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青岛世界级 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议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6-02-22
字体大小: 打印

  胡建廷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2015年2月,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理事会正式组建,由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教育部等11个部委,以及山东省和青岛市政府共同组成,负责统筹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围绕重大科技任务、重大科学工程、重大科学方向,构建开放、包容、多元、网络化的新型研发机构。预示着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一切前期准备工作就序,正式进入灵活高效运转的轨道,开始由培育期和栽培期进入挂果期和收获期,很快将跻身世界级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行列。

  近30年正是国际海洋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海洋经济和科技事业遍地开花的跃升期。因目前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的运作不成熟,青岛作为国家多年来海洋科技资源配置的重镇和“国家队”,不仅取得的成绩与所拥有的雄厚资源不相匹配,而且对于沿海省市的相对优势也在逐步丧失。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无论采取实体化还是虚拟化运行,都存在两难境地,且国内外尚无成熟经验可资借鉴。

  目前,以青岛为中心,聚集了50多家国家级和省市属海洋科研和教学机构,拥有上万人的海洋科技人员,20名海洋界两院院士,20多艘海洋调查船,30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9处海洋科学观测台站,形成了学科配套齐全、人才梯队优化、基础设施精良的海洋科研开发体系,堪称“国家队水平”的海洋科技队伍,托起了我国海洋科技研发的“半壁江山”。因此,以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为龙头,加强高瞻远瞩且符合当下的顶层设计,加大具体环节的执行力度,大幅降低机会成本,在努力实现让参与各方充分受益的同时,尽快跻身世界海洋科学中心。这是大国崛起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的必然要求。

  一、围绕激发人的潜能多做加法,力求走得准

  把培养引进锻炼使用一流人才,全方位宽视野激发人才潜能放在首要位置。

  (一)立足本土培养,优化人才生长环境。做好顶层设计和人才规划,加大涉海青年人才培养力度,优化涉海高端人才生长的法制环境、生活工作环境和金融环境。

  (二)依托重大科研平台,强化人才凝聚优势。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尤为重要。通过重大平台吸引国际一流的人才、创造灵活的运行机制、配备精良的科研装备。

  (三)创新引才引智机制,提高人才使用效率。人才引进是一种“嫁接式”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直接对外引进涉海高端人才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方法。既要以全方位的考核项目保证引进质量,又要以人才评级的方式区别引入,确保引入所需人才、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以事业共同体为核心加强人才的实质引进。

  (四)重视高端人才心理需要,形成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要为高端人才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营造高端人才认同的组织文化,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给予高端人才充分授权和尊重,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二、围绕消弭利益分歧多做减法,力求走得稳

  参与各方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个别方面差异很大甚至是完全相背的。如能尽最大可能消弭各方面的利益分歧,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利益,重宏观重基础重长远,地方政府代表地方利益,重微观重应用重实效;中央政府有政策有资金,地方政府有土地有服务。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一旦建成,跻身世界一流海洋科学中心行列,最为得益的是地方,为了国家目标和需求,中央有必要加大扶持力度,地方有必要牺牲一些现实利益。这是共同利益最多、分歧最少的环节,也是整个改革和建设进程成败的关键所在。

  (二)妥善处理好山东和青岛的关系。山东对青岛有名义管辖权和对主要领导人的任命权,青岛则是拥有规划权和建设权的地主。双方关系的主要焦点在于谁对日常管理和运行拥有决定权,次要焦点在于山东在不能获得青岛财政税收的同时却投入巨资,海洋国家实验室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青岛以外的蓝区建设。这样,双方必须各自让渡一部分权力,互相把对方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自己的事视为对方的事,搁置争议,戮力同心,共同建设。

  (三)积极协调好政府部门和科研教学单位的关系。政府部门更多考虑的是全局和公众利益,各参与单位则考虑自身利益更多一些,可以共苦难以同甘是双方关系的真实写照。双方必须在过苦日子时想着如何过好日子,在过好日子时如何过富日子,在过富日子时如何过让人生升华的日子。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谁如果只为一己之利,轻慢或放弃共同利益,历史会作出自己的判断。

  (四)恰当平衡好各科研教学单位之间的关系。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之所以不能走杨凌模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5家海洋单位都实力强大且难分伯仲。谁也不服谁,谁都想当老大,是最核心的问题。即使现在有更多的单位参与进来,也难以改变这种格局。这样,只能在政府强压和各单位主动退让之间寻找最恰当的平衡点,最好的策略是顶层设计出各方共赢的模式,以各单位最小的让步换取最大的共同利益。

  (五)无缝对接好科技人员与所在单位的关系。按现有海洋国家实验室的设计思路,肯定要从各参与单位借用一些科技人员作为客座研究员或流动编制,这些人借用期间和期满后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他们的利益,并不是单纯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就可以解决的。应该利用好现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对人员由身份管理转为岗位管理的机会,让他们享受到与在原单位工作同等甚至更好的待遇,比如采取一些援疆援藏人员的优惠政策,增强为国家目标服务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三、围绕增强整体效能多做乘法,力求走得顺

  (一)完善统筹兼顾的顶层设计。重点把握好明确的目的性、科学的原则性、高度的灵活性、改革的配套性、目标的前沿性等原则,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总体要求,以深化改革为主线,全力探索新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依托青岛、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

  (二)组建一个高瞻远瞩的领导机构。像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这样非真正意义上实体化运行的机构,由于涵盖和牵连到太多的部门,对上争取对下服务对外沟通对内协调的情况太多,对领导机构的要求也极高。现有理事会和主任委员会的架构,类似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应该是合乎国情且可行的。理事会要考虑广泛性和权威性的统一,重在议决大事,主任委员会要考虑专业化和年轻化的统一,重在开拓创新。

  (三)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标准配置是高学历、高素质、高执行力,这有这样才能更好面对全国一流、世界高水平的海洋科技领域和海洋科技人员队伍。

  (四)搭建一个高端精良的科研平台。由于对科研条件和仪器装备的高度依赖性,海洋国家实验室必须投入巨资建设国际最高水准的科研平台,并整合各参与单位现有海洋仪器设备,建立共管共用共享的海洋基础条件平台体系。

  四、围绕强化正本清源多做除法,力求走得快

  青岛要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国家实验室,必然要在快速前进和减轻负重之间作精妙平衡。只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放弃贪大求全,才能达到快胜全胜完胜的目标。

  (一)专注基础性前沿科学研究,放弃实用技术和产业化。前者是国家目标,后者是地方最爱,奢求在前沿导向的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里绽放应用技术之花,如同让孔武有力的男儿和婀娜多姿的女子集于一身。海洋国家实验室只管科学前沿的事,应用技术自然有一大批中下游科研机构来承接,彼此各专其事,各逞其技,各安其位,青岛作为国际化海洋科学城的高端形象才会真正树立起来。

  (二)专注核心海洋科学领域,放弃边缘和外围领域。笼统说来,陆地上的所有学科,海洋也基本全部涉及,但顶尖的海洋科学研究从来不是涵盖所有领域,仍然集中在物理海洋、海气相互作用、水文、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化学等几个核心领域。这些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世界顶尖海洋科技人员能深入讨论交流和衡量较量的领域,较好地体现了科学的无国界性。当然,那些融铸时代特征的交叉学科不在禁止之列,应该是体现水平彰显特色的重要方面。

  (三)专注和而不同的管理理念,放弃唯我独尊的老大思维。青岛拥有数量众多、特色各异、高端成长的一批海洋科学教学机构,海洋国家实验室做的是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的事,并不代表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定高人一等,各参与单位的彼此分工和相互承接才是整个事业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