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2016年工作打算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6-02-25
字体大小: 打印

  2016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主题,进一步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加强依法治教,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快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为2020年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开好局、起好步。

  一、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一)深化德育综合改革。创新德育工作载体和形式,积极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广泛开展爱党、爱国、爱家乡教育和《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学习践行活动,抓好劳动教育,积极推行学生志愿服务,着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家长委员会专业化建设,建立完善家校融合的有效机制,增强家校育人合力。

  (二)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落实《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意见》,总结推广优秀教学成果,推出60门义务教育精品学校课程和30门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鼓励和支持普通高中学校加大选修课开设力度,全面推行选课走班、分层教学和学分制改革;组织初中学生“职业体验”活动,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测评,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探索综合高中办学模式,支持普通高中与高等院校、职业学校联合育人,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搭建平台。加强创新、创业、创客教育,制订实施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推进创新与实践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藏马山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平度蓝树谷青少年社会职业体验园、青岛世园集团青岛科技中心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推动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小创客成长。

  (三)深化体育、艺术教育改革。以深入开展国家青少年校园足球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继续推动校园足球、游泳课程的普及,鼓励支持奥运项目进校园,开展中小学生体质抽测并发布体质监测报告,提升学生的健康素质。以承办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为契机,改善艺术教育设施,加强学校艺术团建设,开展艺术家进校园等活动,提升城乡艺术教育水平。采取购买服务形式,利用社会资源发展体育、艺术特色项目,培养学生的体育、艺术特长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四)深化干部教师管理和培养改革。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开展“立德树人,让师爱在岗位上闪光”主题教育活动,推广教师志愿服务,进一步打造名师课堂、青青义教、支教岛等教师志愿服务品牌。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实行小学和学前教育师资“3+4”对口贯通培养改革,加快推进幼儿师专建设,健全我市教育培养体系。改进加强教师培训,开展新教师跟岗培训试点,抓好信息化等全员培训,探索建立以个性化、精准化为特点的校本培训制度,提高培训实效。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大农村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教师招聘和培训力度,实施农村教师关爱工程,确保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启动第二批青岛市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继续举办教育家成长论坛,发挥名师、名校长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加大优秀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力度。

  二、以补齐短板为着力点,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一)着力提升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水平。继续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新建、改扩建60所幼儿园,为400所农村幼儿园配齐保育教育设施;进一步规范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管理,支持三区在普惠资源不足的区域回购配套幼儿园;深入推进早期教育实验,2-3岁婴幼儿和家长受指导率达到90%以上,年底前全面完成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各项任务。

  (二)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全域均衡发展。抓好顶层设计,推进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等标准的统一。抓好“全面改薄”工作,统筹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全市新建、改扩建98所普通中小学,改造100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中小学标准化食堂200所。抓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和办学模式改革,深入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工作,扩大学区制管理和优质中小学跨区域合作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95%的普通中小学达到市现代化学校标准。

  (三)着力完善特殊群体就学保障体系。推进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医教结合改革,办好自闭症儿童实验班,加快青岛盲校新校建设,提升我市特殊教育水平。完善新市民子女就学政策,保障新市民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提高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资助标准,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四)着力保障学校安全稳定。发挥“青岛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作用,推动安全教育课程规范化;制订中小学幼儿园逃生疏散演练标准,组织中小学生安全应急体验活动,提升师生自救自护能力。加强部门联动,依法规范校车管理,抓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建立学生意外伤害等事故应急处置和善后处理第三方调解机制,为广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以优化教育结构为主攻方向,努力推动教育协调发展

  (一)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高中段普职教育和中、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开展职业教育五年制贯通培养试点工作,积极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加强职业教育资源全域统筹,推进职业学校、专业布局调整和选址新建等工作,启动“十百千万”工程第一轮建设,加强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建设,加大“双师型”教师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二)加快发展优质高等教育。积极吸引国内高水平大学来青办学,支持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研究院在青发展,协调推动中国科学院科教融合基地、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在青项目落地,加快推进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以及德国波恩大学等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办学。完成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一期工程并正式招生。推动在青高校高水平发展,启动在青本科高校一流学科培育工程,继续开展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和本科高校重点学科市校共建,推进在青高校的部、省、市共建和青岛农业大学平度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开展在青高校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评估,着力提升在青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积极发展终身教育。制订实施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措施,推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加强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办好青岛社区大学,指导区市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建立学分银行(学分认证中心),推进全日制、成人教育课程及劳动资格证书之间成果积累、转换、互认体系建设,畅通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学习通道。

  (四)鼓励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制订实施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高水平教育服务。举办民办教育高端论坛,积极吸引境内外教育家、企业家来青办学。实施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教师养老保险改革,搭建民办学校人才引进平台,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全市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四、以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教育体系为重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一)积极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教育国际化试验园区规划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推动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合作,促进中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融合。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在30所中小学校试点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开展普通高中国际化课程实验,鼓励职业学校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深入推进中德职教合作(青岛)示范基地建设和合作办学项目。

  (二)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青岛市“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完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85%的中小学建成智慧校园。建设教育数字资源开发中心,整合共享优质网络课程及配套资源,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开展国家教育装备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现代化教育装备标准制订实施和3D教学系统等教育装备的应用。

  (三)进一步培育蓝色海洋教育特色。丰富中小学海洋教育活动内容,加强课程和师资建设,建立海洋教育基地服务支持中小学生实践的有效机制,提升中小学海洋教育实施水平。开工建设蓝色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一期工程,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组织、骨干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加强涉海类重点专业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支持在青高校海洋学科发展,更好地服务于蓝色经济区建设。

  五、以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一)强化规划和标准引领。印发《青岛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青岛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6-2020年)》,深入推进国家级、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深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固化有效成果,推广先进经验。制订青岛市教育标准目录清单,探索建立具有国际视野、青岛特色的分层、分类教育标准体系。

  (二)强化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出台《青岛市学校管理办法》,建立完善教育管、办、评基本制度体系。加强学校章程执行的指导和督查,扩大学校管理权限清单制度试点,加快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运行机制,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深化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加大对非法办学、违法办学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完善督导评估公示、限期整改、约谈、问责等制度,构建基于学生发展的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标准体系,积极推进第三方评价教育工作,提高教育督导实效,推动教育评价科学化。

  (三)强化教育服务。组织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深化机关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形成以创先争优为导向的良好工作氛围。做好重大教育信息和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的新闻发布、政策解读工作,健全工作响应机制,及时准确回应群众关切。加强教育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行网上审批模式,实施机关工作流程再造,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