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质监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6-07-20
字体大小: 打印

  上半年,市质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担当作为,锐意改革创新,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品牌和“标准化+”战略,全力保障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狠抓质量提升,促进全市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和品牌建设。一是起草完成《青岛市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待市政府审核后印发;编制完成全市质量状况分析。二是扎实推进名牌培育和奖励工作,组织申报山东名牌产品81个、山东省服务名牌83个;城阳区高速列车研发制造产业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获得质检总局授牌;协调市财政对2012-2015年度新创工业知名品牌实施奖励。三是完成第四届青岛市市长质量奖评审工作,组织推荐1家企业和2名个人申报第六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四是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组织了两期全市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培训,对49家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

  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一是起草了《青岛市“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征求意见稿),协助市政府召开了以“国际标准化发展与企业参与”为主题的第8次新常态·新动力座谈会。二是组织崂山区、胶州李哥庄镇等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联合国内其他9个城市开展国家内贸流通标准化联盟试点。三是启动筹建以海尔集团公司为依托的国家家用电器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青岛),组织中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四是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5家,对黄岛区承担的国家级蓝莓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进行了国家验收,对青岛市人才交流中心等3家试点单位进行了中期评估,发布了一批青岛市地方标准规范。五是成立了青岛大学标准化战略研究院,开展了“标准化+”征文活动,举办4期标准化培训班,积极推进国际标准(青岛)论坛筹办调研工作。

  (二)严守安全底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狠抓特种设备安全。一是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和检验工作的通知》。二是强化安全监督检查,深化电梯安全等“三大战役”,对高新区进行包片检查,发现问题及各类安全隐患418项,现场下达安全指令书46份。三是着力提升电梯安全监管水平,积极争取市人大将《关于加强电梯运行监督管理的建议》列为十大督办建议,完成了电梯安全应急和监控中心登记工作,开展《青岛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在市北、城阳等区市先行试点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四是强化宣传培训,开展法律法规宣贯,组织“电梯安全教育进校园”等活动,多次开展特种设备专项应急演练。

  严格工业产品质量监管。一是创新监督抽查目录确定方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确定《2016年工业产品质量市监督抽查目录》,计划全年对79类1934批次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对4-5种产品进行风险监测。二是积极探索“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模式,上半年对儿童服装等41种产品、737家企业的764批次工业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26批不合格产品已经全部进入后处理程序。三是开展了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等7项专项整治行动,促进工业产品质量提升。

  加大执法打假力度。一是围绕“质检利剑”和“打击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开展消费品等重点领域专项执法行动5项次,出动执法人数10797人次,检查企业3763家次;查处违法案件112起,罚没款1025.95万元。二是配合做好全市非应急类热线整合工作,充实完善12365热线知识库,上半年受理各类投诉举报信息2347件次,有效业务量继续位居全省首位。三是发布青岛市2015年质监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及投诉举报维权报告,引起广泛关注,社会反响强烈。

  (三)加速改革创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推进改革合作项目建设。根据国家关于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的部署要求,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了《关于组建青岛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的方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8座实验楼全部封顶,部分设备陆续进场安装;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支持,获批筹建“海洋水下设备试验和检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青岛国家海洋设备重大产品研发和试验检测平台”项目,并获国家建设资金支持,成为全国质监系统第一家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质检中心基地二期工程,完成防雷、环保、人防、节能、规划、消防验收。市特检院与中国特检院联合组建了中国特检院装卸和储运设备(青岛)检测中心,开展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和安全评估。

  推进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一是编制完成《青岛市“十三五”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规划》,修订完善了《青岛市质监局科技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组织申报国家科技项目1项、省局科技项目11项。二是检验检测能力不断增强,首次承接中国标准动车组无线上网系统电磁兼容及环境性能安规等研发性测试,新增建设6项计量标准。三是承担的国家发改委电子商务项目、国家标准委的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课题顺利验收。四是启动建立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互联互通综合检测平台,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合作开展充电设施自愿认证检测与认证。

  (四)深化“放管服”,惠及市场发展和民生民计

  优化行政审批效能。一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计量检定员资格核准、社会公正计量行和进口计量器具检定等行政许可事项;严格执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延续换证免予现场核查、发证检验程序和起重机制造增项许可实施免审证简易许可程序,减轻企业负担。二是简化受理条件,加强审批标准化建设,将市局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编制了服务指南,方便了企业群众。三是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使市局受理及审批的许可事项,全部实现了网上申请、受理和审批,试行部分行政许可事项快递送达程序。上半年受理各类许可事项650余件,按时受理率和上报率均达到100%。四是主动作为,开通绿色通道,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获得企业好评。

  推进民生计量建设。一是结合消费领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对650家加油(气)站实施监督检查,对6万多台件器具进行了检定,立案查处20起电子秤计量违法行为,罚款32.95万元。二是对65家定量包装商品生产和销售单位生产和销售的416批次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进行监督抽检。三是对全市196家医疗卫生单位的13802台在用计量器具进行督查检查,督促相关单位进行了整改。四是探索计量监督管理新模式,推动区(市)局将计量监督管理纳入市场监管所职责,鼓励集贸市场统一配备、管理电子计价秤。

  二、存在问题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特种设备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落实还需进一步加强,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提高监管效能的水平还有待提升;二是标准化+”工作任务艰巨,协调推进机制有待加强,标准化工作人才匮乏。

  下半年,市质监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狠抓质量安全监管,全面促进质量提升,服务全市经济创新发展。

  一是坚持安全第一,狠抓质量安全监管。继续做好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等“三大战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进质监大数据研发建设,提升监管效能。开展重点领域产品专项整治和监督抽查,持续加大执法打假力度。

  二是坚持质量为本,全面促进质量提升。扎实推进质量工作考核,组织质量月系列活动,启动“蓝领质量素质提升”工程。出台《青岛市“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和《2016-2017年度标准化+行动计划方案》,深入推进工业、农业、社会管理等领域标准化工作。

  三是坚持改革为要,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积极稳妥地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尽快完成国家质检中心基地二期工程全面竣工验收,加快推进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建设,启动筹建国家海洋工程装备检验检测联盟,稳步推进同中国计量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机构的合资合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