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青岛市林业工作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美丽青岛为目标,按照生态优先、产业支撑、文化引领的发展思路,继续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升行动,实施生态“五项提升,十大工程”,不断提高我市现代林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一、科学谋划,深入挖潜,确保造林绿化提质增量
在继续拓展造林空间、增加造林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森林抚育和林分改造力度,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林地生产力,促进全市森林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结合国家正在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立足林业实际,重点依托村边、水边、路边开展村庄、水系绿化和通道林带建设,计划新增造林6万亩,森林抚育30万亩、林分改造提升5万亩,着力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林地生产力;积极争取市财政支持,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村,推广开展“经济树种进万家”活动,美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增加农民创收途径。
二、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维护生态安全
(一)森林防火工作
一是严格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五条标准”要求,把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贯穿到森林防火的全过程。二是按照“半小时防火圈”标准,加快山林防火通道和隔离带建设;按照每5000亩山林建1处蓄水点的标准,完善水灭火系统建设;将主要进山路口设立检查站,从源头上拉起安全防护网。三是加强火源管控,全面实施依法治火,按照《关于禁止在森林高火险区野外用火的通告》要求,依法管理规范野外用火行为。四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全面查找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防火区域内存在的火灾隐患。五是重点筹备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设,包含有线、无线(移动)、网络在内的森林防火通信体系,火场应急通信和应急调度指挥系统,森林防火调度指挥信息网络,实现与上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网络连接和对全市林火实时监控。六是利用“自媒体+传统”方式,在重要节点时期,进行社会全域宣传,始终保持森林防火宣传 “高密度、高强度、高覆盖”的态势,形成人人参与森林防火、人人关注森林防火的良好氛围。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加强防控减灾、监测预警、检疫御灾三大体系建设,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确保有虫不成灾,实现美国白蛾面积和发生乡镇继续双下降,松材线虫病得到有效控制,拔除疫点。计划完成无人机监测松材线虫病153万亩次,飞防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195万亩次,建设崂山、黄岛2个省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测报标准站。
(三)林业行政执法
强化林业执法业务培训,学习借鉴先进林业执法技术、手段和经验,切实提升执法水平;认真开展执法质量考评,规范执法工作;组织多种形式的集中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乱征滥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经营假冒伪劣林木种苗(种子)等违法犯罪行为。联合宣传部、团市委、教育局等部门,向全社会发放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生态资源科普文册和保护倡议书,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自觉抵制涉林违法行为。
三、拓展思路,丰富手段,持续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
(一)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依法治林
将依法治林始终贯穿于今后实际工作中,深入贯彻执行新《种子法》,参与修订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结合岛城实际提出实际意见建议,加速制定有效适用我市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办法和措施,尽快正式出台《青岛市湿地保护条例》、《青岛市森林防火条例》等法规条例;认真做好《青岛市2016-2025年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和《青岛市2016-2025年退化防护林改造提升规划》的编制;完成国有林场改革的调查、数据档案建立、落实国有林场改革政策,增强林场发展活力。
(二)创新森林管护模式,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加快研究探索森林资源成果的巩固、管理和保护工作;实施林木种子工程,提高科技育苗水平;实行万亩林场 “目标树”等管理试点,充分调动林场建设单位的积极性,改善林分林相,提高林场林木资源保存率,围绕万亩林场发展,搭建现代林业“三创”平台,广泛吸引各界人才参与经营管理,汇集国内外林业新品种、新品牌。
(三)加强森林生态社会功能建设,充分体现民生林业价值
深入推进森林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加快森林资源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林业资源“一张图”基础数据库;强化林场社会化功能体现,充分利用湿地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特色,建设休闲度假基地、野生动植物科普基地、历史文化传承基地;加快推进森林资源信息平台建设,深入推进森林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完善森林对气候生态的效能评估和信息发布体系,展现林业发展对社会的贡献。推进青岛国际木材交易产业园、青岛儿童植物园和青岛碳汇交易所建设项目。
(四)加大科技支撑,推动林业工作持续科学发展
积极开展智慧林业建设,探索“互联网+林业”新模式,做好数字林业成果转化,强化造林绿化、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领域的信息化管理;与山东大学合作开展生态定位站建设,为全面提升林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持续推进科技育苗水平,进一步推广国家林业局观赏花卉苗木项目和重点特种林业的保护与研究,引进驯化一批林木种苗新品种,夯实林业产业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