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岛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6-02-23
字体大小: 打印

  望治国  市南区服务业发展局

  近日,青岛市政府发布《青岛市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实现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0年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60%,初步构建起业态丰富、功能完善、高效运行、辐射力强、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打造立足山东、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的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基地。结合工作实际和企业反映的各种问题,本人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和几点初步的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政府信息公开发布的渠道尚不完善。目前,青岛市在大数据开放方面的尺度尚不明确,相比国内很多先进城区,差距不小。

  (二)政府采购信息沟通渠道不畅。政府购买中介服务招标信息的发布存在着不统一、不透明的问题,各个部门依托现有的条条框框,分散发布,导致中介机构没有途径或在第一时间了解招标信息,难以有效地做到资源共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购买中介服务招标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三)对投标企业资质存在不合理的限制。某些区市、部门在招标时,对评估、设计事务所的性质等进行人为限制,尤其是限制合伙制事务所参加招标,这既不合法,也与审计评估服务的行业特点不相符。另外,现在招标文件中大部分要求企业注册资金、资质等硬性条件,直接将广大小微企业拒之门外,不利于行业整体发展壮大。

  (四)政府购买中介服务的招标环节复杂。现在政府购买中介服务,需要企业到青岛市财政局备案招标,各区市、各部门购买服务时又需企业再次投标备案,既浪费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人力和时间,因招标公司收费普遍较高,又进一步加重了中介机构的负担。

  (五)征信体系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015年8月18日青岛获批国家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显示了国家对青岛目前信用工作基础的充分肯定。但是,青岛还是出现38大虾等严重违反诚信、造成极其恶劣影响的案例。此外,我们花费很大精力打造的咖啡、酒吧一条街,因为酒托瞬间臭名远扬。我们打造的时尚之都,因为假货,可能瞬间全国扬名。在当今资讯传播手段不断更新的今天,如果政府不能及时有效加强征信体系建设,采用相应的互联网技术予以制衡,靠传统的捂、盖、转移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六)对研发设计等领域扶持力度不够。比如,青岛市《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意见》,鼓励新一代信息技术、家电电子、轨道交通、海工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企业开展研发设计服务,加强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对入选“千帆计划”的企业当年加计抵扣确认研发费用给予不超过10%的奖励,单个企业奖励不超过100万元,但是,很多企业无法入选“千帆计划”,扶持范围范畴偏窄。另外,青岛市对以项目为载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的扶持政策很少,事实上,以产业链对导向的技术联盟、研发团队,已经成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大趋势。

  (七)对特定行业产业金融关注不够。比如,青岛市《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主要强调扩大银行、保险、财富管理、股权投资基金、金融租赁、融资担保等业务,缺乏对养老产业、航运物流等特定行业产业金融发展的关注。

  (八)对互联网+ 引领行动扶持不够。目前,比如,青岛市《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主要强调青岛市将编制实施,“互联网+”发展规划,突破发展 “互联网+制造、商务、物流、金融”四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互联网+文化、农业、旅游”三大特色经济,提升发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民生服务和城市治理”三大公共服务领域,目前特别缺乏系统性、阶段性、可操作性的互联网+系统工程项目库。

  二、有关建议

  (一)建立多样化信息发布渠道,将为企服务政策落到实处。政府应突破现有依托条条框框的发文渠道,通过借助联盟、商会、协会等行业组织,及时将各项政策通过各种媒体发布传播,建议:

  1.政府在调查、评估、考评、监督等方面采购社会服务,更好地落实各项政策。让需要政策扶持的企业在第一时间了解政策,让负责政策落实的政府部门在第一时间找到目标企业。

  2.可以利用联盟、商会、协会等行业组织渠道,将各类资源嫁接到一起,通过公众媒体平台,定期向青岛市所有企业,发布政府的战略规划、扶持政策、商业机会等信息,以实现信息对称,可以起到二级孵化的作用。同时,通过组织主题论坛、企业峰会、资源对接会等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中介机构与重点服务业企业、商会组织、行业协会的相互交流、互利合作,实现中介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3.建议青岛市政府应早日建立“大数据交易平台”,让大数据为企业、为消费者所用。政府大数据开放在“道德、法律”方面,目前已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保障。例如,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优势,搭建多行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以及建立财务管理、信息技术、金融、海洋科技、文化创意等专业人才库平台,开展专业人才对话地方经济发展活动,促进行业交流与发展。

  (二)合理把控投标企业资质,确保择优择选择投标企业。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建立国际通行的合伙制事务所,以提高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建议:

  1.市政府应鼓励合伙制事务所参加投标。

  2.政府招标时尊重市场和行业特点,避免造成出价最低者中标的不合理现象。希望能够吸纳有活力、有专业优势的企业进入。

  3.可以采用联合体等方式投标。

  (三)简化政府采购招标流程,扩大采购范围。建议:

  1.青岛市财政局进行统一备案招标。

  2.备案中介机构超市,其他区市、部门需要购买服务的,可从备案超市中直接选择或由财政部门自超市中推荐即可。另外,适当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比如,政府投资项目、政府战略规划、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都可以纳入公共服务购买的范围。

  (四)加大对中介行业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因企业面临融资难问题、政府面临财政资金(如技改资金)找不到适合的拨付方向等问题,而金融问题应用金融的方式解决,建议在金融创新上,采取“资产换资金,简便抵押手续”等有效措施,给中小企业创造真正解决融资难的服务平台。

  (五)提升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程度。可以政府外包,落地相关的扶持政策,建设有序的法制城区和信用城区,发挥信用的惩戒作用。如政府委托商会、协会、协会等行业组织,去运作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工程,对接政府和大众群体、企业群体,提升效率。举个例子,来青岛旅游的人每个人会收到青岛欢迎您的卡片(当然机场大屏更可以加上去),上面写有青岛诚信平台,在上面可以对青岛市任何的企业、个体、政府部门出现不诚信的行为进行评论、举报,行业组织可以对这些投诉进行先期整理,汇总意见,第一时间发送政府相关部门,对于责任落实很明确。同时,还可以通过提升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程度,强化征信体系对发展金融的作用。

  (六)鼓励企业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议树立大平台、大团队概念,以研发“项目”为导向,集成相关产业,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建立提供会计、资产评估、技术研发等一站式、综合性集成服务平台,加强对产业链上的松散型技术联盟、技术团队的扶持奖励力度;关于研发费用奖励方面,建议增加对更新设备和设备研发的奖励。同时,对创新服务业产业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从孵化器链条及其配套产业的角度出发来提高认识,如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等创业孵化各个阶段进行全方位的扶持,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孤立的阶段。

  (七)加大对行业产业金融的扶持力度。鼓励行业协会发起设立政府引导的产业基金,通过金融机构的渠道优势,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实现“拨款改投资”。产业引导基金改变了以往政府对企业单纯采取补贴、奖励、贴息等 “一次投入、一次使用”的形式,转为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支持。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后,政府只负责“两端”,即在前端负责审定总体投资方案,在后端把握投资方向,对基金的运行管理,政府不干预,完全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行例如,政府可以建议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养老基金,鼓励社会则本参与养老基金,发展养老产业;鼓励航运、物流、货代等行业组织,设立产业基金,缓解我市港行物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此外,加快设立特定行业的政府引导基金,有利于提高企业上市的补贴比例,活跃青岛新三板市场。

  (八)建议抢抓“互联网+”机遇,利用信息化推动企业发展升级,提升运营效率和便捷性。

  1.开展“一十百千万”工程,将青岛市打造成一个互联网+示范城市,扶持培育互联网+十大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企业、一百家智慧社区,一千个互联网+应用示范企业,一万家信息化智慧管理示范企业。

  2.打造“智慧政务工程”,推进网上服务、掌上办公、移动执法加快发展,重点利用4G技术、APP客户端、移动办公终端,提高政务服务、行政执法效率。开发“青岛政务掌上通”APP软件,让老百姓通过手机APP可以办理各项相关政务手续。推进各大局利用无线终端打造“十大“政务通”app”,如警务通、城管通、计生通等,提高办事效率。

  3.打造“智慧民生工程”。民政服务通:对社区内独居或孤寡老人带手环,检测健康数据等;通过智能终端为独居老人提供:送餐、预约挂号看病、呼叫医生、家政等服务;为需要特殊人群提供定位服务,避免走失等。搭建一站式缴费平台:含煤气、暖气、通信、水电等便民服务。