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司法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6-07-20
字体大小: 打印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持“强基础、促规范、办实事”,各项工作如期推进。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基层探索和统筹协调并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青岛市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汇报稿)已经市政府11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区(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70%,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建成率达46%,社区(村居)司法行政工作室建成率达88.7%,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二)场所安全和教育改造并进——监狱与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平稳运行。狠抓监管、生产、生活、资产、队伍“五个安全”, 全市监狱系统连续16年以上未发生脱逃等重大监管安全事故,监管安全和生产安全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监管场所实现毒品“零”带入。严格依法审核办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案件,上半年办理案件 件,保持“零差错”。积极推进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深化“心桥”救助品牌,救助   145人。市强戒所开放日活动接待媒体记者、社会各界人士、大中院校学生1000余人。

  (三)监督管理和教育矫治并用——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发展。严格落实社区矫正调查评估量化办法,开展拟适用社区矫正调查评估1552件,综合采信率达100%,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管理率达100%。严格依法执行各项监管规定,年内警告14人、撤销缓刑3人、撤销假释2人、收监执行1人。1-6月份组织集中教育1.8万余人次、个别教育1.5万余人次,开展心理辅导5800余人次、进行社区服务2.4万余人次。全市10个区(市)司法局全部加挂社区矫正管理局牌子。刑满释放人员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教育帮扶工作有序开展。

  (四)创新创优与便民惠民并重——法律服务与法律援助工作提质增效。切实强化行业监管,认真开展公证“优服务、提效能、促发展”“司法鉴定行业秩序整顿年”等教育整顿活动。大力推进便民服务措施创新,全省率先实现网上公证服务受理,公证延时预约服务1000 余人次,为棚户区改造提供公证服务1.4万户。组建新一届331人市级法律援助律师团,创新开拓法律援助网络专职值班律师服务渠道。积极协调推动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健全律师行业执业权利保障和惩戒制度。上半年,全市律师办理案件25560件、公证机构办理业务49045件、司法鉴定机构办理业务5262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595件,“12348”专线接听解答群众来电19314人次,法律援助手机报累计发送信息6.5万条,1个律师事务所和1名律师荣膺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和全国优秀律师称号。

  (五)专业特色和规范发展并举——人民调解工作与基层基础建设日趋完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深入发展,指导消费纠纷、劳动人事争议、保险行业建立了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全市现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142个,涉及20多个领域,年内调处纠纷1600余起。建立完善“12348”人民调解指挥分流平台流转案件专办机制,年内平台流转纠纷事项万余件。深入推进基层阵地规范化建设,全市新建“明星司法所”28个,获评省级规范化司法所68个。 

  (六)行政推动与社会协同并驱——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创新局面。积极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实施,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表决通过《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的决议》。制定下发《关于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考法述法工作的通知》,领导干部、公务员网上学法考法走在了全省前列。健全完善各单位齐抓共管,学校、社会力量各尽其责的青少年普法工作格局,受到全国关工委充分肯定。全面实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推动将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推进“以案释法”,协调相关部门成立法治宣传媒体栏目联动协调领导机制,全新推出《丁一说法》广播栏目,积极运用全媒体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在全国第八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市普法办被表彰为“全国先进普法办”,李沧区、城阳区、胶州市被表彰为全国法治宣传先进县(市、区)。同时,扎实推进上级部署的人民监督员、司法考试等改革试点事项。

  二、存在问题

  上半年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群众期待要求相比,仍然存在法律服务行业队伍的管理手段不完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方式方法较落后、法律援助应援尽援的工作目标未实现等问题。

  三、下半年打算

  下半年,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严格依法执行刑罚,深化狱(所)务公开,确保监管场所持续安全稳定,不断提升教育改造质量和戒毒效果;加强法律服务队伍管理,规范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行为,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网络,积极推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好国家司法考试青岛考区考务工作。探索建立司法行政工作参与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全面推动“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扎实推进中央、省、市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