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青岛市老城区文化遗产 打造成青岛城市闪亮名片的建议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6-02-23
字体大小: 打印

  王  霞  青岛市市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

  经济是城市的血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城市文化几百上千年的传承中,其最稳固的载体,最优秀的守护者就是文化遗产,保护好文化遗产,同时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还原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利用

  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是指原封不动,而是在保留其原貌的基础上修缮还原,使其重新融入到城市中来,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价值,而这本身就是在利用文化遗产,二者并不冲突。

  青岛四方路与济宁路、芝罘路、中山路交叉一带的大批老建筑,形成于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这些建筑融合了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和西方商住式公寓楼房的建筑特点,与上海的“弄堂”文化相近,被称为“里院”。而今由于年代久远,这些里院的生活设施无法再满足城市生活的需要,因而近几年拆除之声越来越多,可是这些里院大多已有百年历史,它们代表了青岛的一个时代的文化,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轻言拆除与国家的文化保护方针不符,更不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那么为什么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还原这些院落,并加以利用呢?首先,对内部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使其满足现在社会生活的需求,之后依照传统里院原貌构造进行翻修,包括同样的红瓦顶,同样的乳白色墙体设计,同样的红木制结构,就按照劈柴院改造的经验,力求结构样式如旧、材料技术用新,这样一来,就如同北京的王府井大街,西安的城墙遗址,济南的芙蓉街等形成全新的“里院文化街”,在这一文化区域,重新发挥里院原有商用,安置“金鹿”自行车、崂山可乐、金羊皮鞋等大批青岛本土老品牌以及老青岛民间艺术聚集,与劈柴院的美食文化遥相呼应,形成新的文化带。

  二、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在利用中保护

  当下提起青岛的旅游产业,人们更多地想到的是蓝天碧海的自然风光,但我们登临鱼山,向北眺望,老城区的建筑鳞次栉比,真是万绿丛中点点红,那这些建筑,街道,公园,旧址,为什么不能形成青岛新的旅游景点,形成青岛文化旅游的产业热点呢?

  以现已有的“文化名人故居街”为例,我们可以对各类文化遗产按照其原作用进行整合,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街道,如四方路一带可以形成“里院文化街”,馆陶路一带多银行商号旧址,可以整合形成“老青岛商贸街”,江苏路一带旧时为欧人区,各国使馆、领馆及官员寓所云集,可以仿照天津形成青岛的“使馆街”,这样就会使原本分散的文化遗产形成密集的文化产业链,之后,充分发挥这些产业链的功效,使其成为青岛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仍以“文化名人故居街”为例,目前青岛开放的只有康有为故居、老舍故居两处,而青岛作为近代文学艺术的重镇,作为山东大学的源头,曾是大批文人墨客的居所,除康有为和老舍先生外,闻一多、沈从文、洪深、梁实秋、童第周、萧军萧红夫妇在此都生活工作过,在这里创作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搜集这些大师们在青岛生活时的资料物品,重整各处故居对外开放,在介绍他们的同时传播文化,传播优秀的艺术。以此为例,各处文化遗产经过新的打造,都可以成为城市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使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起青岛时,不仅知道这是一座适合自然旅游的城市,更是一座值得一游的人文城市,而当这些文化遗产逐渐成为青岛旅游业、商业的一部分时,他们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与更大的重视,这是保护与利用的协调。

  三、让文化深入人心,在日常使用中加以保护

  青岛有许多文化遗产目前仍在被使用,比如三大教堂,如今仍然作为教堂进行礼拜、布道等活动,原礼贤书院旧址今天作为九中校址仍然培养着一代代优秀学子,青岛火车站仍然保存着原钟楼,现在依旧是火车站的象征,此外,现今市公安局、市人大、警备司令部等机关单位使用的工作地点也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虽然不是按照原来用途使用,但仍然是在利用中的,得到保护。我们在这些地方穿梭、学习、工作、生活时,在利用使用这些文化遗产时,应该去了解它们,看到它们的过去,了解它们的历史,这种朝夕相处的情感,更容易使文化植根于人们的心中,也更有助于促使人们自发的进行保护。对于这些使用中的文化遗产,可以在其内部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修复,设置标牌介绍,将原属于其中的文物进行展览陈列,让人们在学习工作之余对自己所在的环境的历史有深刻的了解,同时对于那些用作公共事业,可以开放的文化遗产,可以在正常使用之余开放参观,使其成为文化资源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