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市林业系统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生态保护优先、绿色产业支撑、生态文化引领的发展战略,创新森林资源利用方式,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十大工程,不断满足青岛市城市发展的生态民生需求。现将我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注重提质挖潜,推进国土绿化建设。一是依托村边、水边、路边,开展村庄绿化、洋河、白沙河等水系绿化和沈海、青新高速公路等通道林带建设,构建多彩生态廊道;二是对火烧迹地及其周边林地实施造林补植,目前已恢复火烧迹地1720亩;三是对主干道可视范围内5万亩生态公益林重点区域实施林分改造,增加乡土彩叶树种,林下补植耐阴灌木,形成复层植物群落;四是在平度、莱西规划建设青岛北部生态屏障区,已完成现场勘查和调研工作;五是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废弃矿山,实施山体复绿,截至目前,已吸纳社会资本3亿余元,绿化面积1.48万亩。截至6月底,全市已完成营造林12.7万亩,占年度计划的84.7%,森林抚育6万亩,建设义务植树基地12个,全民尽责率83%以上。
(二)加大保护力度,维护全域生态安全。 1、强化组织管理,不断提升森林防火能力。先后7次召开森林防火会议,组织5次全市性督查检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火灾扑救安全工作的通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救援理念,下发《关于2016年清明期间天气情况及森林火险趋势预测》,发布预警10期,加强森林防火形势和工作的分析预判;从2月1日全面实行封山管理,强化打击野外违法用火工作;实行24小时运行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双人双岗值班和市、区市、街镇、村居的森林防火四级联动机制,全市5000名护林员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2、实施科学防控,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利用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立体监测,发现崂山等四个疫情区病死树800余株;对全市120万亩松林进行了人工地面普查;加强对疫木除治的全程监控,共安全除治病死树5.41万株;完成苗木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复检800多万株;下发《青岛市2016年度飞机施药防治美国白蛾实施方案》,飞行500余架次,防治188万亩。3、全面依法治林,做好湿地保护和涉林执法。修编《青岛市湿地保护规划》,已通过市法制办合法性审查,湿地红线划定工作全面展开。下发《青岛市森林公安“执法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举办森林公安大讲堂3期;开展“打击野外违法违规用火”、“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截止目前,共办理涉林刑事案件7起,行政案件85起。4、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完善林业资源管理。修订《青岛市林业局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定《青岛市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推进《林地利用保护规划》修编和批复实施;部署省级以上森林公园、自然湿地与湿地公园范围、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划定;下发《青岛市林业局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抽查工作方案》,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梳理汇总和校对;共办理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审核11宗地,面积0.38万亩,核发木材运输证9573份。
(三)创新管护模式,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对已建万亩林场加强养护管理,推进“目标树”管理模式试点,加快胶州“永存森林”项目建设;编制《青岛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2025)》;开展了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崂山区域库建设,建设紫椴等珍稀濒危树种原地保存林45公顷;组织推荐崂山林场青岛百合国家种质资源库1处,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2处。
(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引导发展油用牡丹、薄壳核桃等特色经济林。黄岛区采用“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在全省率先建立起食用菌标准化生产体系,形成仿野生香菇、黑木耳、平菇、珍稀食用菌四大生产基地;即墨市精心打造灵山玫瑰小镇,成为集观光摄影、产业深加工和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玫瑰产业园区;胶州市采取“公司+合作社+支部+农户”的模式,种植油用牡丹1000亩,以土地、劳动力入股等形式,最大限度的增加农民收入;莱西市发展经济林1.2万亩,栽植核桃、板栗等经济树种120万株。围绕林业产业发展,举办了以“点亮绿色经济 创新生态之路”为主题的首届林业创客大赛,广泛吸引各界人才参与科研研发和经营管理。上半年,全市共栽植经济林3.1万亩,青岛隆辉农业蓝莓采摘观光园被评为“山东省十佳观光果园”。
(五)深入开展调研,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对全市510个经济薄弱村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其中山区村172个,山林面积11.84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7.4万亩,15度以上坡耕地15.11万亩,粮食单产水平较低。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推进经济林产业和退耕还果还林工程建设,持续开展“经济树种进万家”活动,目前,胶州已完成退耕还林还果4500亩,栽植樱桃等经济树种20万株。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青岛市现代生态林业建设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但仍然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可造林用地越来越少,耕地造林越来越难、现有林地林木资源存在流失危险;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造林绿化投入相对不足;三是资源管护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大营林造林力度,全面完成年度绿化任务。积极开展雨季和秋季造林,加快退化林分修复改造进程,确保10月底前完成全部造林任务;加快森林抚育,确保7月底前完成中央财政补贴项目,11月底前完成市财政补贴任务,促进全市森林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快青岛北部生态屏障区规划编制,争取年底前立项。
(二)进一步加强队伍设施建设,切实提高森林防火能力。加快推进战区标准化建设,制定40战区分类标准,完善指挥、制度等基本要素;开展“人员大培训,岗位大练兵,队伍大比武,技能大提升”四项活动,强化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重点加强高火险区域视频监控等信息化建设,提高火情预警监测能力,加快推进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的升级改造,提高指挥调度和快速反应能力;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投入保障力度,抓好林区道路、以水灭火、生物防火隔离带等设施建设。
(三)进一步做好生态资源管护,巩固城市生态建设成果。加强森林资源监管,进行植被恢复验收,做好市级生态红线划定和《林地利用保护规划》修编批复后的组织实施;召开市国有林场改革动员会,将改革方案上报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小组批准;争取国家林木良种补贴试点,做好耐盐碱及优良绿化树种良种试验苗圃管理,认真完成国有苗圃现状普查工作;开展第二、三代美国白蛾和杨树食叶害虫的监测普查和防控,7月、8月上旬组织飞防松褐天牛、秋季开展无人机监测松材线虫病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力保秋季护鸟行动有效展开。
(四)进一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丰富我市生态建设内涵。
在董家口建设以生物质颗粒加工建设为基础,集木材仓储、加工、展示、物流、融资、信息和交易平台为一体的综合化木材产业中心;在薛家岛规划建设森林医院项目,并整合利用崂山风景区、即墨温泉度假区现有资源,打造以森林疗法为核心,集养生、休闲、养老、健身、林产品开发、森林旅游为一体的复合产业。规划建设红岛经济新区青少年生态素能培训基地暨中国北方校园足球训练基地;在河套规划建设集应急救援培训、灾害体验、物资储备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应急救援安全文化基地;持续推进小涧西污泥全资源化利用PPP项目建设;在崂山雨林谷建设植物医院项目,为全市林木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