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市工商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三创”行动、“三个中心”和国际城市建设等全市重点任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市场监管,整顿消费市场秩序,推动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速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优化登记服务,出台“商事登记审批信息互联共享工作规则”,开发建成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登记审批信息在各职能部门间的自动推送。释放住所资源,出台“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实施住所申报承诺制,进一步降低了准入门槛;借鉴上海自贸区改革经验,试行住所登记“席位注册”,为市场主体提供住所托管服务,有效化解了市场准入瓶颈。积极探索创新,在4个区(市)分别开展了全程电子化登记、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试点,办事效率明显提升。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8.62 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98.61万户,同比分别增长16.49%、26.58%。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推进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归集工商部门信用数据,整合形成各类企业信用信息600余万条。推进信用信息公示,2015年度年报公示率达到95.17%。创新推出新设企业信用承诺制度,加强失信行为事前警示,目前已有7500余户企业作出信用承诺。出台《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意见》,2.58万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实施“双随机”抽查模式,抽查企业8694家,2084家企业主动整改纠错。加强部门协同监管,与国税、地税等部门签署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有效限制了失信主体参与市场经营活动。
(二)全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增创了经济发展新优势
积极谋划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编制“十三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民营经济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编印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汇编及指南,形成了惠企政策“一本通”。开展民营企业景气状况监测和专项调研,实施“百千万培训计划”,推行民企注册“专办员”制度,全方位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打造“红盾银企家园”助企融资平台,通过动产抵押等方式,帮助企业融资52.23亿元。今年以来,全市新增民营市场主体8.38万户,同比增长14.59%。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制定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促进经济发展意见,着力提升商标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9.8万件;行政认定驰名商标123件,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二;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申请1964件,居全国各城市首位。加快国家广告产业园建设,入园注册企达432家,园内广告企业经营额达5.2亿元。加强全市广告媒介、技术、人才创新,推动广告业提档升级,全市广告经营单位达1.05万家,年广告经营额达45亿元。
(三)切实加强监管执法,营造了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监管,集中开展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协助省工商局查办了全省首起垄断案件。大力开展“无虚假违法广告城市”创建活动,今年前五个月我市媒体广告综合排名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国家工商总局甘霖副局长赴我市调研期间给予充分肯定。创新网络市场监管机制,推动监管职能整体向线上拓展延伸,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加强农贸市场监管,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迅速调整理顺农贸市场监管职责,建立了市农贸市场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力落实市办实事任务要求,认真做好15处农贸市场的新建和升级改造工作,实行驻场式管理和常态化督查,确保了实事工程的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推进。
(四)深入开展消费市场整治,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认真履行全市消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牵头职责,围绕“吃住行游娱购”重点领域、“三点一带、一区多街”重点区域,突出市场顽疾,集中开展整治。建立侵权行为发现、消费纠纷应急、举报投诉反应、执法调处、典型案例曝光、执法过错追责等六项机制,实行侵权行为有奖举报、应急性消费纠纷先行赔付,构建起了完整的消费市场监管链条。积极推广大数据应用,定期分析研判12315投诉举报数据,围绕反映集中的农贸市场短斤少两、欺诈宰客等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查处“鬼秤”案件62件,均按照法律上限予以2万元处罚,有力震慑了市场违法行为。借鉴中消协“国内部分旅游线路体验式调查”做法,组织开展海上观光、“一日游”等消费体验活动,促进了消费市场秩序明显改观。加强12315建设,实行24小时人工值守,配套开通录音、短信、微博、邮箱四个受理平台,落实首接负责制,确保热线打得进、接得通、受理好、分流快,上半年共受理来电9.19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50余万元。提高消费教育引导水平,组织开展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新消费、我做主”万人消费体验活动,增强了消费者维权意识。实施“红盾质量维权行动”,完成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450批次,进一步推动了维权关口前移。
(五)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夯实了工商事业发展基础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重点,以“党建工作基础建设年”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着力增强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开展“守纪律、强作风、树形象”专题教育活动,营造了“想干事、干成事、善共事、不误事、不坏事、不怕事、不出事”的良好氛围。出台市局《关于治理“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加强问责管理支持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树立了“有人负责我服从、没人负责我负责”的正确导向。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制定局党委主体责任清单和纪委监督责任清单,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推动了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全力配合市委巡视组开展巡视工作,对照巡视组反馈意见,主动对号入座,深刻反躬自省,认真抓好整改工作。
上半年市工商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与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要求还一定差距。一是企业注册便利化程度仍有提升空间,信用体系建设步伐需加快。二是民营经济竞争力不够强,实力强、层次高的民营企业集群较为缺乏。三是互联网、广告等领域的监管工作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加强跟进研究、实施有效监管。四是扰乱消费者市场秩序的各类现象时有发生,整治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着力点,推动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市场准入便利化,完成“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进一步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为经济“强身”。
二是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主动适应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产业、新商业模式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监管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虚假违法广告、网络侵权假冒等监管执法,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抓好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加快推动15处农贸市场新建改造项目,严格把关工程质量,全力打造成优质工程和民心工程。
三是持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深入贯彻李克强总理关于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有关要求,坚持落实政策、放开放活、鼓励创新、优化服务,着力解决困扰民企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全方位做好商标注册、应用、保护和管理工作,利用商标无形资产增加效益、开拓市场。加快国家广告产业园建设,促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广告融合发展,培育打造广告业新增长点。
四是持续整顿消费市场秩序。针对旅游旺季消费市场特点,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导向,严格治理标准,开展有声势、有震动的整治行动,形成高压态势,确保消费市场秩序有序、公正、繁荣。要继续落实节假日值班、应急值守、舆情处置等规定,及时妥善处置各类消费纠纷。
五是持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切实抓好巡视整改工作,确保队伍清正、干部廉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