离岸创新创业活动。三是开展高技能人才助推行动。实施“2016-2018青岛制造高技能人才助推计划”,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评价积分管理办法,畅通高技能人才成长渠道。
“两个计划”,一是启动高端人才倍增计划。完善博士后培养制度,提升专业技术人才“两站一基地”梯队培养水平。建设首个“国家级海外引智示范区”,推行高层次人才“绿卡”服务模式,创新举办第16届“蓝洽会”,大力引进高端外国专家和团队。二是启动人才服务提升计划。健全人才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全面推行人才交流服务标准化建设。完善积分落户与人才引进落户工作机制。健全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高层次人才创业中心运营机制,建成海洋人才创业中心、院士专家创业创新园。
“一项改革”,是实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按照国家、省部署,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深化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在西海岸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试点下放部分评审管理权限。
四、提升人事制度科学化管理水平
围绕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进一步健全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重点推进“三项改革”、完成“三项任务”。
“三项改革”,一是推进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根据国家、省部署,启动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继续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试点。深入推进公务员平时考核试点。二是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出台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人员创新创业政策,在全市中小学推行教师聘用制改革,在具备条件的公立医院试行岗位聘用制改革。三是推进职员管理改革。深化事业单位职员制度改革,推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职员管理改革,跟进重点功能区发展情况,推进蓝色硅谷等功能区职员管理改革。
“三项任务”,一是完善公务员管理培训制度。强化公务员四类培训,推进公务员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开展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实施情况监督检查。二是完成招考任务。拓宽基层公务员来源渠道,做好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工作。加强考试管理,确保各类人事考试安全。三是稳妥做好军转安置工作。完善军转干部“阳光安置”办法,出台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扶持政策,调整完善企军政策。
五、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抓住“四个环节”,努力化解矛盾风险,提升劳动关系和谐水平。一是出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意见。加强与国家、省对接,结合青岛实际,研究出台我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贯彻意见。二是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加快推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稳妥做好“僵尸企业”、环保搬迁企业等劳动关系调整和人员分流安置方案审查工作。开展经常性矛盾排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加强企业工资分配指导。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同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扩大集体协商覆盖范围。四是加大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效能建设,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体系,确保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劳动监察案件按期结案率分别达到98%、95%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